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7)
2023(10866)
2022(9127)
2021(8184)
2020(6598)
2019(14865)
2018(14477)
2017(27789)
2016(14833)
2015(16336)
2014(16479)
2013(16255)
2012(15639)
2011(14343)
2010(14731)
2009(13277)
2008(13231)
2007(12283)
2006(10970)
2005(10187)
作者
(44664)
(37107)
(36907)
(35010)
(23827)
(17717)
(16648)
(14441)
(13942)
(13496)
(12774)
(12251)
(12101)
(11969)
(11795)
(11383)
(11006)
(10738)
(10727)
(10510)
(9464)
(9245)
(9114)
(8461)
(8436)
(8382)
(8256)
(8255)
(7622)
(7493)
学科
(71821)
经济(71766)
(45973)
管理(45447)
(36651)
企业(36651)
方法(22755)
地方(22292)
中国(22037)
(20196)
数学(18858)
数学方法(18683)
业经(18240)
技术(17361)
(15195)
农业(14066)
地方经济(12981)
(12922)
(12889)
产业(12596)
(12299)
银行(12279)
(12207)
金融(12207)
(12099)
贸易(12088)
(11994)
(11684)
(11663)
环境(10760)
机构
学院(219655)
大学(215476)
(94762)
经济(92794)
管理(83164)
研究(80377)
理学(70529)
理学院(69718)
管理学(68742)
管理学院(68293)
中国(59663)
科学(47924)
(46513)
(42920)
(41360)
(37279)
研究所(37231)
中心(35630)
(34836)
财经(33107)
业大(30858)
(29938)
北京(29735)
(29718)
师范(29410)
(28964)
农业(28888)
经济学(28720)
(28254)
经济学院(25758)
基金
项目(141877)
科学(112267)
研究(105372)
基金(101365)
(88407)
国家(87657)
科学基金(74727)
社会(67972)
社会科(64778)
社会科学(64765)
(57408)
基金项目(52906)
(47426)
教育(47034)
自然(46157)
自然科(45105)
自然科学(45095)
自然科学基金(44312)
编号(41850)
资助(41032)
(37185)
成果(33911)
重点(32482)
(30820)
(30798)
课题(30566)
发展(30174)
(29644)
创新(28856)
国家社会(28268)
期刊
(113622)
经济(113622)
研究(68393)
中国(49463)
(35913)
管理(34170)
学报(32116)
(32109)
科学(31807)
教育(25785)
农业(24816)
大学(24484)
学学(23109)
(22761)
金融(22761)
技术(22027)
业经(20161)
经济研究(18422)
财经(16539)
问题(14737)
(14418)
(13362)
技术经济(12856)
科技(11902)
(11562)
商业(11262)
(11171)
论坛(11171)
现代(10747)
世界(10674)
共检索到345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楠  耿殿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贴是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出确定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丹  何文韬  肖兴志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但是由于该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不但风险高而且具有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可能缺乏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而政府补贴作为调节这一矛盾问题的有效政策工具,不但能弥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够产生额外行为,从而引起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改变。本文从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获得研发创新成果两个方面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发现,虽然政府补贴没有直接带来企业研发支出的增加,但是企业在政府补贴影响下获得更多专利的结果却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确实能够为企业指明技术攻关方向,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创新活动。另外,规模越大的企业研发积极性也越高。这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笑楠  
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与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政府核查策略选择与企业使用补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违规使用政府补贴的惩罚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政府补贴的成本和收益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过程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补贴资源、丰富政府补贴形式、完善补贴监管体系等方法,促使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可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永军  李毅凡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板数据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制度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在政府研发补贴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产业规模、出口规模和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正效应,产权性质具有负效应,技术引进的作用则并不显著;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更为良好,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政府同市场关系等四个维度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充分认识到区域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与制度环境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融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蓓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茴  段进  
通过理论模型的推演,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补贴形式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当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存在时,政府补贴将会有效提高新兴产业的规模,并倒逼传统产业转型,但补贴的额度不能无限制扩张,否则将损害社会福利;从补贴方式来看,价格性补贴的作用是均衡的,但产量补贴能够强化产业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韩庆潇  杨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种大双  孙娜  孙绍荣  杨枫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投资市场失灵、政府补贴"退坡"问题,引入产业内补贴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补贴政策下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策略。研究表明:在有政府补贴而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既有政府补贴又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府补贴比例、产业内补贴比例和传统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均正相关,同时行业内补贴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无政府补贴而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当补贴比例小于某一值时,产业内补贴才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无政府补贴也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是企业的占优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静  侯学华  
政府研发投入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结构、经济效益为因变量,以政府研发投入为自变量,考察政府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依托政府研发投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治理效率,应提高研发投入的企业配置比例、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形式、撬动社会资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健  张威  赵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支撑地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证。但是,共性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性、外部性、不确定性和主体的"经济人"特性,引发了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供给低效的市场失灵问题,成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重大瓶颈和障碍。因此,为了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政府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认真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组织协调和信息支撑等工作安排,从而推动共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开展,并最终促进我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国庆  王舟  张春宇  
补贴是目前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我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金额巨大,但补贴的绩效如何,理论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首先选择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好代表性的证券市场作为研究样本来源,通过手工方式从上市公司非指定公开披露信息,如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日常信息披露资料以及公司网站等,搜集整理出满足创新建模需要的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创新投入产出系统数据;其次,构建了包含外溢效应的超越对数CDM模型、并应用迭代3阶段最小二乘法(IT3SLS),试图对我国政府自2010年以来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创新补贴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再次,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影响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晓丹  何文韬  
本文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88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政府R&D补贴的传导效应及市场反应。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R&D补贴还未能充分体现出信号效应、发挥其引导产业投资的作用,应在补贴投向、方式和环节上进一步改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馨  何小华  戴歆婷  丁艳平  
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发展、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政府补贴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会向外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最终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金融发展和政府补贴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另外,研究还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津平  吴小康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区域生产成本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产量偏好相同时,生产成本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应越高。但如果高成本地区的产量偏好远大于低成本地区,高成本地区地方产业补贴率就会大于低成本地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生产成本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存在逆成本优势选择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