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7)
- 2023(16963)
- 2022(14664)
- 2021(13993)
- 2020(11626)
- 2019(26904)
- 2018(26972)
- 2017(51739)
- 2016(28608)
- 2015(32025)
- 2014(31991)
- 2013(31279)
- 2012(28887)
- 2011(26112)
- 2010(26633)
- 2009(24283)
- 2008(23981)
- 2007(21405)
- 2006(18848)
- 2005(16885)
- 学科
- 济(109118)
- 经济(108988)
- 管理(81206)
- 业(76979)
- 企(65418)
- 企业(65418)
- 方法(50453)
- 数学(42911)
- 数学方法(42122)
- 农(29640)
- 中国(29533)
- 财(28298)
- 学(26477)
- 业经(24887)
- 理论(22563)
- 地方(21704)
- 制(20813)
- 农业(19555)
- 贸(19408)
- 贸易(19395)
- 易(18844)
- 和(18311)
- 策(17939)
- 务(17666)
- 财务(17582)
- 财务管理(17545)
- 银(17412)
- 银行(17355)
- 技术(17222)
- 企业财务(16615)
- 机构
- 学院(401548)
- 大学(401234)
- 管理(154675)
- 济(153627)
- 经济(150034)
- 研究(137262)
- 理学(133426)
- 理学院(131880)
- 管理学(129160)
- 管理学院(128428)
- 中国(101105)
- 科学(87606)
- 京(86386)
- 财(72455)
- 所(70346)
- 农(68696)
- 研究所(64192)
- 业大(61666)
- 中心(61586)
- 江(60605)
- 财经(57126)
- 北京(54758)
- 范(54243)
- 农业(54012)
- 师范(53636)
- 经(51850)
- 院(50172)
- 州(49287)
- 技术(45815)
- 经济学(45086)
- 基金
- 项目(271323)
- 科学(211411)
- 研究(196814)
- 基金(193709)
- 家(170352)
- 国家(168920)
- 科学基金(143564)
- 社会(119806)
- 社会科(113248)
- 社会科学(113214)
- 省(107404)
- 基金项目(101206)
- 自然(95330)
- 自然科(93083)
- 自然科学(93056)
- 教育(92616)
- 自然科学基金(91369)
- 划(90929)
- 资助(81630)
- 编号(81200)
- 成果(67519)
- 重点(61420)
- 部(59015)
- 课题(57747)
- 发(57639)
- 创(56114)
- 创新(52180)
- 科研(51919)
- 大学(50316)
- 教育部(50118)
- 期刊
- 济(169917)
- 经济(169917)
- 研究(118056)
- 中国(79938)
- 学报(67426)
- 农(62270)
- 科学(60864)
- 管理(58852)
- 财(54987)
- 教育(53353)
- 大学(50440)
- 学学(47359)
- 农业(42994)
- 技术(37024)
- 融(34907)
- 金融(34907)
- 业经(27741)
- 财经(27536)
- 经济研究(27217)
- 经(23546)
- 业(22895)
- 图书(21761)
- 问题(21575)
- 版(19398)
- 科技(19376)
- 技术经济(18911)
- 理论(18526)
- 统计(17886)
- 现代(17818)
- 业大(17280)
共检索到59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战略性基础研究作为国家战略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满足国家需求和服务国家意志的内涵要旨,其战略特性主要从基本性质、作用效能、职责使命三个维度呈现出来。根据所构建的运作模型,战略性基础研究的依托主体主要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对象在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中介载体是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平台,支撑体系则是提供全面支持的完整规划安排。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在资源要素上占据独特优势,但在战略性投入、突破性成果、长远性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应基于所构建模型和现状分析结果,从完善基础政策、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主体职责、推动协调平衡等维度优化实践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敦虎 刘乃贵 赖廷谦
本文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两个阶段的投入博弈过程。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多阶段博弈中倾向于增加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减少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核心企业在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越多,对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越高,代理组织对基础阶段的投入越多。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松兰 刘栋
OFDI的本质是追求差异优势的协同相生,境外产业园与他组织的差异协同优势基础是OFDI的前提和关键。中国LED产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具有生产能力、市场规模等协同基础,应按照创新生态和协同机理的要求,深入把握目标市场的LED渗透政策、认证标准、经济成本、文化友好等多种系统要素,以建设境外园区为重要节点,构建人才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的LED产业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实现协同优势的最大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松兰 刘栋
OFDI的本质是追求差异优势的协同相生,境外产业园与他组织的差异协同优势基础是OFDI的前提和关键。中国LED产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具有生产能力、市场规模等协同基础,应按照创新生态和协同机理的要求,深入把握目标市场的LED渗透政策、认证标准、经济成本、文化友好等多种系统要素,以建设境外园区为重要节点,构建人才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的LED产业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实现协同优势的最大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苏应蓉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随着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理论,它引入了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结构这一事实作为其基本假设,论述了政府的政策性介入的合理性。实践中的战略贸易政策在各个不同的国家效果不同,所以对这种政策的成功并没有达成共识。不过,有选择地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仍然对我国的贸易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聂永成
大学战略联盟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它既是大学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学战略联盟具有参与主体的独立性、联盟关系的松散性、合作方式的机动性、管理协调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互补性等组织特征,其理论基础是生态位理论、组织域理论和利益契约理论。目前,联邦合并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学分互换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和联盟共建模式是五种常见的大学战略联盟实践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锡荣 刘思念
鉴于后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紧迫性,从学理上探讨如何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基础研究。通过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得到范畴逻辑关系,构建由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和企业责任担当5类主体行为共同作用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机制。其中,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为外部环境驱动,企业责任担当为企业内部驱动。研究提示,应从外部创新环境改善和企业内部研发积极性激发着手,综合推进企业基础研究进程,构筑我国科技强国梦。
关键词:
企业基础研究 驱动机制 驱动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章豹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客观需要 ,也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当前应深化科技体制与高教体制改革 ,优化基础研究资源配置 ,逐步建立以重点高校为主要基地 ,高校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密切结合的基础研究体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基础研究 科技体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丽明 黄伟 郑宵鹏
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受自由贸易协定约束在环境领域的新变异形式,战略性环境政策是国际贸易理论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交叉的产物。本文在即时更新与丰富文献基础上基于理论模型构建视角,以理论背景、理论基础、基本理论框架及其拓展为线索,逐步呈现战略性环境政策的理论研究脉络。尤其剖析了理论模型赖以建立的各基本假设条件由严格到逐步放松的拓展中,战略性环境政策得以刻画出日益丰满的现实世界,由此展现其延续且旺盛的理论和现实生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本文总结了嵌入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化、规范化阐述了基于相关性划分的相关性嵌入和无关性嵌入、基于嵌入形态的点状嵌入和网状嵌入、基于专业化分工的模块嵌入和知识网嵌入等发展范式,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区域的嵌入成效进行了比较。最后,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嵌入为例论及产业嵌入模式应用及其产业区位选择。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嵌入模式 发展范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本文总结了嵌入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化、规范化阐述了基于相关性划分的相关性嵌入和无关性嵌入、基于嵌入形态的点状嵌入和网状嵌入、基于专业化分工的模块嵌入和知识网嵌入等发展范式,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区域的嵌入成效进行了比较。最后,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嵌入为例论及产业嵌入模式应用及其产业区位选择。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嵌入模式 发展范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正堂 刘宁
在战略管理兴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不同学者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并不一致,但是其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非常重要。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不同的理论架构来解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如资源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行为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以及交易与代理理论。它们解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组织绩效的作用途径的不同,从而也反应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洋 曾令波 韩燕
战略性资产配置的两大理论基础是收益和风险的测度理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测度理论。基于这些理论的不同的战略性资产配置方法,在理论上并没有优劣之分,直接对各自的配置结果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可以在监控多个风险指标的情况下对“有效投资组合前沿”进行“精炼”。对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测度理论,理论上尚未成熟,难于在实践中应用。正因为收益和风险测度理论的争论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理论的不成熟,战略性资产配置并不能被视为一种精确的“技术”,而应该是一种包含科学的“艺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宜周
本文重点介绍设置KPI绩效指标和改进绩效的方法。应当指出,绩效管理和工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而为确保有效的绩效管理,必须整合公司的薪酬体系,并使用合理的正向和反向激励措施。结束公司的关键是对不受监管的事物以及如何退出的定义。本文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主要目的是探索在业务级别上管理人力资源的指导原则和实践方法,并指出管理职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我国必须首先确定业务战略,以便所有人员职能都可以支持业务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 实施技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艳艳
绩效管理在管理实践和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对绩效管理所依赖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仍比较缺乏。本文对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区分了三类不同的绩效管理观念,并对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目标与基本任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实践所需要依靠的基础理论,并对当前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相关理论框架进行了探讨,认为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理论应该由控制论、绩效成因理论、绩效测量理论三大模块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