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4)
2023(9827)
2022(8774)
2021(8100)
2020(7162)
2019(16978)
2018(17092)
2017(33373)
2016(18505)
2015(21370)
2014(21535)
2013(21314)
2012(19765)
2011(18037)
2010(18586)
2009(17213)
2008(17251)
2007(16053)
2006(13756)
2005(12110)
作者
(54676)
(45916)
(45708)
(43487)
(28840)
(21954)
(20996)
(18110)
(17074)
(16625)
(15415)
(15307)
(14629)
(14393)
(14209)
(14179)
(14163)
(13543)
(13272)
(12970)
(11439)
(11436)
(11419)
(10372)
(10365)
(10301)
(10260)
(10241)
(9381)
(9192)
学科
(82904)
经济(82843)
(51998)
管理(51811)
(43500)
企业(43500)
方法(40466)
数学(35791)
数学方法(35157)
(21623)
中国(19021)
地方(17911)
业经(17784)
(17069)
(15276)
(14278)
贸易(14272)
农业(14051)
理论(13843)
(13822)
(13507)
(12888)
技术(12397)
产业(11264)
环境(11023)
(10942)
(10807)
银行(10786)
(10722)
财务(10671)
机构
学院(271308)
大学(267168)
(109302)
经济(106866)
管理(106671)
理学(92011)
理学院(91015)
管理学(89111)
管理学院(88612)
研究(88043)
中国(64932)
(56571)
科学(55869)
(47039)
(45780)
(45423)
(41470)
研究所(41444)
业大(41325)
中心(40786)
财经(37808)
农业(36153)
北京(35583)
(35045)
师范(34720)
(33872)
(33303)
经济学(32192)
(31525)
技术(31129)
基金
项目(178792)
科学(139476)
研究(130118)
基金(125870)
(109252)
国家(108368)
科学基金(92582)
社会(79280)
社会科(75236)
社会科学(75206)
(73384)
基金项目(66328)
教育(61521)
(61062)
自然(60585)
自然科(59186)
自然科学(59170)
自然科学基金(58065)
编号(55049)
资助(53359)
成果(44271)
重点(40698)
(39581)
课题(38808)
(38784)
(37453)
创新(34867)
科研(34012)
计划(33255)
项目编号(33081)
期刊
(118610)
经济(118610)
研究(72645)
中国(51580)
(41143)
学报(40039)
管理(38496)
科学(38057)
(36963)
教育(30851)
大学(29860)
学学(28090)
农业(27866)
技术(27770)
业经(21193)
(20472)
金融(20472)
经济研究(18787)
财经(18059)
统计(16920)
(16113)
问题(15882)
(15621)
技术经济(15581)
(15543)
决策(14246)
商业(13755)
图书(12892)
科技(12774)
(12522)
共检索到390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茗玥  赵喜仓  
战略型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复兴的一剂良药,它必将改变经济增长轨迹和产业格局。文章界定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内涵,概括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特征;结合钻石理论,由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竞争能力、产业需求能力及外部影响因素———政府和机会等六大指标入手,构建了战略型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以产业贡献力和产业成长力为纵横坐标的三维空间评价模型;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五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初步发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既有优势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文章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基于模糊数和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构建了群组专家参与评价情况下的智能驱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对某地区某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卓宏  朱海玲  
基于钻石模型,文章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等环境要素进行了讨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艳  张世慧  蒋冲雨  
以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为基础,从技术、环境、企业三个维度构建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能的科技项目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对具有此属性特点的科技项目进行识别与评价,通过一组科技项目的模拟评审,对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宏杰  李晓青  陈青兰  
考虑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带有模糊性指标的复杂系统,又由于其新兴性,导致其评价指标相关统计数据的不充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运用一种区间型A H P交互式赋权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设定,并引入模糊语言标度和区间数的概念,将带有模糊性的定性指标定量化、规范化。构建基于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矩阵,并用排序中转法对其进行排序和选择。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勇清  曾铁铮  李世才  
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合评价模型,并以R、P、H三市为例,讨论了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贺颖  李伟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传统模糊评价方法中隶属函数的固有缺陷,借鉴云理论,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生成正态云和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通过模糊转换,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待评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形成的"双峰逼近效应",将倒逼产业协同规律的识别与政府功能定位。本文在评述协同发展文献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1年中国省际数据对产业协同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面板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兴产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比重对协同度无显著影响;环境规制未能抑制高污染行业增长,传统产业高能耗特征依然显著;人力资本增长提升了协同水平;而市场化改革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俊周  童超  秦建军  
以2014—2016年山西省2568家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Probit选择模型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结构、企业经营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显著高于集体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和企业利润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风险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贵孙  孙心怡  芮明杰  
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政府服务、企业资源能力、政府政策、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结果。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越丰富,越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愿,而经济环境的改善对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积极影响。然而,政府政策和社会文化并不直接影响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是通过提升民营企业资源能力间接影响其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许光建  吴岩  
通过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改进,综合评价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概况,对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究,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探讨政策作为影响因素是如何通过促进驱动因素(市场和创新)、进而影响控制因素(人才发展、企业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发展)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吴平  刘亭立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有效与否关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到底如何?基于Wurgler修正模型,运用TSLS法分行业和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本配置效率较低、波动较大,且资本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大的产业及区域差异特征。基于此,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高回报率领域流动,同时加大对效率较低产业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俊强  
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五大产业基准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在Weaver-Thomas模型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扩展评价模型,弥补了基本Weaver-Thomas模型对指标赋值的不足。运用拓展模型,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河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09—2011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并没有实现最优,且不同产业间以及同一产业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低效或者无效;(2)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特日昆  徐小博  韦庆明  
基于新熊彼特理论和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视角,综合考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和制度支撑特征,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引入公共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制度因素,建立更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发展的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模型。应用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将制度创新用于扶持更注重技术创新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视角下技术与制度共同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