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7)
- 2023(15161)
- 2022(12673)
- 2021(11674)
- 2020(9421)
- 2019(21398)
- 2018(20650)
- 2017(39419)
- 2016(21118)
- 2015(23169)
- 2014(22729)
- 2013(22560)
- 2012(21345)
- 2011(19682)
- 2010(19561)
- 2009(17810)
- 2008(17670)
- 2007(15537)
- 2006(13825)
- 2005(12636)
- 学科
- 济(98991)
- 经济(98901)
- 业(58337)
- 管理(57409)
- 企(45090)
- 企业(45090)
- 方法(37736)
- 数学(33146)
- 数学方法(32907)
- 中国(30914)
- 农(27337)
- 地方(24858)
- 业经(22615)
- 贸(20694)
- 贸易(20679)
- 财(20594)
- 易(20124)
- 农业(18619)
- 学(18117)
- 制(17911)
- 银(16695)
- 银行(16651)
- 行(16160)
- 融(16064)
- 金融(16064)
- 环境(15466)
- 技术(15214)
- 发(14593)
- 产业(14562)
- 地方经济(14308)
- 机构
- 学院(305327)
- 大学(304704)
- 济(137613)
- 经济(135316)
- 研究(115351)
- 管理(114270)
- 理学(98518)
- 理学院(97358)
- 管理学(95974)
- 管理学院(95411)
- 中国(87233)
- 科学(69361)
- 京(65214)
- 所(59228)
- 财(58857)
- 农(57977)
- 研究所(54228)
- 中心(50409)
- 财经(47301)
- 业大(46936)
- 农业(45789)
- 江(44513)
- 经济学(43466)
- 经(43289)
- 北京(41655)
- 院(41126)
- 范(39536)
- 经济学院(39218)
- 师范(39034)
- 科学院(35794)
- 基金
- 项目(206451)
- 科学(163605)
- 基金(152373)
- 研究(146056)
- 家(135836)
- 国家(134744)
- 科学基金(113945)
- 社会(97489)
- 社会科(92827)
- 社会科学(92803)
- 基金项目(79953)
- 省(79141)
- 自然(72835)
- 自然科(71241)
- 自然科学(71221)
- 自然科学基金(70019)
- 划(67745)
- 教育(65087)
- 资助(61884)
- 编号(54951)
- 发(50329)
- 重点(47378)
- 部(46118)
- 创(43846)
- 成果(43512)
- 国家社会(41885)
- 创新(41176)
- 发展(40145)
- 展(39533)
- 科研(39433)
- 期刊
- 济(151442)
- 经济(151442)
- 研究(92535)
- 中国(62989)
- 农(53588)
- 学报(52117)
- 科学(48843)
- 管理(43679)
- 财(42467)
- 大学(38826)
- 学学(36989)
- 农业(36819)
- 融(30947)
- 金融(30947)
- 教育(28385)
- 经济研究(26423)
- 业经(25451)
- 财经(23937)
- 技术(23594)
- 经(20850)
- 业(20654)
- 问题(20526)
- 贸(18296)
- 国际(16615)
- 世界(16540)
- 技术经济(15350)
- 商业(14915)
- 科技(14866)
- 版(14312)
- 现代(13453)
共检索到462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姜莱
利用DEA-Tobit两步法测算2000~2010年中国各省能源效率,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指标纳入模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区域特征差异将29个省分组,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指标的增长提高了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丰度的区域差异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在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制定能源政策时须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 张卓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转型是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基于业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产业特征和发展效率评价两方面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个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框架。从产业发展、产业过程和产业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包括全过程金融支持、探索多元融资途径、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职能和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具体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璐 田珍
文章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外资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共得出2 3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外商投资企业;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得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FDI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从子行业和来源地两个角度阐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企业的发展效率,得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会新 白嘉
根据产业发展特征,文章运用DEA方法评价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中国29个省区作为决策单元,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发展绩效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不同区域间以及同一区域内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运用DEA投影分析探究绩效较低的地区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以陕西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产业政策方面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投入利用效率和产出转化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政
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藏着巨大机遇,孕育着科技革命的种子,催生重大技术突破,形成新的产业与增长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如技术水平不高、资金匮乏、市场需求不旺等,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因此,为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从产业政策、企业发展以及市场培育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主导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培育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 发展方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国家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即战略性与全局性,新兴性与前瞻性,很强的带动效应和渗透力,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符合现代生产标准、增长速度较高。对比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带动效应和行业集聚状况,可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带动效应 集聚状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奕信
产业协同是实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机制体制分割、资源要素流通不畅、非科学竞争、产业依托载体分布失衡和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失衡的重要根源。实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关键在于建立政策协同机制、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原则和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根据发展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政 张丹 崔卫杰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表现良好。其中,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亮点,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幅明显,先进制造业投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带一路"海外项目扎实推进,技术标准输出获得突破性进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预计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技术领域的对外贸易将逆流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旻 李敏 石新波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合作进一步加深。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大经济体纷纷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其应对金融危机,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启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东盟两大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合作,为双边合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东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力发展不仅是现实可行的,而且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以战略的高度促进中国东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东盟 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西南先导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尹政平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可能。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中国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面临着缺乏核心技术、地方盲目跟风和有效市场需求不足等几大问题,对低碳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将提高自主研发水平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相结合,将发展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将政府培育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低碳经济 经济全球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薇
通过分析美国对华进行301调查内容的动态演变趋势可以发现: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进行301调查的真实动机在于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并继续掌握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话语权。美国事实上已逐步将贸易领域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竞争、投资竞争、技术竞争,从而达到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创新源头到市场终端进行全面遏制的目的。中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重点在创新源头、创新生态、开放创新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发力进行积极应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 孙新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是我国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措施,更是着眼未来,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抉择。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我国应把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抓。这是因为:一是能源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以低碳为中心的科技经济竞争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重要方向;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为应对气候变化又做出了重大的自主减排承诺,这些因素决定了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当今中国更为重要和迫切;三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