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3)
- 2023(18591)
- 2022(15993)
- 2021(14902)
- 2020(12361)
- 2019(27992)
- 2018(27758)
- 2017(52343)
- 2016(28832)
- 2015(32229)
- 2014(32108)
- 2013(31196)
- 2012(28878)
- 2011(26120)
- 2010(26598)
- 2009(24003)
- 2008(23291)
- 2007(20754)
- 2006(18332)
- 2005(16233)
- 学科
- 济(113484)
- 经济(113377)
- 管理(82835)
- 业(80963)
- 企(67664)
- 企业(67664)
- 方法(44707)
- 数学(37261)
- 数学方法(36782)
- 中国(34538)
- 农(31784)
- 地方(28713)
- 业经(28462)
- 财(26066)
- 学(24327)
- 技术(24275)
- 理论(22023)
- 制(21530)
- 农业(21412)
- 贸(20078)
- 贸易(20061)
- 银(19516)
- 银行(19461)
- 易(19395)
- 行(18731)
- 融(18498)
- 金融(18496)
- 和(18383)
- 环境(17533)
- 教育(17319)
- 机构
- 学院(400756)
- 大学(394063)
- 济(154803)
- 管理(153639)
- 经济(151204)
- 研究(136760)
- 理学(131757)
- 理学院(130225)
- 管理学(127944)
- 管理学院(127207)
- 中国(100637)
- 京(85125)
- 科学(84937)
- 财(70790)
- 所(69135)
- 农(64810)
- 研究所(62786)
- 江(61601)
- 中心(61041)
- 业大(58325)
- 财经(55876)
- 范(55720)
- 师范(55183)
- 北京(54085)
- 经(50659)
- 州(50444)
- 农业(50413)
- 院(49975)
- 技术(48840)
- 经济学(45324)
- 基金
- 项目(267921)
- 科学(210590)
- 研究(200550)
- 基金(189490)
- 家(164688)
- 国家(163207)
- 科学基金(140021)
- 社会(123525)
- 社会科(116924)
- 社会科学(116897)
- 省(108898)
- 基金项目(100285)
- 教育(94405)
- 划(90518)
- 自然(89853)
- 自然科(87801)
- 自然科学(87780)
- 自然科学基金(86205)
- 编号(83832)
- 资助(77237)
- 成果(68490)
- 发(60699)
- 重点(60658)
- 课题(59908)
- 创(58848)
- 部(57690)
- 创新(54256)
- 项目编号(51089)
- 科研(50179)
- 国家社会(49528)
- 期刊
- 济(177480)
- 经济(177480)
- 研究(119137)
- 中国(87004)
- 学报(61588)
- 教育(60180)
- 管理(60112)
- 农(59987)
- 科学(57446)
- 财(52866)
- 大学(46502)
- 学学(43336)
- 农业(41791)
- 技术(39134)
- 融(36186)
- 金融(36186)
- 业经(31418)
- 经济研究(28013)
- 财经(26698)
- 经(22976)
- 业(22679)
- 问题(22475)
- 图书(22233)
- 科技(20887)
- 坛(19502)
- 论坛(19502)
- 技术经济(19442)
- 职业(19246)
- 商业(18485)
- 现代(18218)
共检索到603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守林 林桂花
本文在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职人才 培养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丽萍 姚威 陈子辰
当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实现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的强大引擎。本研究立足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并基于国内外研究提炼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的KAQ模型,最后从支撑引领、模式创新、交叉培养、师资提升、开放办学、超前部署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福满 于飞 苏欣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高技能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变革,发达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包括德国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英国"高等学徒制"的完善以及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型都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益实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规划和布局、推行"现代学徒制"、重视人才激励和成长体系建设等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能人才 国际比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拥军 黄国庆
文章通过分析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前景以及当前湖南省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状况,提出了加快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策略,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科学的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产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校教育、社会培训、企业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培训教育体系,建设产业宣传与科普基地,建立特殊机制以加强师资建设等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舒醒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实用型人才的缺口愈发显现出来。针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以江西省为个案,探讨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从调整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政府搭建校企一体化平台等方面入手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战略新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实现与其的有效对接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用型人才培养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本文从高端技能型人才内涵入手,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及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政产学研"四位一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从推行技能型课程设计认证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规范并推行教育机构专业认证以及实施公共培训和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丽君 廖淑琪 蔡治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赋权理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内容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采用Nvivo11软件对2010年以来34份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政策存在教育赋权总体不足,社会赋权配置不均;对软硬件资源建设和岗位匹配重视不够;经济赋权和教育赋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内容具体维度支撑不强等问题。基于此,建议提高教育赋权占比,均衡社会赋权配置;重视人才培养软硬件资源投入和岗位匹配;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具体维度的经济赋权和教育赋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俊周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驱动 新常态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由晓霞 吴斌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前提,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规划指导之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广泛开发创新基地,以促进创新型能力与区域岗位需要快速、有效对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发展 创新型 人才培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燕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将其纳入重点发展的范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存量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分缺乏。在我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新兴产业 高等职业教育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叶锐 杨建飞
阐述了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动态的视角分析两者的依存关系,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抽象为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研究表明:由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可知,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程度对系统平衡的贡献大于它们之间转化因素的作用。若当两者中任何一方面临困境时,都可以通过另一方平稳发展来保持系统稳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遵循技术发明、成果转化和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基于我国地区视角,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一定的权重赋予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环境进行评价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10-2016年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北京勉强协调,有9个地区濒临失调,14个地区轻度失调,广西中度失调。大多数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滞后于制度环境。只有采取措施从优化制度环境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入手,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盛祥
制度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和最大成功的保障性等功能,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由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科技创新体制等缺陷引起的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业同构、产业配套不完善及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创新。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金融政策创新,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瓶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体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