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0)
2023(11378)
2022(9987)
2021(9811)
2020(7923)
2019(18593)
2018(18806)
2017(34992)
2016(20057)
2015(22863)
2014(23034)
2013(22118)
2012(20214)
2011(18303)
2010(18457)
2009(16452)
2008(16088)
2007(14054)
2006(12536)
2005(11252)
作者
(55051)
(45205)
(44770)
(43055)
(28858)
(21648)
(20558)
(17804)
(17431)
(16472)
(15704)
(14965)
(14214)
(14115)
(13955)
(13736)
(13735)
(13471)
(12916)
(12875)
(11304)
(11289)
(10737)
(10398)
(10311)
(10113)
(10020)
(10014)
(8982)
(8950)
学科
(69111)
经济(69025)
管理(53738)
(49886)
(42431)
企业(42431)
方法(32179)
数学(27216)
数学方法(26804)
中国(23671)
教育(23421)
(18962)
(18712)
(18440)
理论(16602)
业经(15891)
地方(14113)
(12642)
农业(12512)
技术(12293)
(12239)
贸易(12233)
(12217)
(12211)
财务(12151)
财务管理(12127)
(11865)
企业财务(11468)
环境(10992)
教学(10311)
机构
大学(277113)
学院(271896)
管理(105186)
(96654)
经济(94091)
理学(90982)
研究(90954)
理学院(89874)
管理学(88199)
管理学院(87690)
中国(62298)
(60922)
科学(56978)
(46447)
师范(46190)
(45662)
(45366)
研究所(41439)
(40528)
中心(40222)
北京(39756)
(38564)
业大(38411)
教育(37940)
师范大学(37788)
财经(36397)
(33290)
(32961)
(32953)
技术(32097)
基金
项目(182186)
科学(143489)
研究(141159)
基金(128090)
(109790)
国家(108702)
科学基金(92819)
社会(84641)
社会科(79691)
社会科学(79667)
(72228)
教育(71199)
基金项目(68144)
(62376)
编号(61016)
自然(59611)
自然科(58154)
自然科学(58143)
自然科学基金(57061)
资助(52460)
成果(52408)
课题(44154)
重点(41421)
(41318)
(39011)
(37792)
项目编号(37792)
(36453)
教育部(36054)
规划(35026)
期刊
(107928)
经济(107928)
研究(90045)
教育(62112)
中国(57332)
学报(40918)
管理(37986)
科学(37327)
(34728)
(34510)
大学(31800)
学学(28163)
技术(26649)
农业(24482)
(19756)
金融(19756)
业经(17866)
财经(17521)
图书(17376)
经济研究(15879)
职业(14925)
(14851)
问题(13941)
理论(13800)
科技(13011)
实践(12777)
(12777)
(12492)
(12417)
论坛(12417)
共检索到404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充  
先秦时期我国处于一个战乱纷繁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战乱不堪的宽松政治时代,才造就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道学、礼学、墨学、法学和阴阳学等学派林立,古代第一个学术黄金时代出现了,为我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于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由李锐撰写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一书,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学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读者充分地认识这些学派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战国秦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启龙  
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秦汉时期的教育发展促进了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秦汉教育上承先秦诸子百家丰富多元的思想,下启魏晋唐宋以后深化严密的教育理论。这个时期教育在思想层面上取代了以往百家争鸣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采取了以"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国策,这样就以儒学为主干,同时吸纳和改造了道学和法学思想:在制度层面上有力地推动了中央和地方的学校教育,大大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大发展。秦汉时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绍东  
长城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体现,而不是封闭保守的象征。建造长城的战国秦汉时期,正是华夏民族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华夏民族胸襟开阔,思想恢弘,充满自信和自豪,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不可能体现出保守、畏惧和退缩的精神内涵。修筑长城,是当时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最佳选择。长城从来没有束缚住农耕民族的手脚,反而成为农耕民族向北方边疆地区开拓的桥头堡。长城的修筑,既体现了华夏民族爱好和平、守护文明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进取奋进、开拓有为的民族精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申  张亚光  
罗马与秦汉时期经济思想对比的专题研究目前尚不多见,但它对延续中西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厘清中西经济思想演化的差异轨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济思想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三个层面的对比研究,文章发现,罗马社会推崇个体权利的维护,而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强调集体权利的维护;罗马学者惯以个体多轮谈判的方式思考经济问题,而秦汉时期的中国学者偏好以整体均衡分析的方式求解经济答案;加之二者在经济研究的视野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罗马与秦汉时期中西经济思想产生显著差异,中西经济思想的首次"大分流"就此形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申  张亚光  
罗马与秦汉时期经济思想对比的专题研究目前尚不多见,但它对延续中西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厘清中西经济思想演化的差异轨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济思想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三个层面的对比研究,文章发现,罗马社会推崇个体权利的维护,而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强调集体权利的维护;罗马学者惯以个体多轮谈判的方式思考经济问题,而秦汉时期的中国学者偏好以整体均衡分析的方式求解经济答案;加之二者在经济研究的视野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罗马与秦汉时期中西经济思想产生显著差异,中西经济思想的首次"大分流"就此形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战国至中唐是我国封建地主制的前期,其中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发展比较突出,且学术界歧见较多,以下作择要介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光万  樊志民  
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业多功能制度化。秦汉时期举国重农体制和农业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凝入国家制度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军  陈红  余根亚  
云南会计史研究是云南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会计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云南历史和中国会计史研究现有成果史料体系来看,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云南会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原始计量记录、管理职能确立和会计制度建设等三个不同阶段,其中原始社会阶段基本符合原始计量记录的发展路径和规律,先秦时期与中原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而秦汉时期逐步与封建社会的相关制度体系对接,建立了规范的会计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论著数量逊于去年,但创获得仍丰,且有其显著特色,一是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视角对本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作经济学的分析论著,二是利用出土实物和简牍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明显增多。此外,地区性的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商品经济、市场及其他带总体性研究 邵鸿的《商品经济与我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95.9)是本年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在追溯了中国商品经济起源和中国古代早期文明时期的商品经济以后,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了这一发展在战国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理论意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先秦秦汉史论著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从年代看,有关原始时代和商代论著最多;从专业看,有关农业史和经济思想史论著最多;地区史论著中亦以农业史为多。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商代经济史。该书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实际上读者是1993年才见到此书的。全书52万字,分十一章,依次为:绪论(社会概况、疆域、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制度,农业,发达的畜牧业,狩猎活动,渔业经济,手工业(上):青铜冶铸业,手工业(中):建筑业,手工业(下):陶瓷、纺织等制造业,商业与交通,财政制度。它几乎涉及商代经济的所有方面,书中主要依据的材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崔晓东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为财务审计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秦汉财务审计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立审核簿书和实地稽查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在簿书审核的方式中,审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会记录和相关书面材料,来达到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谷  王准  
东周秦汉时期,里门已在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闾、闬、闳、阎是对里门的称呼,也代表着设置在不同区域的里门具有不同功能。里门有助于我们了解闾里的建筑格局:里垣环绕之中设有闾门,里内巷道设有巷门,巷道两边各户立有院墙与宅门,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可流通又可封闭的生活空间。围绕里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一些被广泛认同的习俗,并制定了包括门禁制度在内的规章制度,里中的安全与秩序也因此得到保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乐平  
秦汉时期,人们生活消费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消费水平贫富悬殊,分化严重;二是商品性消费的比重增加;三是奢僭消费日渐严重,并冲击封建等级制度。同时,消费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之下,促进了农业、手工业中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加速与商业的繁荣,从而拉动了整个商品经济朝纵深方向发展。然而,当时奢靡消费也造成工商业趋向畸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