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6)
2023(8528)
2022(6985)
2021(6431)
2020(5335)
2019(12076)
2018(11950)
2017(23223)
2016(12550)
2015(14303)
2014(14204)
2013(13748)
2012(12421)
2011(11107)
2010(11574)
2009(10281)
2008(10395)
2007(9551)
2006(8190)
2005(7372)
作者
(35944)
(29647)
(29432)
(28263)
(19073)
(14182)
(13333)
(11533)
(11083)
(11065)
(10041)
(9853)
(9734)
(9567)
(9508)
(9142)
(9095)
(8918)
(8810)
(8267)
(7556)
(7461)
(7283)
(6840)
(6798)
(6660)
(6653)
(6547)
(6161)
(5996)
学科
(48076)
经济(48034)
(40940)
管理(38492)
(35566)
企业(35566)
方法(18237)
数学(14661)
数学方法(14458)
(13779)
业经(13756)
中国(13199)
(11190)
理论(11143)
地方(10935)
产业(10460)
(10034)
(9941)
技术(9661)
(9009)
贸易(9004)
(8772)
农业(8628)
(8308)
供销(8303)
教育(8211)
(8200)
银行(8181)
(8053)
财务(8019)
机构
学院(178376)
大学(172566)
(67847)
管理(66883)
经济(66266)
理学(57515)
研究(57459)
理学院(56895)
管理学(55936)
管理学院(55600)
中国(41412)
(36084)
科学(35528)
(30554)
(28995)
(28829)
(27996)
研究所(26382)
业大(25563)
中心(25524)
财经(24518)
(24336)
师范(24037)
农业(22718)
技术(22670)
(22587)
北京(22553)
(22065)
(21108)
经济学(19980)
基金
项目(117282)
科学(91586)
研究(87396)
基金(81661)
(71352)
国家(70740)
科学基金(60424)
社会(53408)
社会科(50684)
社会科学(50670)
(48865)
基金项目(42503)
教育(41903)
(40379)
自然(38939)
自然科(38060)
自然科学(38049)
自然科学基金(37390)
编号(36502)
资助(33810)
成果(29083)
重点(26892)
课题(26821)
(26595)
(25940)
(24939)
创新(23976)
(23100)
项目编号(22301)
(21970)
期刊
(77205)
经济(77205)
研究(49849)
中国(38297)
教育(28261)
管理(27464)
学报(27223)
(26559)
科学(25254)
(24778)
大学(20603)
学学(19349)
技术(18388)
农业(18313)
(15183)
金融(15183)
业经(15175)
经济研究(12728)
财经(12385)
(10817)
(10624)
商业(9725)
问题(9624)
职业(9452)
科技(8755)
(8567)
论坛(8567)
(8365)
技术经济(8283)
现代(8245)
共检索到263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铠军  
摒除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存在范式误区。通过对价值链核心环节和支撑环节的梳理,提出范式价值链的概念,并揭示战略新兴产业挫败与范式价值链的能级较低和动力机制节奏不连贯有关。建议在GDP增长为特征的量式指标基础上增加以范式升级为特征的质性指标,以及通过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范式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强  
地域差异和产业基础不同,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文章系统总结了理论层面的成果和对实践层面的探索,基于产业来源、依靠主体、技术创新方式和侧重领域等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不同类型培育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或方式,以及自身优势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应用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王林建  于华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和传统发展思路制约,大量资金投入往往流入后端制造环节,这不仅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新一轮黄金增长期的根本途径。在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折的关键期,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把握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对其培育的研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价值维、主体维、对象维和过程维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指明未来培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王君  姜江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一)科学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目前尚处于成长初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过程及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阳  程海狮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自主创新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运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着重从创业扩散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创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
[期刊] 改革  [作者] 顾海峰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过程,需要有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配套,并进行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政策设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张明  吴昊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研发和培育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辨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国家战略的融合性和差异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领先性、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等特点,需要政府更多地扶持和引导。根据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各地区要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发展差别化的角度选择和培育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地区要跳出工业行业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建设;待开发地区可以把先进制造业等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地方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既要服从国家战略安排,更要强调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更多地从产业链分工的角度推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