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0)
- 2023(13005)
- 2022(11443)
- 2021(10686)
- 2020(8920)
- 2019(20427)
- 2018(20501)
- 2017(39706)
- 2016(21579)
- 2015(24025)
- 2014(24021)
- 2013(23908)
- 2012(21848)
- 2011(19630)
- 2010(19539)
- 2009(17654)
- 2008(17319)
- 2007(15279)
- 2006(13241)
- 2005(11505)
- 学科
- 济(89279)
- 经济(89190)
- 管理(64719)
- 业(64411)
- 企(54666)
- 企业(54666)
- 方法(41167)
- 数学(35143)
- 数学方法(34758)
- 农(22932)
- 中国(21629)
- 业经(20831)
- 财(20177)
- 学(19539)
- 技术(18897)
- 地方(18825)
- 农业(15574)
- 贸(15493)
- 贸易(15487)
- 理论(15333)
- 制(15048)
- 易(15003)
- 和(14137)
- 务(13420)
- 财务(13350)
- 财务管理(13329)
- 环境(13224)
- 产业(13219)
- 划(12912)
- 企业财务(12687)
- 机构
- 大学(308631)
- 学院(308240)
- 管理(125109)
- 济(121296)
- 经济(118622)
- 理学(109287)
- 理学院(108050)
- 管理学(106234)
- 管理学院(105666)
- 研究(102461)
- 中国(72455)
- 京(65500)
- 科学(64846)
- 财(52501)
- 所(51387)
- 农(49392)
- 研究所(47228)
- 业大(47064)
- 中心(45245)
- 江(44028)
- 财经(43262)
- 北京(41091)
- 范(40875)
- 师范(40501)
- 经(39344)
- 农业(38821)
- 院(37373)
- 州(36206)
- 经济学(35440)
- 技术(33858)
- 基金
- 项目(215367)
- 科学(169508)
- 研究(156685)
- 基金(155884)
- 家(136143)
- 国家(135039)
- 科学基金(116033)
- 社会(97957)
- 社会科(92906)
- 社会科学(92882)
- 省(84569)
- 基金项目(83378)
- 自然(76347)
- 自然科(74573)
- 自然科学(74558)
- 自然科学基金(73248)
- 教育(71547)
- 划(71057)
- 资助(63916)
- 编号(63382)
- 成果(50631)
- 重点(48001)
- 部(47087)
- 发(46202)
- 创(45582)
- 课题(43791)
- 创新(42392)
- 科研(40945)
- 教育部(40220)
- 国家社会(39684)
- 期刊
- 济(130303)
- 经济(130303)
- 研究(87527)
- 中国(55127)
- 学报(49549)
- 科学(46603)
- 管理(46269)
- 农(44325)
- 财(38287)
- 大学(37144)
- 学学(35057)
- 教育(34493)
- 农业(31417)
- 技术(28704)
- 融(22314)
- 金融(22314)
- 业经(22293)
- 经济研究(20730)
- 财经(20703)
- 经(17706)
- 问题(16872)
- 科技(16743)
- 技术经济(16529)
- 业(16401)
- 图书(16317)
- 理论(14737)
- 现代(14400)
- 商业(14072)
- 版(13936)
- 实践(13581)
共检索到436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飞航 汪静
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然而,针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共性、差异和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 共性 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于喆
2016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总体平稳、进忧并存"的发展态势,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也面临着质量优化提升,以及如何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建议要以新理念破解投资下滑困局、以"互联网+"助推放管服改革、以模式创新提升政府扶持资金效能,增强政策措施精准性,切实解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性"障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王君 李红宇 杨威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结构不断演化的态势,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低端化、技术空心化、市场边缘化"、"融资难、融资贵"、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红利弱化、借贷成本难以下降、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加大、需求规模增速放缓的困扰,同时,也面临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机遇。总体而言,产业发展将会陷入既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快速消失、新的动力(高生产率竞争优势)难以快速形成的窘境;增速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比重趋势性上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政策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活力较强、增长较快、支撑作用提升的发展态势。同时,面临如何优化提升发展质量、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消除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为此,近期仍需采取投资刺激等扩张性需求政策,以拉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期看,必须从整体利益或长期关注的角度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度性"障碍,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助推产业发展。
关键词:
新动能 高技术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民 胡小梅 王蓓
本文选取我国28个省域1997~2010年间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Moran's Ⅰ指数测度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省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根据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对外开放度、劳动投入、企业投入、当地经济水平和交通完善度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政府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根据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运用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英
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 ,受到很强的政治影响。因此 ,在这些产业中国有企业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这些产业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重要程度的部分 ,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 ,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战略性高技术产业 所有制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占新 吴国蔚 彭光婷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条件下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高技术企业必须把研发活动作为竞争战略的关键环节,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创新,从而保持产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活动 高技术产业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威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面对世界经济地位改变、整个国际贸易领域出现新的特征,以及产业经济学中应用新的分析工具这三大背景时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菲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战略意义。本文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比较优势、关联效应和持续发展五个维度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识别指标体系,同时提出基于Weaver-Thomas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选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千文
目前学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地方培育重点是否应该冲破中央政府确定的范畴,银行和资本市场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融资出路,政府介入程度多深比较适合等问题是争论的焦点。该文提出,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培育重点要在七大产业具体分项中选择,金融部门要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创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政府介入程度要根据扶持内容、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水平来确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 述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晓梅 黄鲁成 王凯
文章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篇名的记录进行分析,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共引、关键词共现、期刊共引、作者共引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外溢、创新系统、知识产权等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9篇经典文献构成的核心理论演化路径显示"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理论演进的"主线"。文章为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明 张丹丹 张磊生
本文引入贡献率、投入比率、风险承担率以及谈判力强度等影响因素,分别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分配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AHP-GEM的综合有形利益分配模型、无形利益Nash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使利益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并以TD产业联盟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在对高技术产业进行科学定义与划分(详见本刊1989年第5期)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对于确定我国高技术产业和相关产业合理的投资比例,对产业结构调整并使之逐步高级化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高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作用关系理论产业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用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其中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兰君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起飞的龙头。我国的高技术产业这个龙头的发展一直迟缓。其原因不在于技术的缺乏。从掌握尖端技术方面来看,我国在航天、核聚变等领域的研究,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生物工程、激光技术起步也都不晚;现在还有相当多的发明、为美日等发达国家抢购。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及高技术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却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落后于香港、台湾、南朝鲜等并没有掌握多少尖端技术的发达地区。究其根源,除了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