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3)
- 2023(12839)
- 2022(10684)
- 2021(9790)
- 2020(8398)
- 2019(18467)
- 2018(18295)
- 2017(35604)
- 2016(19025)
- 2015(21111)
- 2014(20537)
- 2013(20033)
- 2012(18075)
- 2011(15990)
- 2010(16565)
- 2009(15957)
- 2008(16276)
- 2007(15073)
- 2006(13548)
- 2005(12665)
- 学科
- 业(93113)
- 企(85479)
- 企业(85479)
- 济(79599)
- 经济(79470)
- 管理(79257)
- 方法(31602)
- 业经(30353)
- 财(30353)
- 农(26553)
- 制(24625)
- 数学(22935)
- 数学方法(22742)
- 务(22589)
- 财务(22562)
- 财务管理(22528)
- 中国(21884)
- 企业财务(21355)
- 技术(21121)
- 农业(18828)
- 银(16978)
- 银行(16966)
- 体(16899)
- 策(16803)
- 划(16186)
- 理论(16154)
- 行(16153)
- 体制(14832)
- 和(14599)
- 融(14215)
- 机构
- 学院(271312)
- 大学(264907)
- 济(118315)
- 经济(116033)
- 管理(113826)
- 理学(96413)
- 理学院(95571)
- 管理学(94520)
- 管理学院(93983)
- 研究(82193)
- 中国(71063)
- 财(61709)
- 京(54423)
- 财经(47294)
- 科学(43897)
- 江(43791)
- 经(42713)
- 农(39452)
- 所(39224)
- 中心(38528)
- 经济学(35071)
- 财经大学(34799)
- 研究所(34292)
- 北京(34112)
- 州(34094)
- 业大(33833)
- 商学(32754)
- 商学院(32472)
- 经济学院(31425)
- 农业(30266)
- 基金
- 项目(168077)
- 科学(136208)
- 研究(129109)
- 基金(124193)
- 家(104491)
- 国家(103488)
- 科学基金(92749)
- 社会(85854)
- 社会科(81481)
- 社会科学(81459)
- 省(67021)
- 基金项目(65262)
- 教育(58447)
- 自然(57547)
- 自然科(56297)
- 自然科学(56287)
- 自然科学基金(55413)
- 划(53679)
- 编号(51609)
- 资助(49759)
- 创(41499)
- 成果(41433)
- 制(38926)
- 部(37967)
- 业(37770)
- 创新(37698)
- 重点(36957)
- 发(35833)
- 课题(35600)
- 国家社会(35355)
- 期刊
- 济(140715)
- 经济(140715)
- 研究(86200)
- 中国(57886)
- 财(52814)
- 管理(51137)
- 农(38401)
- 融(34215)
- 金融(34215)
- 科学(33478)
- 学报(30157)
- 技术(25944)
- 农业(25462)
- 大学(25419)
- 教育(25268)
- 业经(25131)
- 财经(24419)
- 学学(24170)
- 经济研究(21253)
- 经(20939)
- 问题(17505)
- 技术经济(16354)
- 业(15956)
- 财会(15331)
- 现代(14752)
- 贸(14127)
- 商业(13568)
- 会计(13545)
- 科技(13142)
- 世界(12895)
共检索到426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丹
文章在将创新划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基础上,选取我国2011—2018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深入分析了战略差异、经营风险对制造业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风险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差异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差异对经营风险和探索式创新、经营风险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战略差异 经营风险 制造业企业创新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方
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集中暴露。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类型出发,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在规避经营风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营风险 规模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震宁 李东红
研究关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过程,讨论行业竞争机制、嵌入集群的社会资本以及企业技术战略选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强度对运营绩效、扩张绩效和动态相乘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制造业产业聚集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对运营绩效有显著影响;集群内的强联系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动态相乘绩效;集群外的弱联系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忽视的社会网络资源,这种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对3种创新绩效的影响都不显著;防御型技术战略只能显著调节集群内社会资本的强联系对动态相乘绩效的影响,而且这种调节效应还是负向的;进攻型的技术战略显著调节行业竞争强度、集群内的强联系对扩张绩效的影响,这种调节效应是正向显著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晟祺
如何处理"去杠杆"与"促创新"的关系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文章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去杠杆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去杠杆行为不利于企业创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去杠杆通过增加经营风险抑制了企业创新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非高科技行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对于企业去杠杆更为敏感;公司采取"减长债"的去杠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创新。
关键词:
去杠杆 经营风险 企业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永峰
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原创能力不足、企业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等。为此,应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长三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特征、战略目标、战略需求差异,将其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动态考察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选择意愿不一致,衰退期企业意愿最强烈,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不明显。第二,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化"绩效效应"程度也有差异,成熟期企业最明显,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成长期企业次之,与企业绩效呈"反L型"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琪
文章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G20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创新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在G20国家中处于中等偏上地位,但是创新对制造业的贡献却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创新能力与创新贡献表现的差异凸显了我国制造业创新缺失与低效。通过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从体制机制改革、全球价值链、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等角度提出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制造业 国际比较 创新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群慧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挤压与新兴国家的低端挤压。要解决制造业的"双端挤压"问题,应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具体以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作为产品战略转型方向,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促进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尝试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制造业战略转型 管理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琪
文章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G20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创新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分在G20国家中处于中等偏上地位,但是创新对制造业的贡献却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创新能力与创新贡献表现的差异凸显了我国制造业创新缺失与低效。通过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从体制机制改革、全球价值链、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等角度提出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制造业 国际比较 创新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生校 徐双庆
民营企业裂变性创新在带来新增长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风险,主要集中在业务多元化、资金链、新业务模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些风险并不是裂变性创新应用独特产生的,是由于裂变性的新市场突破、低端突破以及业务高速发展等特点将风险成倍放大所造成。民营企业进行裂变性创新时应加强对此的防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裂变性创新 风险防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照成 侯经川
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焦点。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的关系以及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实证表明,相比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显著的正向调节,调节变量能够促进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但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产生的调节效应比低成本竞争战略更加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关键词:
服务业 外资开放 制造业创新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忠娟 范合君 侯俊
研发外包、技术购买作为重要的创新外部源泉,二者与内部研发结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一直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两个视角,对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25个主要城市有关新产品和流程创新、研发活动的1418家制造企业数据,分别进行Tobit和Probit回归分析,探索内部研发、研发外包与技术购买的战略组合在企业资源边界动态变化情景中的替代与互补关系。研究发现:(1)研发外包与内部研发在企业产品和流程创新中都表现为替代关系。(2)技术购买一方面依托于企业内部研发对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内部研发的流程效率,即技术购买与内部研发在流程创新上实现互补。(3)研发外包、技术购买与内部研发三者相互作用,推动企业资源边界动态提升,从而显著促进企业的流程创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可以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我们还发现,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时,民营化对创新的影响才具有持续性,渐进的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限。分行业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红利主要来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地,通过将生存分析方法纳入分析框架,发现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呈正比,即民营化有利于延长企业的创新持续期。在考虑了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和民营化的发生年份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