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1)
2023(15276)
2022(13053)
2021(12021)
2020(10233)
2019(23279)
2018(22955)
2017(44160)
2016(24147)
2015(27012)
2014(26524)
2013(26393)
2012(24117)
2011(21490)
2010(21367)
2009(19781)
2008(19727)
2007(17518)
2006(15569)
2005(13924)
作者
(70962)
(58625)
(58504)
(55262)
(37638)
(28171)
(26527)
(22962)
(22287)
(21173)
(20072)
(19934)
(18912)
(18767)
(18308)
(18012)
(17746)
(17554)
(16903)
(16749)
(14789)
(14352)
(14307)
(13589)
(13218)
(13216)
(13149)
(12960)
(11850)
(11754)
学科
(100290)
经济(100170)
(95431)
(87215)
企业(87215)
管理(83943)
方法(44794)
数学(35097)
数学方法(34655)
业经(32483)
(30446)
(30415)
中国(23986)
(22971)
财务(22900)
财务管理(22874)
农业(21708)
企业财务(21672)
技术(20836)
理论(19766)
(19213)
(18997)
地方(18967)
(18833)
(17495)
(17039)
(16935)
贸易(16925)
(16430)
环境(14756)
机构
学院(346125)
大学(342185)
管理(140988)
(136140)
经济(133200)
理学(121564)
理学院(120293)
管理学(118341)
管理学院(117730)
研究(112730)
中国(84818)
(73665)
科学(71174)
(62236)
(60344)
(57076)
业大(53250)
研究所(51894)
(51887)
中心(50161)
财经(49786)
农业(47657)
北京(46264)
(45225)
(42988)
师范(42502)
(41874)
(41400)
经济学(38963)
商学(37981)
基金
项目(234086)
科学(184137)
研究(170896)
基金(168848)
(147577)
国家(146251)
科学基金(126261)
社会(105786)
社会科(100167)
社会科学(100139)
(93474)
基金项目(89595)
自然(83768)
自然科(81826)
自然科学(81803)
自然科学基金(80379)
教育(77777)
(77624)
编号(69951)
资助(69516)
成果(55602)
重点(52308)
(51101)
(50554)
(50363)
课题(48269)
创新(47010)
(46278)
科研(44689)
项目编号(43588)
期刊
(154242)
经济(154242)
研究(99967)
中国(65054)
管理(57316)
(55530)
学报(54409)
科学(51148)
(50031)
大学(41152)
学学(38971)
农业(38904)
教育(37479)
技术(32353)
业经(27611)
(27443)
金融(27443)
财经(24311)
经济研究(23590)
(22631)
(20821)
问题(19623)
技术经济(18827)
科技(17465)
现代(17339)
图书(16744)
理论(15935)
(15875)
商业(15849)
财会(15226)
共检索到50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  
战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部署,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战略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战略和能力的耦合构成企业的战略能力。企业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战略能力的指导下运行,战略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秀梅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投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社会责任投资的对接论证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文娟  李小花  葛智宇  
一、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概述战略成本管理最早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主张将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中。目前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义虽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基本分析框架是以战略视角指导成本管理工作,以成本管理结果优化战略决策,构建一个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的闭合循环系统。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并将成本管理范围扩展到了企业外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松  
1.引言。“商场如战场”,竞争只不过是一种文明形式的战争,一种有组织的对抗行为。组织领导在战略策划、部署、实施等环节上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决定着对抗的结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军  关健  陈娟  
发展了传统的"环境—战略—组织"研究模式,构建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战略变化"的新分析范式,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都能对战略变化产生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还能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地正向影响战略变化;企业应积极推进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以提升战略变化的实施效果,加快战略变化速度和扩大战略变化幅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昌富  
本文认为,在工业经济环境属性下,企业的战略能力主要表现为准确的市场预测能力和以市场的可预测性为基础的获取规模经济效应的能力;在知识经济环境属性下,企业战略能力包括基于环境高频率、快节奏、短周期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基于知识高度共享和信息快速传播的组织学习能力,基于商业模式不断革新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基于社会全面进步的持续创新能力等。文章提出,以提高组织反应能力为目标改造企业组织属性,建立以提高企业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企业运行机制,以应对环境多变和突变为目标提高企业家的非程序性决策能力,是提高企业战略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帖征  白松松  郑浩文  
当今世界,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做的比其他企业更出色,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对企业战略能力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在分析企业战略能力内涵基础上,提出研究企业战略能力的基本框架,并对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了必要的分析,为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健雄  李允尧  黄健柏  王昶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具有战略转型能力,然而国内外对战略转型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通过对中国320家战略转型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组织学习对我国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学习是影响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综合运用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运用和知识记忆等四个环节才能有效提升战略转型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毅,应瑛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范式转变,实施全新的战略管理范式——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本文着重论述了推动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范式转变的五大推动因素,即:满足顾客需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技术水平、应对知识经济、适应全球竞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庞鹏  揭筱纹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根据企业能力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从支撑企业战略的战略能力的角度上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本研究主要是结合中小企业战略规划和战略能力的关系来研究识别、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的战略能力,使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不断做大做强,确保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江圳  谭力文  
能力由于其自身的惯性以及战略思维的局限,使得企业很难在动荡的超竞争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为了克服能力的惯性,在标准能力论上发展起来的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以其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代表了一种战略观的转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艳虹  张翠平  
知识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与之相关的研究已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探讨知识域耦合对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分析法,对291家企业的调研问卷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域耦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在知识域耦合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知识域耦合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战略柔性正向调节知识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文杰  
由于企业的现实能力与目标能力不匹配,从而形成了企业能力缺陷,企业战略联盟比通过企业自我积累和外购以获取外部能力来弥补能力缺陷更为有效。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构成了企业之间互学、互补的客观需要。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实现企业核心能力互补,使企业的能力得以延伸,从而开拓新的市场与业务。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特征决定了它既能克服企业核心能力的刚性倾向,又能有效地培育企业的动态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邹文杰  
本文认为,企业能力差异是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的本质原因,企业能力缺陷克服、企业核心能力互补是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内在动因,由此产生了基于能力的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骁  
商业地产涉及地产商与零售商两类企业,在传统商业地产开发模式中,地产商与零售商为各自独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这种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引起商业地产开发运营过程中的冲突,而通过地产与零售企业的协同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但尚不确定这种利益是否在两者之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是否两者都从中获益,因此本文用shapley值分析两者协同效应的利益分配机制,证明两者协同产生的收益分配是耦合的,并最后分析了现实中多零售商参与下的利益分配,提出有可能出现大型零售商对大量中小零售商的"剥夺行为",即出现利益分配不耦合的情况,并提出了中小零售商主动纳入现有协同网络的策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