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1)
- 2023(6110)
- 2022(5177)
- 2021(4786)
- 2020(3862)
- 2019(9105)
- 2018(8879)
- 2017(17200)
- 2016(8998)
- 2015(10034)
- 2014(10108)
- 2013(9781)
- 2012(9291)
- 2011(8571)
- 2010(8899)
- 2009(8086)
- 2008(8278)
- 2007(7404)
- 2006(6536)
- 2005(6105)
- 学科
- 济(38862)
- 经济(38820)
- 业(26112)
- 管理(25094)
- 企(23056)
- 企业(23056)
- 贸(19166)
- 贸易(19158)
- 易(18619)
- 方法(17053)
- 数学(13280)
- 数学方法(13102)
- 中国(9527)
- 财(9270)
- 业经(8863)
- 理论(8670)
- 学(8660)
- 农(8299)
- 融(8081)
- 金融(8081)
- 关系(7647)
- 制(7449)
- 银(7323)
- 银行(7317)
- 出(7294)
- 地方(7173)
- 行(7057)
- 策(6543)
- 和(6308)
- 口(5939)
- 机构
- 大学(136433)
- 学院(135860)
- 济(61267)
- 经济(60110)
- 管理(49614)
- 研究(48017)
- 理学(42715)
- 理学院(42216)
- 管理学(41613)
- 管理学院(41333)
- 中国(35501)
- 京(28132)
- 财(27769)
- 科学(26733)
- 所(23881)
- 财经(22467)
- 研究所(21676)
- 经(20402)
- 中心(20162)
- 经济学(19468)
- 江(19393)
- 农(19198)
- 院(17608)
- 北京(17583)
- 经济学院(17567)
- 范(17564)
- 师范(17415)
- 业大(16849)
- 财经大学(16824)
- 州(16020)
- 基金
- 项目(85129)
- 科学(67029)
- 研究(62853)
- 基金(62804)
- 家(54765)
- 国家(54353)
- 科学基金(45880)
- 社会(40503)
- 社会科(38612)
- 社会科学(38602)
- 基金项目(31979)
- 省(31364)
- 教育(29223)
- 自然(28868)
- 自然科(28245)
- 自然科学(28236)
- 自然科学基金(27765)
- 划(27147)
- 资助(26367)
- 编号(25056)
- 成果(21052)
- 部(19718)
- 重点(19597)
- 发(18471)
- 性(18333)
- 创(17817)
- 课题(17678)
- 教育部(17263)
- 国家社会(17056)
- 人文(16624)
共检索到20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文忠
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理论通常被划分为传统的理论和现代的理论。其中传统理论的代表有: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David Ricardo提出的“相对优势理论”。传统的理论是建立在工业化生产基础而确立的,因此在当今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无法充分地解释全球政治经济、国际化竞争战略和新型贸易关系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新的理论基础。Porter和Ohmae于20世纪90年代分别在《国家竞争优势》和《无边的世界》著作中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这两种理论揭示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纯粹经济关系向政治经济和...
关键词:
贸易全球化 国际竞争力 理论 比较 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重
本文通过回顾国际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路径,分析新的理论进展出现的原因和主要贡献,并探讨是否存在"新国际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正军 张国圣
新李嘉图主义一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文献中,用以描述以皮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的精神实质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新李嘉图主义的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之中,主张返回到李嘉图传统。伊恩·斯蒂德曼(IanSteedman)、迪克西特(A.Dixit)、梅特卡夫(J.S.Metcalfe)等新李嘉图主义者又把这个新范畴引入国际贸易理论领域,用新李嘉图主义的理论精髓解释国际贸易,因而可以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昭华 刘海云
由于传统的贸易政策工具,如关税、补贴等,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限制,各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其他政策工具来转移租金,便考虑在产业和贸易政策的“武库”中添加项目,诸如排污标准、减污补贴、排污税。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环境政策已经演变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以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战略性环境政策理论,为在自由贸易约束下,各国政府如何寻求其他政策工具转移租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艳丽 张习宁
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市场结构逐渐演变为跨国公司的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成为一种典型的不完全竞争格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布拉德和斯宾塞等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可以给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和制定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中国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国情及国际市场经济法律环境,恰当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建军 陈泽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定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超亮 符正平 刘冰 王曦
本文基于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贸易网络演化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体的GDP、贸易额比重同时存在发送效应和接收效应,研发支出、贸易自由度仅存在发送效应;趋同效应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关系更易在GDP和产权保护度接近的经济体间产生;接壤网络、殖民网络和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对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形成和维持有着正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贸易网络在演化的进程中保持着整体相对稳定的演进趋势,出口产品的经济体呈现出一种分散的趋势,但存在日益明显的等级结构,互惠贸易关系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动态延迟特性。本文克服了传统方法仅关注外生因素和静态分析的局限,刻画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贸易网络的演化及其动力机制,为我国深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消除潜在贸易摩擦,维持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优势地位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远 杨圣明 冯雷 于立新 申恩威 夏先良 张宁 陈洪波 武超明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能源,石油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从资源所有权和动力工业模式决定石油国际贸易供求的角度,研究分析了石油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决定石油国际贸易供求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工业发达国家石油国际贸易战略的选择;探讨和分析了我国石油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剖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国际贸易发展的症结与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石油国际贸易的战略与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国际间新的经济形态,是世界经济高度化、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应当看到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长远的安排。国际物流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升华和发展,是国际服务贸易一个新的课题,对于促进国际间从商品、技术、知识到服务的全面融合,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选择。为推进国际物流服务贸易,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以系统物流为独立的服务形态进入到国际服务贸易领域里面去,这是国际物流服务贸易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作为国际实物商品贸易共生、配套、派生的物流服务,随同实物商品国际贸易进入到国际贸易领域,在多数情况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章元 陈钊 陆铭
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交叉领域,近20年来成为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新的兴奋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又挑起了经济学中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经典争论。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综述了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而认为应该运用动态的战略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广军 崔鹏程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目前国际贸易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最为活跃的理论之一。它从不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出发,并结合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剖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探讨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意义和应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苏应蓉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随着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理论,它引入了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结构这一事实作为其基本假设,论述了政府的政策性介入的合理性。实践中的战略贸易政策在各个不同的国家效果不同,所以对这种政策的成功并没有达成共识。不过,有选择地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仍然对我国的贸易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昭玲
战略性贸易政策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上,是新贸易理论在政策领域的延伸与拓展,主要包括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等内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被提出之后,许多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论对于实际贸易政策制定颇有借鉴意义。本文对这些实证文献加以评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吉缅周 陈红蕾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提出并建立的 ,该理论有两个基本模型 ,即第三国市场模型和相互倾销模型。其基本结论认为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政策改变本国厂商与外国厂商之间的博弈关系 ,使博弈的结果有利于本国厂商 ,进而提高国民福利。这便为政府的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引起了政界、学界的极大关注 ,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旨在较完整地概括该理论近 2 0年的发展 ,特别着重于最新的研究成果 ,以供贸易政策研究者参考 ,把握当今贸易政策研究的理论前沿。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