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9)
2023(14129)
2022(12407)
2021(11696)
2020(9659)
2019(22225)
2018(22097)
2017(43086)
2016(23519)
2015(26212)
2014(26307)
2013(26072)
2012(23942)
2011(21589)
2010(21842)
2009(19824)
2008(19549)
2007(17365)
2006(15246)
2005(13499)
作者
(68067)
(56425)
(56080)
(53658)
(36166)
(27006)
(25542)
(22083)
(21429)
(20433)
(19289)
(18947)
(18045)
(17998)
(17594)
(17466)
(16822)
(16774)
(16126)
(16046)
(13977)
(13917)
(13667)
(12878)
(12605)
(12586)
(12543)
(12504)
(11401)
(11236)
学科
(94689)
经济(94592)
管理(69077)
(68124)
(57758)
企业(57758)
方法(41830)
数学(35369)
数学方法(34893)
(25949)
中国(24005)
(23529)
业经(22787)
地方(20626)
(20228)
(17750)
(17351)
贸易(17344)
农业(17065)
(16862)
理论(16730)
(15958)
技术(15796)
(15454)
(15025)
财务(14954)
财务管理(14928)
(14379)
银行(14340)
(14270)
机构
学院(336154)
大学(335323)
管理(135363)
(134013)
经济(131012)
理学(117362)
理学院(116087)
管理学(114188)
管理学院(113556)
研究(112531)
中国(81848)
(71162)
科学(69396)
(61139)
(56105)
(52907)
研究所(51160)
中心(50277)
业大(49827)
(49256)
财经(49085)
北京(44887)
(44589)
(44316)
师范(43903)
农业(41440)
(41222)
(40002)
经济学(39129)
财经大学(36437)
基金
项目(229032)
科学(180190)
研究(168431)
基金(165486)
(143675)
国家(142475)
科学基金(122661)
社会(104804)
社会科(99385)
社会科学(99361)
(89758)
基金项目(87768)
自然(80285)
自然科(78404)
自然科学(78385)
教育(77112)
自然科学基金(76975)
(75199)
编号(68788)
资助(68543)
成果(56288)
重点(50763)
(50275)
(49275)
课题(47746)
(47638)
创新(44291)
科研(43318)
教育部(43031)
项目编号(42612)
期刊
(147723)
经济(147723)
研究(98697)
中国(60119)
学报(51533)
管理(51309)
科学(48236)
(48140)
(45038)
大学(39222)
教育(37508)
学学(36922)
农业(33718)
技术(29839)
(28817)
金融(28817)
业经(25083)
财经(23500)
经济研究(23255)
(20118)
问题(19302)
图书(17327)
(16972)
科技(16838)
技术经济(16421)
理论(16356)
现代(15994)
实践(14987)
(14987)
商业(14953)
共检索到486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阳  
后危机时期,各国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能否把握机会谋求国际主导设计话语权,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命题。文章分析了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基本特性,剖析了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影响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六大要素,即系统技术优越性、可升级性、联盟治理能力、初始用户基数、金融资本的催化以及国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技术标准推广策略、联盟策略和控制策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竞争策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胜男   孙冰  
有效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设计有助于业内企业创造“先行一步”的领先优势。本文将技术演化的生命周期特征、收敛性特征与专利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相结合,构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设计识别框架,并采用新能源汽车产业2000-2020年相关专利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活跃,呈现明显的技术去中心化趋势;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设计,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轨道、生产领域效率以及主流市场消费者偏好三方面的主导作用;纯电动汽车技术轨道逐步建立,并从技术、市场双方面提升竞争产业主导设计的能力与可能性,故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出“短期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主导,长期多动力技术轨道并行”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有助于洞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与技术创新的规律性特征,为企业创新实践、科技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汝飞  赵彦云  
文章借鉴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采用对称性指标体系设计原理,建立包括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共7个方面49项明细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结合2005年和2011年相关产业数据,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进行量化考察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差距基本维持不变,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峰  
从竞争情报视角介绍我国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分析我国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国家、地方政府、产业、企业4个层面产生的竞争情报需求问题。认为产生的竞争情报需求问题将催生7个方面需求强劲的战略性竞争情报现实业务。最后,就我国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竞争情报需求问题,提出了4个方面的求解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威  廖进球  
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2009年提出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江西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带动作用是显著的。但由于全国各省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框架下制订的,因而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本文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了江西省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情况,明确了产业在中部和全国的发展地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措施与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姜春海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此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文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内生关系出发,重点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单一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无法达到最终目的,需要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波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经济区能否选择恰当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取决于科学的选择过程,本文首先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变的重要特征,并分析国内各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羊群效应,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经济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贵孙  乔巍然  黎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动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与配套产业、市场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传统产业裂变衍生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陈东  
本文从全新视角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五要素,具体论及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条件,并型构了"四环"层级相互联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动态演化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下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典型轨迹、政策干预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四个新动向,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宏超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背后却存在产业布局的同构化和碎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低端化和粗放式,产业市场的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等多种隐患。隐患的形成是地方政府、企业、国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消除隐患需要政府在政绩观和发展观、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区域合作、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保障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晓丹  何文韬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需要有别于常规"技术推进"的培育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活动的"保护性空间"的培育与治理实现产业扶持方式从"起点"向"全过程"的推进,这是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有效的政策工具。应通过技术试验、市场试样和市场推广环节构架产业发展的"保护性空间",并从方向、定位、环境条件与发展驱动等层面积极应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黎  
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过多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实现评价指标降维,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其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给出了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欧坚强  牟绍波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由核心企业主导下的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所形成的核心企业创新网络。本文在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集群创新网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和结构。创新网络治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企业的知识控制力对创新网络治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从知识权力视角,基于信任、知识控制力和知识影响力等构建了核心企业主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强  丁帅  安景文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文章以分析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为基础,以中关村示范区2006-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衡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测算产业的区位熵和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时序SUR最小二乘法和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与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关系。整体上,产业集聚对出口竞争力提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产业间看,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的出口竞争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对新材料、先进制造、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的出口竞争力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区域提升产业出口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洞察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