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9)
- 2023(14991)
- 2022(12960)
- 2021(12164)
- 2020(10000)
- 2019(22856)
- 2018(22802)
- 2017(44713)
- 2016(24194)
- 2015(27095)
- 2014(26931)
- 2013(26833)
- 2012(24462)
- 2011(22232)
- 2010(22323)
- 2009(20699)
- 2008(20269)
- 2007(18017)
- 2006(15876)
- 2005(13962)
- 学科
- 济(98734)
- 经济(98636)
- 管理(71614)
- 业(70523)
- 企(58895)
- 企业(58895)
- 方法(43469)
- 数学(37145)
- 数学方法(36742)
- 中国(27131)
- 农(26790)
- 财(23743)
- 业经(23666)
- 学(20396)
- 地方(20039)
- 制(19394)
- 贸(18758)
- 贸易(18749)
- 易(18273)
- 农业(17481)
- 银(16435)
- 银行(16398)
- 理论(16258)
- 和(15856)
- 技术(15842)
- 行(15677)
- 务(15293)
- 财务(15223)
- 财务管理(15195)
- 融(15022)
- 机构
- 学院(348632)
- 大学(347723)
- 济(138742)
- 管理(138371)
- 经济(135719)
- 理学(119953)
- 理学院(118651)
- 管理学(116787)
- 管理学院(116139)
- 研究(114963)
- 中国(84185)
- 京(73960)
- 科学(70586)
- 财(64219)
- 所(57192)
- 农(52432)
- 研究所(52070)
- 财经(51993)
- 中心(50626)
- 业大(50056)
- 江(49888)
- 经(47018)
- 北京(46957)
- 范(46268)
- 师范(45880)
- 院(42100)
- 农业(41102)
- 经济学(41037)
- 州(40977)
- 财经大学(38563)
- 基金
- 项目(234127)
- 科学(183959)
- 研究(174021)
- 基金(168450)
- 家(145861)
- 国家(144619)
- 科学基金(123947)
- 社会(108703)
- 社会科(102974)
- 社会科学(102949)
- 省(91826)
- 基金项目(89264)
- 自然(79747)
- 教育(79644)
- 自然科(77829)
- 自然科学(77810)
- 划(77224)
- 自然科学基金(76407)
- 编号(72077)
- 资助(69113)
- 成果(58761)
- 重点(52045)
- 部(51454)
- 发(50876)
- 课题(49764)
- 创(48972)
- 创新(45489)
- 项目编号(44936)
- 科研(44274)
- 教育部(44158)
- 期刊
- 济(153616)
- 经济(153616)
- 研究(103583)
- 中国(60802)
- 学报(52545)
- 管理(51717)
- 科学(49274)
- 农(47989)
- 财(46770)
- 大学(39770)
- 教育(39675)
- 学学(37424)
- 农业(33545)
- 融(29963)
- 金融(29963)
- 技术(29812)
- 业经(27366)
- 经济研究(25129)
- 财经(24940)
- 经(21285)
- 问题(20544)
- 图书(17695)
- 理论(17301)
- 商业(17223)
- 业(16852)
- 技术经济(16848)
- 科技(16756)
- 现代(16359)
- 贸(16169)
- 实践(15826)
共检索到502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慧
一、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要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战略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启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动力机制分析并按生产、技术、市场因素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媛媛 乔庆敏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未来的产业升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国际化合作,实现产业转型,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嵌入全球高端价值链是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路径进行了分类探讨,从国家策略和企业发展进行了具体规划,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球价值链高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贵孙 乔巍然 黎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动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与配套产业、市场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传统产业裂变衍生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动因 形成机理 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铠军
摒除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存在范式误区。通过对价值链核心环节和支撑环节的梳理,提出范式价值链的概念,并揭示战略新兴产业挫败与范式价值链的能级较低和动力机制节奏不连贯有关。建议在GDP增长为特征的量式指标基础上增加以范式升级为特征的质性指标,以及通过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范式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范式价值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银银 邓玲
创新驱动过程分为前端驱动、中端驱动和后端驱动,共同作用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中科技创新路线的每个相应环节,促进了知识积累、学习、创造及扩散,推进传统企业技术结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等变革,实现以传统业务为支柱向以新兴业务为核心转变。多个转型中传统企业形成联系紧密的创新联盟,并在空间上不断集聚,逐渐形成创新的生态系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实现:选择适合的创新形式培育壮大新兴产品及业务;创新链与传统产业链有效融合;集聚创新要素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其春 郗永勤
"四链"高级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路径,但"四链"各自升级过程中的相互割裂限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四链"协同升级才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把握终端市场需求、技术专利化和主导技术标准、垂直一体化运作和发展循环经济分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链、技术链、价值链和生态链升级的重要手段;以"四链"为纽带组建四大战略联盟对"四链"进行整合重组,实现"四链"的匹配对接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关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晓叶 石影 韩冰 王媛媛
当前,面临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双重任务,二者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而是融合共赢的关系。通过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其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传统制造业可以实现技术升级式、结构调整式、模式创新式等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效果受到融合程度、企业自身特征与配套政策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红英 贺正楚 张训
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