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2)
2023(18320)
2022(15574)
2021(14466)
2020(12246)
2019(27903)
2018(27552)
2017(53644)
2016(29040)
2015(32358)
2014(31763)
2013(31256)
2012(28432)
2011(25218)
2010(24976)
2009(22868)
2008(22697)
2007(19861)
2006(17246)
2005(15172)
作者
(81218)
(67753)
(67059)
(64106)
(43351)
(32503)
(30547)
(26462)
(25586)
(24277)
(23018)
(22871)
(21474)
(21453)
(20929)
(20812)
(20297)
(20142)
(19526)
(19364)
(16723)
(16568)
(16434)
(15579)
(15142)
(15075)
(15055)
(14964)
(13555)
(13407)
学科
(118397)
经济(118272)
(106640)
管理(96692)
(96156)
企业(96156)
方法(55985)
数学(45985)
数学方法(45358)
(36774)
业经(34894)
(34646)
中国(28348)
(27470)
财务(27393)
财务管理(27355)
企业财务(26050)
农业(24366)
(22938)
技术(22470)
理论(21925)
(21686)
地方(21547)
(20453)
(19981)
贸易(19972)
(19411)
(19222)
(18502)
(17073)
机构
学院(408031)
大学(404185)
管理(167198)
(163329)
经济(159967)
理学(144985)
理学院(143480)
管理学(141079)
管理学院(140304)
研究(128875)
中国(97468)
(84693)
科学(79063)
(76065)
(65840)
(63335)
财经(61684)
业大(60228)
(59496)
中心(58608)
研究所(57549)
(56248)
北京(52656)
农业(51443)
(50664)
师范(50180)
经济学(48487)
(48024)
(47532)
财经大学(46009)
基金
项目(279209)
科学(221573)
基金(204288)
研究(204283)
(177324)
国家(175806)
科学基金(153331)
社会(129082)
社会科(122422)
社会科学(122392)
(109312)
基金项目(108338)
自然(100979)
自然科(98748)
自然科学(98725)
自然科学基金(96989)
教育(94304)
(91272)
资助(83952)
编号(83133)
成果(65826)
重点(61907)
(61550)
(59918)
(58897)
课题(56333)
创新(55356)
科研(53439)
教育部(53179)
国家社会(52965)
期刊
(176630)
经济(176630)
研究(115577)
中国(72047)
管理(65733)
(62074)
学报(61383)
(59998)
科学(58266)
大学(47646)
学学(45171)
教育(42614)
农业(41605)
技术(37909)
(34417)
金融(34417)
业经(31266)
财经(30477)
经济研究(27598)
(26111)
(23870)
问题(22903)
技术经济(21350)
现代(19576)
科技(19282)
财会(19082)
(18886)
商业(18732)
理论(18540)
图书(18338)
共检索到586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青  吴玉翔  
转型成长是企业突破产业周期束缚的重要路径,但其实现过程与演进机制尚不清晰。基于能力形成视角,本文选取杉杉股份进行纵向案例研究,提炼了企业通过战略前瞻性、资源编排与组织变革的互动演化实现转型成长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企业转型成长经历了新成长轨道开拓、成长轨道扩张、成长轨道聚焦三个阶段,分别刻画了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开拓新成长轨道、拓宽成长轨道增强转型持续性、构建核心能力提升新产业竞争地位的演化轨迹;第二,企业通过前瞻性搜索、前瞻性学习、前瞻性认知,识别创新性机会、吸收先进管理经验、感知产业趋势,以提升新业务长期成长潜力、加速经营模式构建、及时进行战略更新;第三,企业通过资源编排行动与组织变革的互动构建了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协同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其中,资源编排是企业价值行动的执行过程,组织变革确保了资源编排的效率性。本文提炼的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实现跨产业转型成长的过程机理,拓展了企业成长理论并深化了战略前瞻性、资源编排等相关研究,为大量面临转换业务赛道的企业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丽婷  
动态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能够让企业适应复杂动态的外部环境,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成功进行战略转型。本文以杭州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在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动态能力实现战略转型,以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霞   魏卫  
面对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电商企业经常面临技术更新不及时等诸多难题。组织韧性作为有效应对企业风险的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自身成长。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小电商企业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战略变革前瞻性能够增强电商企业的组织韧性和促进电商企业成长;同时,组织韧性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电商企业成长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此外,环境动荡性对战略变革前瞻性与组织韧性的关系也能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阐明了电商企业通过增强战略变革前瞻性,提升企业的组织韧性,进而实现自身成长的作用机制,为电商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海建  陈传明  
组织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能够整合企业内外的所有资源,从而影响企业战略选择与绩效。既有文献并未对组织资本进行明确的界定,也并未对组织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进行分析。本研究首先把组织资本划分为权力资本、规则资本与知识管理资本3种形式,并把战略前瞻性引入了该影响过程。研究结果发现,权力资本完全通过战略前瞻性的中介作用而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规则资本部分通过战略前瞻性的中介作用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但以上两者都没有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而知识资本直接对经营绩效与创新绩效产生了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过程理论进行了补充,并对中国企业如何建设组织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胜民  徐艳梅  
本文通过A集团公司创业的纵向单案例研究证实了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创业战略实现持续增长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可行性,从而验证了公司创业战略模型。研究发现模型各要素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说明实施公司创业战略是一个渐进性的学习过程;研究还对模型中的个别命题进行了深化和补充。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和装备类产品的独特性,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创业战略走出增长动力和竞争力缺乏的双重困境的理路。文章最后提出了管理启示,本文的研究局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慧玉  沈煜  眭文娟  李华晶  
网络信息时代的组织话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传播,是创业型企业在资源局限、时间紧迫情况下实现合法化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以创业期的淘宝网(2003-2014年)为研究对象,基于其代表性广告话语,尝试刻画、剖析组织合法性的话语构建过程。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与系统图像语法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显示,创业型企业在初创期主要运用发挥话语框架策略构建基本的实用合法性与道德合法性,在快速扩张阶段同时运用发挥与延伸策略进一步维护、增强这两种合法性,在稳定成长期则综合运用延伸、桥接与转变策略重点构建道德合法性与认知合法性。从企业成长阶段来看,话语框架策略与组织合法性之间呈现出协同演进关系。本研究通过跨学科理论与方法丰富了关于话语与组织合法性动态关系的研究,同时为创业型企业的合法性构建带来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丹丽  赵丹  简萧婕  
为探究后发企业在经济与技术发展不均衡的情境下如何成为行业领导者,本文以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华为公司在组织警觉的支撑下从追赶到超越的全过程。基于华为公司1990—2019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在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后发企业以战略驱动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有机联系,凭借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精准的信息洞见能力、求索不止的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其组织警觉能力以支撑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初始追赶至行业前沿的跨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光明  
一、背景材料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0年,前身为宁波甬港服装厂,1992年与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杉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被中国纺织总会、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评为“中国服装工业八强”之一,名列第二。主要生产和销售西服及其他系列服装。公司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海芬  海淼  
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下,中国企业迎来以提升综合实力和塑造高端品牌为双重目标的高端化变革时代。其中,达成企业内外部深程度、广范围的战略共识是实践高端化战略变革的根本。因此,本研究从信息扩散视角对竹叶青“峨眉高端绿茶”这一高端化战略变革过程中如何形成共识开展案例研究,具体的:研究拓宽了共识范围并区分不同主体间共识程度差异,将高端化战略变革共识定义为“组织内各级员工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对战略优先事项的共同理解,以及内部各级员工的战略承诺”;依据共识范围和程度演化将高端化战略变革中共识形成过程划分为决策期、分歧期、融合期和共识期四个阶段,其间共识范围不断扩大,共识程度呈现由强变弱再变强的波动态势,信息访问模式出现维度和强度双重演化;提出高端化战略变革中企业通过高层管理者与一线员工的两端牵引形成上下循环、内外交互的共识形成路径,打破了传统共识随信息流单向传递的观点;揭示了战略共识与战略实践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传统从时间序列简单割裂看待共识与实践发生次序的观点形成重要补充。本研究为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中战略共识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苗硕  焦捷  董美辰  张紫微  杜依诺  
基于外部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组织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相互影响的理论框架,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描述了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演化产生影响,同时组织动态能力也需要适应外部环境,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进一步支撑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组织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相互影响的整合模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林  俞安平  
在企业战略变革前瞻性的形塑与实现过程中,企业家认知和知识创造过程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因素,具有差异性影响机理和效应,而现有研究尚未对此进行深入地理论和实证探讨。本文综合运用有限理性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以及知识创造理论,剖析企业家认知、知识创造过程与战略变革前瞻性之间的影响机理,并采取统计分析和典型案例考察不同变量的影响关系模式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认知和知识创造过程存在不同结构维度,它们会对战略变革前瞻性产生差异性影响效应。具体而言,配置认知对战略变革前瞻性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却未对知识创造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意愿认知通过社会化、外显化和组合化对战略变革前瞻性产生间接影响;能力认知经由社会化和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季   汪姝彤   高闯   肖宇佳  
学术创业企业通常面临规模小、增长慢的成长困境,如何推进学术创业企业成长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企业基因演化视角,通过东软集团的纵向案例,揭示基因演化驱动的学术创业企业成长机理。研究发现:(1)学术创业企业经历企业孵化阶段,校企协同发展阶段及企业社会化阶段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由企业基因演化推动。(2)学术创业企业基因会受内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进行演化,原有基因通过复制、变异、重组实现由学术导向转向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并重、最终演化为融合多元的企业基因。(3)企业基因影响学术创业企业围绕技术、机会和资源的行动选择,实现由企业孵化到拓展业务范围、再到构建业务生态的阶段式成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邢建国  
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与创业机会类型及开发方式密切相关,但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机会开发以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甚少。通过对4家企业跨案例分析,探索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识别方式匹配如何影响新企业成长,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新企业优势、克服劣势提升创业绩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不同;新颖型商业模式与发现型创业机会或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均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与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但其与发现型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影  周梦祎  
通过对全球大型家电企业海尔集团1992—2017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考察智能制造转型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在智能制造转型的三个不同阶段,海尔集团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分别发挥主导作用。在智能制造萌芽阶段,感知能力占主导地位;在数字化制造阶段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形成阶段,重构能力占主导地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东  李锡元  
针对前瞻性战略影响效应中存在的争议和对组织内部绩效影响机理不清晰的研究现状,通过对53家企业109个部门467员工的调研,采用配对和跨层的数据调研方式检验前瞻性战略在企业内部的影响过程和效应,同时分析前瞻性战略对团队和个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前瞻性战略:(1)正向促进企业中团队的创新支持;(2)通过团队创新支持正向提升团队的创新和绩效,团队创新支持中介了前瞻性战略对团队创新和绩效的正向影响;(3)通过团队创新支持正向促进员工的创新和绩效,团队创新支持中介了前瞻性战略对个体创新和绩效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