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5)
2023(15851)
2022(13892)
2021(13010)
2020(10692)
2019(24540)
2018(24632)
2017(46805)
2016(25781)
2015(28859)
2014(29183)
2013(28678)
2012(26318)
2011(23611)
2010(23540)
2009(21166)
2008(20804)
2007(18585)
2006(16084)
2005(14059)
作者
(74363)
(61515)
(61192)
(58333)
(39275)
(29678)
(27993)
(24097)
(23260)
(22254)
(21160)
(20786)
(19781)
(19442)
(18949)
(18910)
(18592)
(18274)
(17755)
(17586)
(15249)
(15195)
(14928)
(14100)
(13831)
(13806)
(13721)
(13597)
(12381)
(12290)
学科
(103280)
经济(103178)
管理(74693)
(71488)
(59673)
企业(59673)
方法(43882)
数学(37058)
数学方法(36602)
(28129)
中国(26056)
地方(25566)
业经(24247)
(23814)
(22789)
技术(20337)
农业(19121)
理论(18663)
(18108)
(17477)
贸易(17468)
(16896)
(16682)
环境(15994)
(15742)
财务(15662)
财务管理(15626)
企业财务(14712)
(14673)
(14638)
机构
学院(361403)
大学(358990)
管理(141000)
(137100)
经济(133770)
理学(121813)
理学院(120369)
研究(119603)
管理学(118231)
管理学院(117553)
中国(87349)
(77228)
科学(76804)
(61469)
(60484)
(58085)
研究所(55149)
(54722)
中心(54567)
业大(54355)
(50139)
师范(49681)
财经(49654)
北京(48543)
农业(45474)
(44891)
(44820)
(44179)
技术(41691)
经济学(39897)
基金
项目(247498)
科学(193175)
研究(182577)
基金(175741)
(153316)
国家(152011)
科学基金(129900)
社会(111865)
社会科(105851)
社会科学(105824)
(98843)
基金项目(94022)
自然(84824)
教育(84031)
自然科(82784)
自然科学(82768)
(82686)
自然科学基金(81262)
编号(76251)
资助(71758)
成果(61529)
重点(55528)
(53993)
(53168)
课题(53053)
(51781)
创新(48217)
科研(46836)
项目编号(46470)
大学(45797)
期刊
(153592)
经济(153592)
研究(103368)
中国(70218)
学报(57363)
科学(53252)
(52587)
管理(51616)
(47038)
教育(46151)
大学(42860)
学学(40021)
农业(36779)
技术(34872)
(27837)
金融(27837)
业经(26754)
经济研究(23449)
财经(23047)
图书(21645)
问题(20003)
(19778)
(19215)
科技(18736)
技术经济(18357)
(17167)
理论(16894)
资源(16876)
现代(16739)
(16329)
共检索到526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盼盼   王丽  
在科技竞争背景下,新兴前沿技术探测有助于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支撑科技战略规划,促进产业发展变革。本文以基金、论文和专利文本为分析对象,首先使用LDA主题模型识别主题,并基于主题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主题共现网络;其次根据新兴前沿技术特征,从时序、计量、结构和演化视角建立新兴前沿技术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多源数据关联分析框架;最后根据综合计算结果判别主题类型,从而探究主题发展规律。以量子计算领域进行实证研究,探测潜在型新兴前沿技术、成长型新兴前沿技术、健壮型新兴前沿技术、热点前沿技术和早期主题等不同类型的主题,为未来前沿技术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培超  张容嘉  周源  
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事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的稳定运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是我国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要的力量,因此近年来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越发深入,发文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收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厘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脉络。利用CNKI数据库,共析出样本文献7659篇,分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趋势、时段特征、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和文献期刊分布等进行分析。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选择、发展评价、空间布局、创新效率、协同发展、与金融财税政策关系等6个方面。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逐渐从以管理学为主,演变为融合统计学、金融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动态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新评估方法应用、政策工具作用机制、产业生态治理体系等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党兴华  车渊彬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更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及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确定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以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为例,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领域进行选择,确定了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华  曾昭睿  
本文通过追溯人工智能从萌芽、发展到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历史,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演进的一般性规律。前沿技术的创新路径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在技术发展初期出现潮涌现象并呈现多条技术路线竞争的格局,其发展需要多学科技术的支持,受到多领域科技发展的启发。新技术的产业化往往要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需要来自互补产品与互补技术协同演进的支撑,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也需要互补技术的进步与互补产品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提出,政府可以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方面对新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既有其优势,也存在其不足和滥用风险;未来的创新与生产更可能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高度协作。本文从研发支持、发展环境建设、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文   闫甜甜   刘晓琳   张蕾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加剧烈,准确把握未来科技前沿是科技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科技前沿探测是科技情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树的科技前沿探测方法,通过科技前沿知识树反映领域科技前沿的发展信息,探索解决科技前沿探测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冗余、探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以深度学习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知识树的科技前沿探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前沿探测过程的效率、改善科技前沿探测结果的质量,可以为面向特定领域的科技前沿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丽  崔雷  
双聚类算法在探测学科前沿和知识基础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可行性。文章以h指数研究领域为例,利用gCLUTO软件对数据进行双聚类分析,获取h指数研究领域知识基础和学科前沿。结果表明,在探测h指数研究领域知识基础方面,双聚类对高被引文献的聚类比较结构化和清晰,在探测h指数学科前沿方面,双聚类获得的前沿与知识基础对应关系明显,但对时间不敏感。研究结果为以后学科前沿和知识基础的探测提供了有益参考,并提出观测科学活动特征的新角度,将双聚类分析推广到各领域的学科发展评价中。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黄晓斌  吴高  
首先介绍了研究前沿的相关概念,然后将学科领域研究前沿探测方法划分为基于引用关系的探测方法 (共被引分析法、文献耦合分析法和直接引用分析法)、基于文本内容的探测方法 (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和主题模型法)和基于复合关系的探测方法三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探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应用案例以及效果优劣进行评述。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型研究前沿探测方法的缺陷,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端武  苏琼  张馨月  
[目的/意义]从时序主题演化的角度,构建探测科学领域研究前沿的途径与方法,为科技创新和科研决策提供有效支撑。[方法/过程]提出基于时序主题关联演化的前沿探测三阶段模型。首先将领域文本集合按照时间窗进行划分,利用LDA主题模型生成各个时间窗的研究主题;再通过相邻时间窗主题之间的相似度建立主题关联,设置主题关联过滤规则并对无效主题关联进行剔除;最后,按主题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主题演化路径,根据主题路径变化探测科学领域研究前沿。[结果/结论]以石墨烯领域中文科技文献为研究案例,进行时序主题关联演化分析,探测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石墨烯电极材料研究以及石墨烯光电性能和应用三大研究前沿,验证了方法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测算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为化解和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完善新产品市场配套设施,建立信息发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测算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为化解和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完善新产品市场配套设施,建立信息发布及产能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政府补贴使用效率,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欢芳  张幸  宾厚  李密  
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和新支柱,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为研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31个省、市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区位熵值和Moran’s I指数进行测算,并进行聚类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上呈现较高水平的空间集聚,在东部地区表现显著;聚类分析可以清楚地分类体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空间集聚分布状况,但空间自相关分析能够更清晰地说明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因素;另外,Moran’s I指数散点图表明受地理溢出效应的影响,东部、中西部地区等部分地区也开始形成新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最后,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并优化其产业结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楠  彭鼎原  傅俊英  赵蕴华  
文章采用技术生命周期曲线判断技术发展阶段,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结合K-means算法,以专利IPC号为基础,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对专利差异性矩阵进行专利技术聚类;对技术集群从技术影响力、技术范围、技术保护、扩散指数、专利家族数量5个维度进行技术评价;综合孔多塞投票法和文本挖掘技术,进行前沿技术集群的命名与比较;引入时间维度,最终得到前沿技术演进图。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最终得到近5年的10类前沿技术,包括神经网络、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机器人、智能系统、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汽车自动驾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制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冬梅  
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点,深入分析影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搭建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从产业基础、产业市场需求、产业关联、产业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定义模型各个因素变量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基础和产业市场需求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上,提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海鹏  龚新蜀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此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时将重点放在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在以国家意志为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兵团自身的现实基础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选择出适合兵团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