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2)
2023(13501)
2022(10916)
2021(10238)
2020(8336)
2019(18489)
2018(18486)
2017(34566)
2016(18902)
2015(21208)
2014(20476)
2013(19336)
2012(17610)
2011(15559)
2010(15670)
2009(14140)
2008(13864)
2007(12786)
2006(11055)
2005(9833)
作者
(50490)
(42224)
(41906)
(40071)
(27171)
(20205)
(19083)
(16106)
(16047)
(15265)
(14260)
(14217)
(13696)
(13330)
(12997)
(12892)
(12608)
(12441)
(12366)
(12005)
(10487)
(10178)
(10091)
(9714)
(9575)
(9448)
(9425)
(9389)
(8446)
(8432)
学科
(71192)
经济(71136)
(55291)
管理(54711)
(46393)
企业(46393)
方法(24559)
中国(22333)
(21475)
业经(20263)
数学(19934)
地方(19773)
数学方法(19674)
技术(19412)
(15405)
农业(14780)
(13924)
产业(13792)
(13482)
理论(13144)
技术管理(12981)
(11564)
银行(11546)
(11539)
贸易(11529)
(11093)
(11058)
(10822)
金融(10821)
(10801)
机构
学院(251039)
大学(249091)
(98886)
经济(96663)
管理(95881)
研究(84139)
理学(82242)
理学院(81288)
管理学(79819)
管理学院(79329)
中国(62115)
(53135)
科学(51256)
(44433)
(40961)
(40086)
(38817)
中心(38629)
研究所(37103)
(36030)
师范(35713)
业大(35589)
财经(35082)
北京(33137)
(32682)
(31668)
(31447)
农业(30059)
经济学(29264)
技术(28191)
基金
项目(170133)
科学(135364)
研究(129250)
基金(120195)
(103800)
国家(102849)
科学基金(89596)
社会(81372)
社会科(77193)
社会科学(77173)
(70146)
基金项目(64317)
教育(60106)
(57718)
自然(56578)
自然科(55330)
自然科学(55317)
自然科学基金(54386)
编号(53353)
资助(46373)
成果(43331)
(40880)
(38855)
课题(38606)
重点(38510)
创新(37228)
(36006)
(32946)
国家社会(32856)
项目编号(32369)
期刊
(113937)
经济(113937)
研究(74479)
中国(57846)
管理(38930)
教育(37864)
(36168)
学报(35278)
科学(35184)
(34863)
大学(27750)
学学(25139)
农业(24885)
技术(23192)
(22874)
金融(22874)
业经(20744)
经济研究(18050)
财经(16858)
图书(14964)
问题(14903)
(14803)
科技(14667)
(14394)
(12852)
论坛(12852)
技术经济(12493)
现代(12343)
商业(11550)
(11454)
共检索到382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劭华  昝栋  廖巍  褚嘉杰  苏菊  吴进  
鉴于目前缺乏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探讨青岛市高校院所的专利发展情况,为全面反映驻青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和潜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试行)》,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专利竞争力和转化前景量化评价方法,对驻青高校院所在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情况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主要集中在7家高校和5家研究所,总体专利竞争力分级较为明显,相对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专利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小,在其他产业中专利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同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与其专利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优势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专利转化优势明显,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转化有望出现多点增长,而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较强的专利转化潜力。并对驻青高校院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强化专业学科优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高价值专利,以及突出专利转化导向理念、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价值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仝延增  赵冠华  刘灵会  
在国家提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之后,各省市都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邯郸市作为河北省重要的传统工业城市,也在加快推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文章分析邯郸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邯郸市各区县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不高;邯郸市各区县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星  蔡琦  
文章通过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的统计测度指标体系与统计测度模型,选取2015年我国4个直辖市和27个省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探究了我国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直辖市中,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最强;27个省份中,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最强,江苏省则紧随其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  刘林  
文章基于2014年的实际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11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在11个国家中,从对各个主成分的评价结果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的环保能力较强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和日本,投入产出总体能力较强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和日本,而生态创新知识的创生能力较强的国家依次为英国、韩国和中国。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和美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最强,其次为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而加拿大、俄罗斯和澳大利亚3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艳  苗成林  
更新整合的目的在于将分散的能力凝聚成核心能力。文章围绕该问题,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排序。通过考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更新整合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不仅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赋权的主观性影响,解决了样本数量要求过高和评价指标数据分布条件的限制,而且能够筛选出恰当的更新整合对象,使更新整合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翟华云  李妍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直是政府、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128家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指数进行了测量,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政策实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和技术进步率大幅上升,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走向重技术创新的高端化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特别是2009年相关政策的实施进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妍   柳燕   窦晓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书香社会”建设快速推进。高校图书馆分布驻地内各辖区,且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范围,将有效弥补政府供给能力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文章选取12所青岛市高校图书馆,调研其对校外读者提供服务的情况。从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校外制约因素两个方面,总结目前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图书馆的不同层面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政  张丹  崔卫杰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表现良好。其中,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亮点,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幅明显,先进制造业投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带一路"海外项目扎实推进,技术标准输出获得突破性进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预计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技术领域的对外贸易将逆流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芳  
结合我国实施"走出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同政府补贴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虽然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会负向调节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补贴进一步细分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补贴负向调节(弱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政府间接补贴正向调节(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拓展了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对于政府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国际化企业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靳茂勤  
一、创建海外科技园区的背景科技产业园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基地,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科技产业园区是20世纪高科技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云飞  穆荣平  李刚磊  
基于能力观视角,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新管理理论,从创新政策扶持等5个方面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搜集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揭示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类别判断。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多数地区存在创新短板,"木桶效应"限制了区域整体创新潜力;不同地区创新能力大致呈金字塔形态分布,且"胡焕庸线"两侧差距明显。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霏   高粼彤   田启波  
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份10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全面揭示产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特征,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考察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创新能力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大致呈“东强西弱”的稳定分布格局,且集聚类型总体呈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代表的“高-高”型,以及以中西部内陆省份为代表的“低-低”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既存在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实质式创新领域,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策略式创新领域;在政府创新资助单一门槛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基于我国地区视角,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一定的权重赋予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环境进行评价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10-2016年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北京勉强协调,有9个地区濒临失调,14个地区轻度失调,广西中度失调。大多数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滞后于制度环境。只有采取措施从优化制度环境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入手,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云龙  黄磊  张新启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悄然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和发展现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DEMATEL-ANP模型,在厘清复杂指标之间的网络关系基础上确定指标的权重,综合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两种方法计算得出指标的混合权重,并以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度的数据为例实证分析其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管理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在创新过程中影响产业技术和市场的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成  
文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特征。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研发投入和产业创新集聚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而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度和金融支持对产业创新的作用不显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补足的短板。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应支持产业发展国际领军企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发展、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创新新机制、创新产业发展财政税收支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