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5)
2023(15917)
2022(13854)
2021(12918)
2020(10848)
2019(25439)
2018(25147)
2017(47626)
2016(26079)
2015(29365)
2014(29282)
2013(28987)
2012(26335)
2011(23864)
2010(24117)
2009(22512)
2008(22641)
2007(20336)
2006(18347)
2005(16688)
作者
(75248)
(62348)
(61927)
(58888)
(39975)
(29738)
(28317)
(24213)
(23592)
(22613)
(21181)
(21053)
(19993)
(19835)
(19422)
(19069)
(18453)
(18429)
(17859)
(17827)
(15627)
(15359)
(15135)
(14199)
(13972)
(13952)
(13883)
(13741)
(12701)
(12119)
学科
(101741)
经济(101603)
管理(88715)
(78856)
(70107)
企业(70107)
方法(43966)
数学(35854)
数学方法(35339)
(30625)
中国(27357)
(25966)
业经(25089)
(24732)
(22466)
理论(20917)
地方(19975)
(19949)
财务(19860)
财务管理(19814)
企业财务(18802)
(18580)
(17558)
银行(17515)
(17499)
农业(17128)
(16992)
贸易(16978)
(16544)
(16454)
机构
大学(373390)
学院(369041)
管理(149143)
(143819)
经济(140262)
理学(126875)
理学院(125419)
管理学(123288)
管理学院(122552)
研究(122266)
中国(93703)
(81336)
科学(74416)
(72220)
(61327)
(56803)
财经(55746)
研究所(55200)
中心(55171)
(54804)
北京(51882)
业大(51617)
(50402)
(49697)
师范(49310)
(45959)
(44489)
农业(42420)
经济学(42123)
财经大学(41352)
基金
项目(243525)
科学(191237)
研究(181311)
基金(175679)
(151892)
国家(150603)
科学基金(129700)
社会(113013)
社会科(106990)
社会科学(106961)
(94710)
基金项目(92750)
教育(83934)
自然(83567)
自然科(81507)
自然科学(81490)
自然科学基金(80013)
(79401)
编号(74972)
资助(72184)
成果(62485)
重点(54254)
(53876)
课题(52079)
(50954)
(50349)
(46961)
创新(46822)
项目编号(46747)
教育部(46534)
期刊
(167030)
经济(167030)
研究(112784)
中国(79271)
管理(60312)
(58844)
学报(56426)
科学(52555)
(49469)
教育(46156)
大学(43197)
学学(39871)
农业(33569)
技术(33268)
(33144)
金融(33144)
财经(28053)
业经(26221)
经济研究(24830)
(23962)
图书(22480)
问题(21046)
(19159)
理论(18405)
技术经济(17938)
现代(17425)
科技(17384)
(17012)
实践(16746)
(16746)
共检索到566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朝晖  罗新星  
基于战略管理的契合思想,根据AMO理论和社会情境理论提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契合的补充性模式和辅助性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整合分析发现,内部契合对组织绩效有多层影响,既有直接的组织层影响,也有间接的个体层影响,还包括跨层的影响;辅助性契合通过促进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克服补充性契合造成的价值观冲突,因此两种契合模式对组织绩效有累加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内部契合的分析层面应选择业务单元,补充性契合的分析方法是调节回归,辅助性契合的分析方法是验证性因子分析;补充性契合的参照群体应选择管理者,辅助性契合的参照群体应选择一线员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立成  刘文军  
近几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即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SIHRM),它全面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源于又作用于跨国公司国际关注的问题和战略活动,本文对这一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支作一介绍,首先简单回顾了SIHRM的发展,给出 SIHRM的定义,然后重点阐述了SIHRM的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静  许正松  万青  
本文基于形态模式,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外契合。内部契合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的契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它战略支持系统的契合,外部契合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等因素的契合。在分析国内外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具体内容。选择员工态度(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员工能力作为中间变量,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影响员工态度和能力,进而影响组织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何炜  
企业新的经营环境孕育了网络组织的产生。对于这一介于科层制与市场之间的新兴组织,其管理必然有独特之处。因而,对网络组织中关键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力资本优势和人力过程优势两方面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有效管理网络组织的人力资源提供了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纪晓丽  周兴驰  
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问题总结为四种重要的基本契合模式,并通过对高新企业的实证研究分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契合结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高新企业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契合结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和企业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后两者的关系有加强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以我国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开发基于中国情境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测量量表,并且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模型,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创新意愿和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意愿部分中介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冉景亮  杨晓宇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在区域战略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融合人力资源价值链、制度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等基本理论,提出了区域人力资源战略的分析框架,并从四个方面对框架的进行深入讨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攸立  荣闪闪  刘志迎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战略性,并要求能有效地匹配、提升公司战略。然而组织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否与企业文化契合往往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若两者能相互契合,则可以为管理绩效的提升提供"双通道"。本研究在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整合的基础上,以腾讯HR三支柱模式中的COE为例,探究COE如何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下实现与战略、企业文化的契合,发挥COE专业性、战略性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其他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光磊  彭娟  朱哲廷  
回顾既有文献,有关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大多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而实施,假设提升个体员工KSAs和承诺感即可实现组织目标,认为优秀的员工能打造卓越组织。然而,在研发团队中,员工个体嵌入在组织网络中,个体必须从网络中其他节点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能力,以实现创新。本文基于研发团队的实际,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研发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培育和拓展组织内部的社会资本的内在机制,旨在为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向阳  吴超  
本文采用理论驱动型的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中粮集团从组织战略契合视角出发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能有效执行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卿涛  杨丽君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推动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比较凌乱,还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系统和具体的建议。文章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特点,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新框架"。该框架认为组织的核心知识能力是实现组织绩效的重要战略资源,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创造核心知识能力的坚实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宁宁  
战略人力资源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结论,但相应的实证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只能解释某一个层面人力资源与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此,提供一种思路,来整合实证中获得的已有结论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实证研究中的已有基本关系,文章从因果关系解释特征来分析不同实证理论模式的区别。认为不同研究在分析两者因果关系时隐藏的层次和范围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因果关系的解释角度。文章将从因果关系解释的维度分为内部/外部维度,短期/长期维度,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来分析不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伟阳  罗仕文  吴伟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的深入运用为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务型"到"战略型"的转变提供了契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e-HRM)一方面将事务性工作在员工、经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另一方面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实现手段,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功能。文献分析表明,e-HRM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的效应涉及了战略性决策、战略业务伙伴、变革管理及学习与培训等传统性战略职能,也涉及了知识管理、卓越中心和创新等新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同时这种效应的发挥对e-HRM系统本身及其所在组织提出了要求,表现在e-HRM的有用性(质量)、易用性和工作相关性,以及组织内员工对e-HRM项目的态度倾向、高管承诺、人员的IT技能水平及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与IT间的协调等方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细雄  淦未宇  
农民工治理是社会与经济转型期我国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难题。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及其治理机制展开探讨。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心理契约视角揭示了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案例研究发现:(1)不同于知识型员工组织支持与组织承诺的同步演进,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呈现鲜明的"组织支持在先、组织承诺在后"非对称特性;(2)组织支持契合对雇员组织支持感和企业组织支持效率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诉求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家庭网络支持、社会认同支持、组织公平支持和都市融合支持;(3)组织支持契合通过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