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0)
2023(7039)
2022(5866)
2021(5560)
2020(4692)
2019(10818)
2018(10976)
2017(19678)
2016(11467)
2015(13253)
2014(13558)
2013(12555)
2012(11586)
2011(10557)
2010(10908)
2009(9791)
2008(9681)
2007(9123)
2006(8051)
2005(6902)
作者
(33122)
(27661)
(27517)
(25992)
(17544)
(13094)
(12486)
(10806)
(10519)
(10224)
(9427)
(9363)
(9164)
(9064)
(8873)
(8457)
(8141)
(8140)
(8034)
(7872)
(7083)
(7014)
(6988)
(6394)
(6338)
(6295)
(6235)
(6134)
(5861)
(5679)
学科
(41337)
经济(41298)
管理(31673)
(27366)
(23838)
企业(23838)
方法(18296)
数学(15805)
数学方法(15391)
中国(13108)
(11702)
理论(11487)
地方(10101)
业经(9282)
(9134)
(8931)
教育(8888)
教学(8409)
(8352)
(7507)
农业(7296)
技术(7072)
(7047)
(7020)
(6828)
(6775)
银行(6750)
(6526)
(6245)
金融(6238)
机构
学院(154486)
大学(150835)
管理(55759)
研究(53725)
(53032)
经济(51476)
理学(47072)
理学院(46484)
管理学(45147)
管理学院(44843)
中国(38704)
科学(34395)
(33414)
(27915)
(27615)
(26113)
研究所(25079)
(24780)
中心(24097)
业大(24013)
技术(23135)
(22443)
师范(22148)
农业(21791)
北京(21099)
(20967)
(20396)
财经(18856)
(18600)
职业(18125)
基金
项目(101828)
科学(78176)
研究(76459)
基金(68266)
(60297)
国家(59747)
科学基金(50029)
(43745)
社会(43409)
社会科(40834)
社会科学(40824)
教育(39072)
(36390)
基金项目(34885)
编号(33555)
自然(32947)
自然科(32218)
自然科学(32208)
自然科学基金(31586)
资助(29338)
成果(28171)
课题(26071)
重点(23904)
(21978)
(21442)
(21404)
(21349)
项目编号(20056)
创新(19816)
科研(19099)
期刊
(63519)
经济(63519)
研究(44476)
中国(41502)
教育(32700)
学报(26365)
(26087)
管理(23635)
科学(22663)
大学(19758)
(19130)
技术(18690)
学学(18033)
农业(17784)
(12098)
金融(12098)
职业(11714)
业经(11424)
图书(10390)
(9792)
经济研究(9403)
财经(9034)
(9014)
论坛(9014)
统计(8781)
(7963)
(7825)
问题(7806)
(7802)
科技(7738)
共检索到24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党怀  
随着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日益激进,金融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的新态势,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改革发展服务目标"。这既给中国金融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保持领先地位,人才队伍的成长是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平生  彭绪铭  郑志明  
要确保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而建构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价的关键。由于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其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就应以应用型为导向,按照入学、培养、就业的逻辑顺序进行构建,包括学生入学时应用型特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三部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宗熹  刘占文  王淑娟  
谢宗熹,刘占文,王淑娟在《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11期中撰文,阐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对如何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自身办学定位的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从而进行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焕阳  韩延伦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立足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三大系统工程:强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建设,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完善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的教学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其敏  王光明  刘竟成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强化职业训练为手段、产学合作为保障。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监控主体单一、监控对象片面、监控内容失衡、监控方式僵化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两个主体、两条主线、两个结合"的构建思路,从监控组织、监控内容、监控方式、自我评估机制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了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常静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结构要求,并从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建设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等方面,构建有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晨光  何强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保持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晓茗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还没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来量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明确建设高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探析高职人才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汇波  
包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生产建设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环节,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敏生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三大主要功能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度日益提升,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重点大学特别是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基本上按照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两种发展模式进入转型期。大学转型过程必然伴随着三大主要功能的不断拓展,这些功能的发挥同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使命密切相关。大学的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屈波  刘拓  
特色专业建设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根据"质量工程"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择优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别批准了420个和707个,北京交通大学有8个专业(方向)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学校一直以来也在积极探索特色专业的具体建设,并以此带动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学东  马晓琨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层次上移,职业本科应运而生。由于职业本科概念边界不清,职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不清晰、向普通本科路径漂移、忽视职业教育类型等问题。兼顾目标定位的时代性、类型定位的职业性、层次定位的专业性、规格定位的差异性,职业本科高校应该培养高度适应职业需求,能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复合型、发展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本科高校应坚持重技术、重实践、重发展的理念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重构“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能力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一群一院”协同育人模式,提升“三教改革”质量,建构凸显职业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培军  
环境问题的根源是资源利用问题。加强资源问题的研究是解决资源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在环境问题研究日趋完善与深化的今天,加强对资源学科体系和资源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显得更加迫切。论文依据作者近年来从事资源问题研究和资源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推动资源学科建设的行动,就资源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一个初步的框架。对资源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资源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同级。资源学可进一步划分为资源科学、资源技术学与资源管理学总计3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2个三级学科,59个四级学科,其学位均应授予理学(科学)博士学位。资源领域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大乾  曹广祥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多数本科高校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清、培养内容上学科中心主义倾向突出、培养方式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洪田  孟上九  秦进平  郭秀颖  
为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人才培养模式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相适应,笔者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实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