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8)
2023(8445)
2022(6967)
2021(6582)
2020(5044)
2019(11693)
2018(11563)
2017(20028)
2016(12279)
2015(13908)
2014(14073)
2013(13131)
2012(12907)
2011(12180)
2010(12800)
2009(11257)
2008(11161)
2007(10266)
2006(9452)
2005(8943)
作者
(34303)
(28475)
(28383)
(26838)
(18382)
(13609)
(12940)
(11237)
(11007)
(10513)
(9843)
(9693)
(9324)
(9243)
(9102)
(8849)
(8577)
(8439)
(8410)
(8233)
(7644)
(7256)
(6966)
(6739)
(6688)
(6519)
(6391)
(6316)
(5868)
(5853)
学科
(46190)
经济(46138)
管理(23032)
(22704)
中国(22476)
教育(20440)
地方(17612)
(15295)
企业(15295)
(15243)
(12316)
(11810)
业经(11673)
方法(10984)
理论(10878)
农业(10668)
地方经济(9982)
(9703)
金融(9702)
发展(9295)
(9191)
银行(9171)
(9168)
(9073)
数学(8718)
数学方法(8539)
技术(8338)
(8033)
环境(7838)
(7635)
机构
大学(168092)
学院(167534)
研究(69409)
(59685)
经济(58037)
管理(51022)
中国(46983)
科学(42295)
理学(42012)
理学院(41241)
管理学(40249)
管理学院(39906)
(39818)
(36693)
(36168)
师范(35925)
教育(34294)
研究所(33165)
(29449)
师范大学(29332)
中心(29236)
(29205)
(28367)
北京(26764)
(24742)
技术(24192)
(23496)
农业(22572)
业大(22409)
财经(21179)
基金
项目(100914)
研究(82869)
科学(79930)
基金(66565)
(57493)
国家(56756)
社会(48424)
科学基金(46432)
教育(45567)
社会科(45419)
社会科学(45411)
(42621)
(37825)
编号(37146)
基金项目(33922)
成果(33711)
课题(30633)
(29250)
自然(26852)
资助(26488)
自然科(26165)
自然科学(26156)
(25714)
自然科学基金(25653)
重点(25071)
发展(23847)
(23372)
(23183)
规划(22711)
(21530)
期刊
(78209)
经济(78209)
研究(63480)
教育(56881)
中国(50811)
(28767)
学报(25007)
科学(23642)
农业(20139)
管理(19857)
大学(19793)
(19520)
技术(19278)
(17445)
金融(17445)
学学(16763)
职业(15443)
业经(13725)
经济研究(11682)
(11221)
论坛(11221)
(10636)
技术教育(10493)
职业技术(10493)
职业技术教育(10493)
财经(10212)
(9890)
问题(9721)
图书(9641)
(8922)
共检索到285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延强  
战前的职业补习教育过于重视商业补习和学校教育形式,存在教学配套措施缺乏等问题。抗日战争期间,职业补习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重点实施了工农职业补习教育,针对特殊群体开展职业补习教育,成立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对伤残军人进行职业补习。其启示在于: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对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德新  汤婷婷  
江恒源是我国近现代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分别对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类型、功效、设科、师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补习教育的目的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兼顾知识、道德和体格的全面发展;补习学校的门类繁多,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来发挥其效能;补习教育的功效显著,值得重视并加以提倡;补习教育的设科灵活机动,能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补习教育的师资紧缺,应鼓励教师义务担任,并指定相关大学来培养。江恒源关于补习教育的独到见解,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晓田  谢德新  
杨卫玉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先驱,他分别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需要、功能、范围、设施原则、设科、师资、教材和教学进行了阐述:职业补习教育要以国计民生为旨归,设施要以社会需要为原则,设科要因地制宜,教师要兼具学识和经验,教材要注重实践技能,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杨卫玉在职业补习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补习教育思想体系,在当时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李忠斌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大城市、小县城、乡村三类梯次变化地区的学生接受课外补习情况进行调研,得到城乡补习教育发展的基本结论。城乡补习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供给者、补习的规模、补习的内容和强度、补习的经济成本等方面。城乡补习教育发展不平衡,将维持、甚至创造着城乡差距和社会的不平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正龙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民政府确定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原先教育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西康省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给当今职业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三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职业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二是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三是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鸿翔  
民国学界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在深受国内职教思潮影响的同时与职教实践形成了互动。民国学者们在农业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作用、农业学校的设置、师资选择与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的论述视角多元,观点多样,形成了该历史时期农业职教思想史的丰富面向。民国学者们的主张对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启示包括:从推动乡村振兴的高度认识农业职业教育的作用、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本土化改造、建立农业职业教育教师定期下乡机制、根据工作任务编制农业职业教育教材、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农业职业教育机制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金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发展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是儿童发展研究新的增长点。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已形成的三大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神经高级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神经发育的研究,为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神经发育异常的研究,为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艳  谢长法  
民国初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从西方引入我国,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西方先进职业补习教育的驱使。鉴于此,一批知识分子、报刊机构、社会团体及地方教育机关等充当了引进与传播的主体,通过出国考察、译介书籍、著书发文、报告演讲等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并努力在各地试行。在此过程中,显现出主体多层次、信息单向性、内容多样化、传播形式以有组织引进与分散传播相结合的特点,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补习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全功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负面效应,是维护和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具体通道。虽然各国政府对补习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响应各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理应得到有效管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葛吉霞  王志坚  
"开通商智"是近代中国商会创办的重要宗旨。兴办职业教育是近代中国商会"开通商智"的方式之一。近代常州商会创立后,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职业补习教育形式,形成了近代常州职业教育发展中教育界和工商界深度融合的特色,这一方面有助于工商群体增进工商知识,更好地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教育界和工商界的沟通,进而有利于回归教育的社会导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何光全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传入我国,经过职业教育提倡者的探索,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补习教育制度,文章从职业补习教育内涵、制度、类型、课程、编制、管理和师资等几方面对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以期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梦颖  王欧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在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国家工业化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事业迅速启动。为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特别是解决人才供给不足问题,农机技术教育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即在教育结构上实行专业培训与学制教育并重,教育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师资队伍建设上推动引进与培养并行。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机技术教育发展的现实启示是:完善农机技术教育体系,关照群体异质性;拓展农机技术教育领域,增加办学适应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教育针对性;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稳定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迪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2019年,日本专门职大学这一新型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具有招生灵活度大、办学规模小、专业特色鲜明、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模式新颖、侧重课程开发、注重课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可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办学经验,通过采取灵活招生机制、提升生源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学用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向平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21期中撰文,梳理了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剖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关于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课堂教学和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等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工过程,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历史沿革和特征。美国人长期贬低职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到20世纪80年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