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6)
- 2023(7314)
- 2022(6246)
- 2021(5792)
- 2020(4795)
- 2019(11094)
- 2018(10698)
- 2017(20618)
- 2016(11154)
- 2015(12188)
- 2014(11913)
- 2013(11857)
- 2012(11031)
- 2011(9906)
- 2010(9970)
- 2009(9136)
- 2008(9263)
- 2007(8522)
- 2006(7547)
- 2005(6976)
- 学科
- 济(41567)
- 经济(41538)
- 管理(30526)
- 业(30495)
- 企(26032)
- 企业(26032)
- 贸(23816)
- 贸易(23807)
- 易(23271)
- 税(21714)
- 税收(20257)
- 收(20088)
- 方法(18782)
- 财(17035)
- 数学(15926)
- 数学方法(15755)
- 出(14539)
- 中国(11139)
- 农(10390)
- 口(10191)
- 出口(10181)
- 出口贸易(10181)
- 业经(8680)
- 务(8668)
- 财务(8652)
- 财务管理(8637)
- 地方(8592)
- 制(8433)
- 企业财务(8079)
- 学(7726)
- 机构
- 学院(154148)
- 大学(152942)
- 济(67967)
- 经济(66676)
- 管理(54494)
- 研究(54197)
- 理学(46692)
- 理学院(46187)
- 管理学(45474)
- 管理学院(45190)
- 中国(40323)
- 财(37807)
- 科学(31710)
- 京(30993)
- 财经(28543)
- 所(27775)
- 经(25893)
- 农(25677)
- 研究所(24822)
- 江(24212)
- 中心(23237)
- 经济学(22047)
- 业大(21272)
- 财经大学(21086)
- 农业(20456)
- 经济学院(20248)
- 院(19884)
- 北京(19212)
- 州(19001)
- 省(18315)
- 基金
- 项目(99324)
- 科学(77119)
- 基金(73140)
- 研究(70881)
- 家(65085)
- 国家(64638)
- 科学基金(53910)
- 社会(45611)
- 社会科(43603)
- 社会科学(43591)
- 基金项目(37397)
- 省(36972)
- 自然(34548)
- 自然科(33833)
- 自然科学(33818)
- 自然科学基金(33253)
- 划(31962)
- 教育(31812)
- 资助(31072)
- 编号(27777)
- 成果(23035)
- 重点(22786)
- 部(22546)
- 发(21411)
- 性(21245)
- 创(20655)
- 国家社会(19855)
- 创新(19492)
- 科研(19456)
- 课题(19295)
共检索到242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勇 周愚
本文运用异质产品的古诺(伯川德)模型以及将水平、垂直差异化产品纳入D-S模型,分析了战略性出口关税对于出口行业,进口竞争行业以及进口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我国通过战略性出口关税来缓解贸易摩擦的效果要优于使用其他战略性贸易政策,这有利于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培育出口企业自身能力,并与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吻合。但是战略性出口关税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
贸易摩擦 战略性出口关税 出口结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雨 戴翔
长期以来,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且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已被理论和实践部门认为是促成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的主要原因。但是本文利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揭示: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不仅未能有效缓解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反而使之加剧;FDI的大量利用和我国深度融入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对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具有显著促成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不能将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简单归咎于附加值过低和市场集中度过高。我们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中国比较优势角度出发,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民间游说、国际舆论宣传等措施加以缓解,以免造成政策偏差,妨碍我国开放型经...
关键词:
产品升级 市场多元化 贸易摩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永安 吴飞飞
本文在Joséand Jean(2015)的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模型基础上,构建两国三种产品的出口博弈模型,引入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竞争效应,基于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的视角探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否缓解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匹配的细分产品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产品为低端产品或处在中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减少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当产品质量处于中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将会伴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这将会增加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此外,产品质量提升与对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因商品敏感性、企业所有制性质、进口国特征等因素而异。这些发现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件频发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丽娜
从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关系一直趋好。但近两年来,双方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加入WTO承诺履行的批评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娟丽 马永喜 辛雅儒 Levan Elbakidze
关税措施会对农业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待科学而系统的评估。构建农产品贸易、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系统模型,并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例,设置不同关税情景,模拟分析关税措施对我国农作物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多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征美国大豆进口关税将会减少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促使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将被挤占,玉米种植面积略微增加。关税措施对国内农产品种植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不同农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加征关税使得大豆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明显增加,小麦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相应增加,而玉米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轻微下降。因而,要关注关税变化对农业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管理政策,基于作物用能特征和贸易条件分类制定适应性节能减排策略,缓解关税措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
关键词:
农业能源使用 碳排放 关税 系统模拟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娟丽 马永喜 辛雅儒 Levan Elbakidze
关税措施会对农业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待科学而系统的评估。构建农产品贸易、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系统模型,并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例,设置不同关税情景,模拟分析关税措施对我国农作物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多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征美国大豆进口关税将会减少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促使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将被挤占,玉米种植面积略微增加。关税措施对国内农产品种植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不同农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加征关税使得大豆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明显增加,小麦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相应增加,而玉米种植能源使用及碳排放轻微下降。因而,要关注关税变化对农业生产、能源使用及其碳排放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管理政策,基于作物用能特征和贸易条件分类制定适应性节能减排策略,缓解关税措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
关键词:
农业能源使用 碳排放 关税 系统模拟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濛萌 郑舒丹
文章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贸易额的视角出发,运用中日相关数据数据分析了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美、日美贸易顺差额的影响。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以及中、日两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日本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日本出口贸易额,增加进口贸易额并降低日美贸易顺差。我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减少中美贸易顺差,但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并没有因此增加。针对这一结论,借鉴日本相关经验,通过适时适当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实现转移边际产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赚取国际利润的目标的同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邓力平 战岐林
在研究我国因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贸易摩擦时,我们注意到了其中涉及的国内税收因素,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发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的降低对减少顺差有显著作用,而企业所得税变动对外贸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降低税负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从而缓解贸易摩擦,特别是通过降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来加以实现,而企业所得税实际水平可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贸易摩擦 减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纯辉
2018年以来,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不仅影响了两国之间的传统贸易,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中美贸易"摩擦"清单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美贸易"摩擦"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威胁和机遇,并提出了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贸易“摩擦” 清单 战略性新兴产业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健仪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今后的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激烈必然导致贸易保护的强化,贸易摩擦将越来越多。在贸易交往中,广东家具业应做到既遵守国际规则,又灵活运用规则保护自己,推进外向带动战略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帆 何萍 韩剑
经济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采取何种模式能有效减少贸易摩擦,避免其不断升级,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2002—2016年WTO贸易摩擦数据进行了整理,对角色变化、行业特征、贸易摩擦对象、贸易摩擦形式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回归模型,以自由贸易协定为核心解释变量,对贸易摩擦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使得中国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贸易摩擦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但并不能完全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和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数量存在着负向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更显著地体现在伙伴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数量的减少;对于出口贸易份额越多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本文建议加快与重点贸易伙伴国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尽快恢复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适用性和高效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喆
中美经济虽然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但彼此之间新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表层原因是两国之间贸易的不平衡,深层原因是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的竞争,特别是新技术领域内的竞争。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摩擦时不仅善于利用国际法规则,而且具有国内法根据,中国企业往往难以招架。我国外向型出口企业应根据美国近期对华贸易摩擦的特点,采取合法应对措施,绕开摩擦,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晏玲菊
采用价格贸易条件,考察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出口价格和其他国家价格进行比较,发现价格贸易条件不仅能解释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起反倾销,还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低技术产品发起反倾销的价格指数原因。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价格优势” 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淑静 温凯茹
中美贸易摩擦引人瞩目,目前,美国把近六成来自中国的产品列入了2500亿美元征税清单,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其中遭遇高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品是征税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征税清单的产品结构性特征,选取2004-2017年数据,检验技术性贸易壁垒、距离、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中国机电仪器类产品、玩具家具类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入门槛,保护美国生产企业的竞争优势,但美国的高技术性壁垒未能改变中国机电仪器类产品对美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此次贸易摩擦的实质是美国试图以叠征惩罚性关税抑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