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03)
2023(21646)
2022(18780)
2021(17499)
2020(14887)
2019(34335)
2018(34159)
2017(65435)
2016(36197)
2015(41155)
2014(41407)
2013(40859)
2012(38537)
2011(35033)
2010(35608)
2009(32846)
2008(32861)
2007(29829)
2006(26337)
2005(23867)
作者
(109450)
(91157)
(90696)
(86383)
(57999)
(43957)
(41497)
(35654)
(34652)
(33087)
(30977)
(30881)
(29291)
(29125)
(28602)
(28219)
(27616)
(27156)
(26438)
(26150)
(22931)
(22785)
(22486)
(20854)
(20517)
(20508)
(20434)
(20326)
(18765)
(18319)
学科
(148415)
经济(148244)
管理(102108)
(99056)
(81122)
企业(81122)
方法(64589)
数学(55382)
数学方法(54564)
中国(42443)
(41613)
(37589)
(34167)
业经(33314)
地方(33111)
(29912)
(27658)
贸易(27640)
农业(27530)
(26783)
理论(25992)
(25133)
银行(25043)
(23950)
(23648)
金融(23644)
(23268)
财务(23169)
(23125)
财务管理(23107)
机构
大学(526639)
学院(525041)
(205546)
经济(200754)
管理(196895)
研究(183259)
理学(168306)
理学院(166288)
管理学(162959)
管理学院(162016)
中国(137389)
科学(116261)
(114637)
(97060)
(95781)
(94875)
研究所(86781)
中心(82776)
业大(81642)
(81567)
财经(76371)
农业(74665)
北京(73141)
(71552)
师范(70733)
(69054)
(66217)
(65455)
经济学(61161)
技术(58705)
基金
项目(344514)
科学(267210)
研究(247461)
基金(245389)
(216368)
国家(214509)
科学基金(181069)
社会(151546)
社会科(143327)
社会科学(143287)
(136464)
基金项目(129050)
自然(119724)
自然科(116907)
自然科学(116868)
教育(115686)
(115391)
自然科学基金(114723)
资助(103376)
编号(101677)
成果(84447)
重点(78306)
(75271)
(75123)
课题(72029)
(70473)
科研(66107)
创新(65805)
计划(63655)
大学(63469)
期刊
(233389)
经济(233389)
研究(155907)
中国(108839)
学报(90842)
(86769)
科学(80596)
(75067)
管理(74831)
大学(67802)
教育(66011)
学学(63572)
农业(59267)
(48668)
金融(48668)
技术(47553)
业经(38659)
财经(37807)
经济研究(36523)
(32445)
(31597)
问题(30672)
图书(28161)
(26196)
技术经济(25591)
(24838)
科技(24613)
统计(24414)
理论(24396)
商业(23284)
共检索到797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省际比较视角,文章选取我国东、中、西六个省份(自治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政策、保障条件及整体特征存在较高的趋同性。服从机制、利益机制、学习和模仿机制、决策参与机制是趋同性行为形成的潜在原因。要克服趋同性,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注重内涵式培育和发展,突出特色和优势,以切实提升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省际比较视角,文章选取我国东、中、西六个省份(自治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政策、保障条件及整体特征存在较高的趋同性。服从机制、利益机制、学习和模仿机制、决策参与机制是趋同性行为形成的潜在原因。要克服趋同性,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注重内涵式培育和发展,突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省际比较视角,文章选取我国东、中、西六个省份(自治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政策、保障条件及整体特征存在较高的趋同性。服从机制、利益机制、学习和模仿机制、决策参与机制是趋同性行为形成的潜在原因。要克服趋同性,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注重内涵式培育和发展,突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王君  姜江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一)科学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目前尚处于成长初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过程及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于洋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实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国内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政  
中国自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既积累了新的经验,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总结和研究。《中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研究》是东北财经大学肖兴志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镝  黄成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能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可以认为,拥有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波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选择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张明  吴昊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研发和培育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辨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国家战略的融合性和差异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领先性、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等特点,需要政府更多地扶持和引导。根据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各地区要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发展差别化的角度选择和培育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地区要跳出工业行业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建设;待开发地区可以把先进制造业等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地方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既要服从国家战略安排,更要强调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更多地从产业链分工的角度推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王世文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相融合;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营造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娟  葛雪倩  
文章从制度供给和市场培育的角度,选取十个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6-2011年不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技术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分别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海洋科研经费收入和科研人员比例对海洋资源开发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与陆域经济紧密关联的船舶制造业影响相对较小;市场开放和外资引进对我国海水利用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各类海洋新兴产业与金融相关率的关联度都普遍不高;在市场培育方面,海洋电力业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关联度最高。文章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据此推导出相应的政策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就这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当前,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安排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充分肯定成绩,战略性新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就这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当前,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安排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充分肯定成绩,战略性新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