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8)
- 2023(18607)
- 2022(15448)
- 2021(14418)
- 2020(12095)
- 2019(27581)
- 2018(27274)
- 2017(52279)
- 2016(28287)
- 2015(31410)
- 2014(31290)
- 2013(30800)
- 2012(28088)
- 2011(24955)
- 2010(25084)
- 2009(23209)
- 2008(23320)
- 2007(21362)
- 2006(18262)
- 2005(16418)
- 学科
- 济(117439)
- 经济(117315)
- 业(104684)
- 管理(95696)
- 企(93375)
- 企业(93375)
- 方法(53572)
- 数学(43611)
- 数学方法(43030)
- 财(36168)
- 农(36034)
- 业经(34802)
- 中国(29549)
- 务(26210)
- 财务(26150)
- 财务管理(26100)
- 农业(25138)
- 企业财务(24759)
- 制(24031)
- 技术(23935)
- 理论(22236)
- 地方(21982)
- 贸(21202)
- 贸易(21188)
- 易(20587)
- 和(20386)
- 学(20267)
- 划(19001)
- 策(18660)
- 银(18191)
- 机构
- 学院(402793)
- 大学(395577)
- 济(163607)
- 管理(160882)
- 经济(160094)
- 理学(138000)
- 理学院(136602)
- 管理学(134411)
- 管理学院(133638)
- 研究(125051)
- 中国(97807)
- 京(82023)
- 财(77291)
- 科学(75781)
- 农(65561)
- 江(62532)
- 所(61840)
- 财经(61431)
- 中心(59661)
- 业大(57694)
- 研究所(55660)
- 经(55580)
- 农业(51331)
- 北京(50896)
- 州(49912)
- 范(49860)
- 师范(49361)
- 经济学(48947)
- 院(45494)
- 财经大学(45253)
- 基金
- 项目(264198)
- 科学(209795)
- 研究(195899)
- 基金(191406)
- 家(165243)
- 国家(163767)
- 科学基金(142864)
- 社会(124176)
- 社会科(117734)
- 社会科学(117702)
- 省(105923)
- 基金项目(101090)
- 自然(92360)
- 教育(91332)
- 自然科(90273)
- 自然科学(90248)
- 自然科学基金(88710)
- 划(87263)
- 编号(80572)
- 资助(77361)
- 成果(64271)
- 创(59301)
- 重点(59072)
- 部(58177)
- 发(57251)
- 课题(55242)
- 创新(54663)
- 国家社会(50865)
- 科研(50517)
- 教育部(50320)
- 期刊
- 济(182628)
- 经济(182628)
- 研究(112858)
- 中国(78535)
- 财(65016)
- 管理(63970)
- 农(60435)
- 学报(57031)
- 科学(54815)
- 大学(44237)
- 教育(44057)
- 学学(41667)
- 农业(41019)
- 技术(39827)
- 融(36224)
- 金融(36224)
- 业经(32820)
- 财经(30607)
- 经济研究(28296)
- 经(26406)
- 业(24595)
- 问题(23892)
- 技术经济(22375)
- 财会(20073)
- 商业(19341)
- 现代(19125)
- 版(18978)
- 贸(18947)
- 统计(18831)
- 科技(18813)
共检索到594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桂菊
老字号品牌成长与新品牌营销不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继承上的创新。现有战略创业理论强调企业发挥战略优势基础上的创业与创新,但总体上以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老字号企业的具体战略创业行为及其实现过程解释不足。为了构建本土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分析框架,本文对恒源祥的品牌成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行为以"争做第一"、"变革治理结构"、"构建外部网络关系"、"建立内部学习型组织"、"树立国际化形象"为主,并借此推动企业的品牌创新和文化创新,从而突破发展瓶颈,最终实现老字号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敬伟 靳秀娟
创业战略是决定新创企业创业成败的关键,但学界对于新创企业如何开发可行性创业战略知之甚少。从认知与行动结合视角出发,通过案例研究方法纵向考察技术型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过程,结果发现:第一,创业战略可以解构为若干战略模块,以战略模块为单元开展认知活动和学习行动能够促进创业者机会表征演化,有助于形成逻辑连贯的创业战略;第二,创业战略开发过程中,认知活动与学习行动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由此识别并剖析迭代聚焦和多模块并行这两种创业战略开发模式。结论可深化学界对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实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姚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创业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兼顾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新课题。通过对国外绿色创业研究的梳理和提炼,本文依据经济机会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结合内外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绿色创业者的区别模型,并在四类绿色创业者的划分基础上,对中国企业践行绿色创业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绿色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关键词:
制造业 战略引领 创新 案例研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永春 李光明 张钰
中小企业在面临资源与环境双约束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直接创建自主品牌。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结合其成长阶段,以及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的约束,来选择适宜的品牌成长策略。本文以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为切入点,运用资源成长论和战略匹配论,构建了"资源-能力-成长"的分析框架,并借助该分析框架,对蒙牛、恒源祥、格兰仕3家创业型民营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进行跨案例比较,指出中小企业应根据成长阶段、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动态选择创牌策略,以推进企业的品牌转型。在初创期,应积累创牌能力,可以采取品牌比附、合资生产、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嫁接等策略;在成长期,应创建自主品牌,可以采取造势创牌、共享创牌、自主创牌、品牌联盟等策略;在成熟期,应经营品牌资产,可以采取品牌差异化、虚拟化、国际化等策略。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 中小企业 成长策略 动态演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永春 李光明 张钰
中小企业在面临资源与环境双约束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直接创建自主品牌。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结合其成长阶段,以及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的约束,来选择适宜的品牌成长策略。本文以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为切入点,运用资源成长论和战略匹配论,构建了"资源-能力-成长"的分析框架,并借助该分析框架,对蒙牛、恒源祥、格兰仕3家创业型民营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进行跨案例比较,指出中小企业应根据成长阶段、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动态选择创牌策略,以推进企业的品牌转型。在初创期,应积累创牌能力,可以采取品牌比附、合资生产、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 中小企业 成长策略 动态演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小龙 甘同卉 张建民 姚建文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激发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跨界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是小微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跨界搜索视角,应用SPS案例研究法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初步构建了小微创业企业跨界创新模式框架。通过跨界搜索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实现不同维度跨界战略与跨界能力组合式协同提升,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有效模式,也是小微创业企业不断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创业型企业 跨界创新 跨界搜索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能力 路径与机制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鹏 孙晓霞
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并走向高端化,是学术界和管理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基于开放式创新知识管理和技术转移视角,将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近40年的技术创新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从8个维度剖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型开放式创新内涵,构建"低端产品—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学习吸收与整合—双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产品高端化"路径模型。结果发现,安徽中鼎公司经历了以组织流、资源流、知识流和技术流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阶段,将外部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初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然后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究,并与行业协会信息共享的双向型开放式创新,进行更高层次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最终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结论可为我国制造型跨国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产品高端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鹏 孙晓霞
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并走向高端化,是学术界和管理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基于开放式创新知识管理和技术转移视角,将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近40年的技术创新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从8个维度剖析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型开放式创新内涵,构建“低端产品—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学习吸收与整合—双向型开放式创新—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产品高端化”路径模型。结果发现,安徽中鼎公司经历了以组织流、资源流、知识流和技术流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阶段,将外部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初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然后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海外研发中心共同研究,并与行业协会信息共享的双向型开放式创新,进行更高层次的技术集成和协同创新,最终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结论可为我国制造型跨国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产品高端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志军 刘伟
文章基于"资源-能力-成长"的企业成长理论模型,对服务供应链、组织间网络和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梳理,报告了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的网络属性对核心企业成长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框架,通过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民营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三个案例的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可以直接促进物流企业成长;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也可以通过动态能力的作用促进物
关键词:
物流服务 物流集成商 动态能力 企业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刚 周琳 杜鑫
鉴于当下赋能研究难以诠释数字时代的组织间关联,文章以海创汇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时代创业加速器赋能新创企业成长的情境、行为与结果。研究发现:基于企业成长时期演变,创业加速器的赋能情境分为新创企业“定位模糊”“规模约束”和“路径依赖”三种类型;创业加速器历经“预加速—加速中—加速后”三个阶段,且各加速阶段的赋能维度机理存在明显差异;在新创企业接受赋能实现成长的背后,以创业加速器为主导的赋能互动关系从单向联动逐渐转为双向强联动的稳固关系。研究有助于拓展赋能理论的研究维度与理论内涵,也为数字时代创业加速器及新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启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晖 丁超 刘田田 王亚君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普遍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内部约束因素的双重制约,对于其国际化成长的内在机制还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基于组织适应视角,本文选取华源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解构其国际化成长过程,提炼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性成长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压力主要包括海外市场压力、制度规制压力与前沿技术压力三个方面;第二,在国际化成长压力下,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适应性”特征,其适应性成长路径呈现出“市场探索—危机转化—高端突破”的演化轨迹;第三,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性成长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学习、适应性重构与创新能力三个关键要素,企业通过管理学习持续提升认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适应性重构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通过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特定优势并构建核心竞争力。本文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有助于解开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快速成长之谜,贡献于国际化成长理论的深化和组织适应理论的拓展,为当下中国民营企业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与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创业导向构思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资源配置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基于海丽雅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企业位势跃迁基本路径——基于一家制造型隐形冠军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OEM企业如何打破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与干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科创企业创新悖论的主动应对机制——基于管理者角色身份建构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过程解析——基于多案例深度访谈的探索性研究
新创企业联盟网络的动态演化——基于创新企业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
中小制造企业如何走向平台化?——基于数据资源编排视角的探索性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