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6)
- 2023(10131)
- 2022(8260)
- 2021(7571)
- 2020(6510)
- 2019(14508)
- 2018(14263)
- 2017(27795)
- 2016(14980)
- 2015(16414)
- 2014(16336)
- 2013(16448)
- 2012(15026)
- 2011(13311)
- 2010(13952)
- 2009(13496)
- 2008(13803)
- 2007(12731)
- 2006(11703)
- 2005(10985)
- 学科
- 业(82012)
- 济(66665)
- 经济(66563)
- 企(65298)
- 企业(65298)
- 管理(53658)
- 农(44875)
- 农业(29816)
- 业经(28113)
- 方法(26551)
- 财(22280)
- 制(19351)
- 数学(19089)
- 数学方法(18957)
- 务(16708)
- 财务(16697)
- 财务管理(16680)
- 中国(16120)
- 企业财务(15717)
- 技术(15494)
- 策(14916)
- 银(13981)
- 银行(13971)
- 体(13191)
- 行(13130)
- 贸(12873)
- 贸易(12862)
- 易(12401)
- 理论(12100)
- 划(12035)
- 机构
- 学院(218428)
- 大学(211283)
- 济(98179)
- 经济(96448)
- 管理(90524)
- 理学(76796)
- 理学院(76185)
- 管理学(75389)
- 管理学院(74995)
- 研究(67522)
- 中国(61233)
- 农(49799)
- 财(46639)
- 京(43144)
- 农业(37589)
- 科学(36745)
- 江(36663)
- 财经(36260)
- 业大(33686)
- 所(33411)
- 中心(33317)
- 经(32807)
- 研究所(29409)
- 经济学(28826)
- 州(28497)
- 经济管理(27199)
- 北京(26778)
- 经济学院(26160)
- 财经大学(26132)
- 商学(25256)
- 基金
- 项目(134418)
- 科学(107710)
- 研究(103368)
- 基金(99194)
- 家(84611)
- 国家(83398)
- 科学基金(73278)
- 社会(68984)
- 社会科(65096)
- 社会科学(65078)
- 省(53863)
- 基金项目(52384)
- 自然(44831)
- 教育(44644)
- 自然科(43855)
- 自然科学(43843)
- 自然科学基金(43136)
- 编号(42963)
- 划(42505)
- 资助(39765)
- 业(34284)
- 成果(34017)
- 创(31070)
- 部(30449)
- 发(29660)
- 重点(28959)
- 农(28816)
- 国家社会(28583)
- 制(28342)
- 创新(28134)
- 期刊
- 济(121585)
- 经济(121585)
- 研究(67350)
- 农(53705)
- 中国(45125)
- 财(38935)
- 管理(35672)
- 农业(35410)
- 融(33700)
- 金融(33700)
- 科学(28997)
- 学报(28155)
- 业经(27158)
- 大学(23300)
- 学学(22154)
- 技术(19450)
- 财经(18511)
- 业(18252)
- 经济研究(16931)
- 教育(16763)
- 问题(16343)
- 经(15981)
- 农村(14960)
- 村(14960)
- 农业经济(13711)
- 世界(13665)
- 技术经济(13226)
- 版(11664)
- 商业(11652)
- 经济问题(11433)
共检索到349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耕播
吕思勉先生说过:“汉世所谓商人,实兼苞农工业家,如煮盐、开矿、种树皆农业,冶铸实工业是也,以皆自行贩卖,当时通称为商人。”吕氏不恰当地把农业的含义延伸了,但战国以来从事工商业的货殖家多兼营农业,确系不争之事实。请以《史记·货殖传》所载货殖家之事例考之: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商人范蠡,在辅越灭吴后至齐,“耕于海隅,苦身戳为,父子治产”,“致产数十万”。后至陶,“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赀累巨万”(《史记·越世家》)。故《盐铁论·水旱》云;“陶朱为生,本末异径,一家数事,而治生之道乃备。”农商结合、多种经营是范蠡的致富之路。 战国的另一商业巨子,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埏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尤其《史记》,对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提出了如下观点 :认为春秋战国是商人阶级的成长阶段 ,汉兴之后是商人阶级的长成阶段 ;中国古代商人阶级的产生决定于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并最终决定于铁器的发明与应用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大革命 ;中国古代的商人阶级依《货殖列传》主要应包括专事商品交换、兼营商品生产与交换、从事服务性行业及经营借贷等四类与商品有关的群体
关键词:
商人阶级 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邓福秋
论者多谓西汉为封建社会前期,个人对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主要是《资本论》),细读《史记·货殖列传》,所见却大不其然。何者? 在中世纪的社会里,特别是在最初几世纪,生产基本上是为了供给自己消费。它主要只是满足生产 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在那些有人身依附的地方,例如在农村中,生产还满足封建主的需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平均 宋彩霞
秦汉时期的幽燕,地处古代中国农牧业两大自然经济区域交汇地带,平原、丘陵、山地、河流、湖泊兼备,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农牧业生产。燕都蓟城交通便利,"富冠海内",商业繁荣,既是北方手工业中心,又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大都会,各民族经济交流的中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平均 宋彩霞
秦汉时期的幽燕,地处古代中国农牧业两大自然经济区域交汇地带,平原、丘陵、山地、河流、湖泊兼备,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农牧业生产。燕都蓟城交通便利",富冠海内",商业繁荣,既是北方手工业中心,又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大都会,各民族经济交流的中心。
关键词:
燕 蓟 都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光万 樊志民
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业多功能制度化。秦汉时期举国重农体制和农业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凝入国家制度体系。
关键词:
战国秦汉 农业功能 国家定位 制度强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象平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在经济地理方面上乘之作,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及理论贡献,对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建设有参考价值。一首先作者依据当时全国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经济分区说。将国土领域划分为四大经济区,经济区下又分为十一个亚区。较清晰地揭示出当时全国各地的经济地理面貌和特点。这四大经济区是山东、山西(以今河南崤山为界)、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山东经济区的特点是幅员广阔、土地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它包括山河、齐鲁、梁宋三个亚区。境内除发达的农业外,还盛产鱼、盐、漆、丝、桑、麻等经济作物,商业、手工业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宏斌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对外往来交流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地域、文化、历史诸种因素之影响,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流明显具有不同的方式、内容及程度;与交往及控制方式相联系,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立体移殖型、辐射渗透型及远接互化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宏斌 苟仁军
秦汉时期的区域农业是一种典型的梯度转移模式,但具体到不同地区,则形成了具有明显差异的分模式:对西北边郡的开发,主要着眼于政治军事目的,故具有跳跃开发模式的诸多特征;对江南部分地区的开发,则依凭较为发达的水陆交通条件和优越的资源条件,以郡县治所所在地为中心形成了点轴开发的模式;西域地区的屯田开发,则在"自然孤岛"、"民族孤岛"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据点农业开发模式。
关键词:
秦汉史 区域开发 开发模式 农业历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充
先秦时期我国处于一个战乱纷繁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战乱不堪的宽松政治时代,才造就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道学、礼学、墨学、法学和阴阳学等学派林立,古代第一个学术黄金时代出现了,为我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于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由李锐撰写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一书,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学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读者充分地认识这些学派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战国秦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晋 艾进 王珏
现有文献对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存在着认识分歧。本文认为,理论分歧源于商品契约与要素契约之间经济绩效的考量。本文在一个制度经济分析框架下对工商业资本不同路径选择下的契约绩效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认为,工商业资本规模是其最优契约形式选择的主要依据。对于小规模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的最优路径选择是通过商品契约建立"公司+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而对于资本规模较大,特别是以高科技农业项目为投资领域的工商业资本,则适宜通过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契约实现纵向一体化经营。这一结论否定了当前农业产业化领域众多研究所持的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的观点,也为国家制订激励和引导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战国至中唐是我国封建地主制的前期,其中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发展比较突出,且学术界歧见较多,以下作择要介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子今
李斯《谏逐客书》说到战国物产的流通,使得僻在西北的秦国上层人物为求"快意"而逐取各地高等级生活消费品的情形。其中,"宛珠""阿缟"等标志地方优势的商品品牌出现。秦完成统一事业,大力进行"治直道、驰道"的交通建设,全国经济联系实现空前的规模。在交通建设方面,汉人亦因循秦制。汉代多见类似"宛珠""阿缟"的地方品牌。作为纺织品,有"鲁缟"、"齐纨"、"蜀锦"以及河西出土汉简所见"任城国亢父缣"等。而"河内廿两帛""广汉八繌布"等简文,不仅标示产地,而且突出强调了产品质量规格,特别是后者用以满足下层社会衣服的消费需要,与奢侈品完全不同。类似显示地方品牌效应的商品名号,居延汉简又有"济南剑""河内苇笥"等。果品名牌"穰橙邓橘"借汉赋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亦享有盛誉。"大一统"经济文化背景下优势地方品牌商品的颇多出现,反映了值得交通史、民生史研究者特别关注的重要进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论著数量逊于去年,但创获得仍丰,且有其显著特色,一是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视角对本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作经济学的分析论著,二是利用出土实物和简牍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明显增多。此外,地区性的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商品经济、市场及其他带总体性研究 邵鸿的《商品经济与我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95.9)是本年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在追溯了中国商品经济起源和中国古代早期文明时期的商品经济以后,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了这一发展在战国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理论意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先秦秦汉史论著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从年代看,有关原始时代和商代论著最多;从专业看,有关农业史和经济思想史论著最多;地区史论著中亦以农业史为多。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商代经济史。该书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实际上读者是1993年才见到此书的。全书52万字,分十一章,依次为:绪论(社会概况、疆域、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制度,农业,发达的畜牧业,狩猎活动,渔业经济,手工业(上):青铜冶铸业,手工业(中):建筑业,手工业(下):陶瓷、纺织等制造业,商业与交通,财政制度。它几乎涉及商代经济的所有方面,书中主要依据的材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