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6)
- 2023(13809)
- 2022(11293)
- 2021(10336)
- 2020(8457)
- 2019(18366)
- 2018(18041)
- 2017(34559)
- 2016(18490)
- 2015(20335)
- 2014(19604)
- 2013(19325)
- 2012(17441)
- 2011(15277)
- 2010(15633)
- 2009(14439)
- 2008(14587)
- 2007(13537)
- 2006(11854)
- 2005(10852)
- 学科
- 业(88267)
- 企(82313)
- 企业(82313)
- 济(82041)
- 经济(81968)
- 管理(71781)
- 方法(32056)
- 业经(32045)
- 农(26014)
- 财(25683)
- 技术(23785)
- 数学(22997)
- 数学方法(22759)
- 中国(20410)
- 务(20406)
- 财务(20373)
- 财务管理(20355)
- 企业财务(19314)
- 农业(19308)
- 制(17030)
- 理论(16673)
- 地方(16024)
- 策(15543)
- 划(15422)
- 和(14750)
- 技术管理(14564)
- 产业(14268)
- 贸(13343)
- 贸易(13334)
- 体(13161)
- 机构
- 学院(264827)
- 大学(253754)
- 济(113118)
- 经济(111006)
- 管理(108058)
- 理学(92487)
- 理学院(91640)
- 管理学(90500)
- 管理学院(89992)
- 研究(83012)
- 中国(64627)
- 京(52313)
- 财(51654)
- 科学(48158)
- 农(41875)
- 江(41823)
- 财经(40837)
- 所(40779)
- 中心(37559)
- 经(36932)
- 研究所(36576)
- 业大(36101)
- 经济学(33287)
- 州(33096)
- 北京(32661)
- 农业(32656)
- 商学(31339)
- 商学院(31062)
- 范(30476)
- 院(30406)
- 基金
- 项目(171637)
- 科学(138049)
- 研究(130404)
- 基金(123838)
- 家(106373)
- 国家(105371)
- 科学基金(92912)
- 社会(84541)
- 社会科(80414)
- 社会科学(80398)
- 省(70877)
- 基金项目(65201)
- 教育(58926)
- 自然(58067)
- 自然科(56804)
- 划(56803)
- 自然科学(56793)
- 自然科学基金(55902)
- 编号(52209)
- 资助(48516)
- 创(42963)
- 成果(40413)
- 业(39610)
- 发(39285)
- 创新(39047)
- 重点(38532)
- 部(37178)
- 课题(36787)
- 国家社会(34843)
- 制(34276)
- 期刊
- 济(131477)
- 经济(131477)
- 研究(76256)
- 中国(54723)
- 管理(48698)
- 财(44092)
- 农(40429)
- 科学(35403)
- 学报(33727)
- 教育(28907)
- 技术(28770)
- 农业(28151)
- 大学(26831)
- 学学(25698)
- 业经(25058)
- 融(24428)
- 金融(24428)
- 财经(20916)
- 经济研究(20880)
- 经(18338)
- 业(17991)
- 技术经济(17283)
- 问题(16488)
- 科技(14945)
- 现代(14276)
- 商业(14108)
- 贸(13242)
- 财会(13207)
- 世界(12369)
- 坛(12261)
共检索到40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文霞 王永贵
本文基于新兴市场技术后发国追赶情境的视角,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端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代表性赶超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赶超路径找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企业的技术赶超战略、赶超路径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互相演化的观点,由此得出后发追赶情境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路径的形成过程是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升级的过程,技术赶超战略与赶超路径以技术能力为基础存在多种选择,没有统一的最优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美平
1.以自组织共生单元创新为主来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研发。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要从无序(低级有序)状态向有序(高级有序)状态演进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打破封闭、半封闭的平衡状态,营造非平衡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引进负熵。高校和专门科研机构恰好是一个自组织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艳 苗成林
更新整合的目的在于将分散的能力凝聚成核心能力。文章围绕该问题,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排序。通过考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更新整合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不仅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赋权的主观性影响,解决了样本数量要求过高和评价指标数据分布条件的限制,而且能够筛选出恰当的更新整合对象,使更新整合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邢红萍 卫平
本文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结论为:①我国总体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结构失衡,企业的研发(R&D)资金投入较少,并且主要投向了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极少;②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式为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较少,影响重大技术的突破;③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研发资金短缺和创新团队中人员流动过快、整体素质不高以及技术人才缺失。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能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为辅、弥补市场的失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技术共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成
文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特征。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研发投入和产业创新集聚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而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度和金融支持对产业创新的作用不显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补足的短板。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应支持产业发展国际领军企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发展、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创新新机制、创新产业发展财政税收支持模式。
关键词:
计量经济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仝延增 赵冠华 刘灵会
在国家提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之后,各省市都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邯郸市作为河北省重要的传统工业城市,也在加快推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文章分析邯郸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邯郸市各区县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不高;邯郸市各区县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关键词:
邯郸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本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表明: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同质组织之间的协作、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冬梅
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知识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际截面数据,对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报告了两者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采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关统计调查,反映了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普遍偏低的问题,取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明显,大部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于技术创新水平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开发、通过区域相互交流,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转移 技术扩散 金融资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本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表明: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同质组织之间的协作、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相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大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府创新补贴、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市场竞争调节效应,以深化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相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大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政府创新补贴对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和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品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创新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府创新补贴、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市场竞争调节效应,以深化政府创新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苗苗 肖洪钧 傅吉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财政政策、企业R&D经费和技术创新能力(TICs)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针对性的选择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16个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和二次多元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TICs具有简单的正向影响。企业TICs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较复杂,当企业TICs达到特定水平时,将会刺激企业加大对R&D经费的投入,然而,当企业TICs未达到特定水平时,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较少。财政政策对企业R&D经费投入和企业TICs也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即存在某一特定的区间值,使财政政策无论是对企业R&D经费投入的影响还是对企业TICs的影...
关键词:
财政政策 R&D经费 TICs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理军 张蔓 高倩
利用2007—2019年数据,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禀赋、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对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本要素对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发展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3)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要素的交互作用对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本要素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能力与劳动力要素的交互作用对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补贴、国际化战略和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研究
新兴大国扶持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的政策演化
金融创新、资本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
组织学习是IT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吗?——基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
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协同技术创新研究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模式研究——基于全国七省市企业调查问卷
市场化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
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境约束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