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7)
- 2023(4361)
- 2022(3500)
- 2021(3431)
- 2020(2721)
- 2019(6191)
- 2018(6268)
- 2017(12114)
- 2016(6552)
- 2015(7104)
- 2014(7161)
- 2013(7309)
- 2012(6939)
- 2011(6610)
- 2010(6760)
- 2009(6402)
- 2008(6350)
- 2007(6041)
- 2006(5629)
- 2005(5082)
- 学科
- 农(43551)
- 济(33292)
- 经济(33259)
- 农业(28957)
- 业(27273)
- 业经(12909)
- 管理(11607)
- 农业经济(9722)
- 方法(8897)
- 村(8880)
- 农村(8875)
- 中国(8177)
- 企(7893)
- 企业(7893)
- 发(7789)
- 制(7517)
- 地方(7210)
- 数学(7071)
- 劳(7014)
- 劳动(7010)
- 数学方法(7000)
- 土地(6853)
- 发展(6798)
- 展(6785)
- 策(6561)
- 收入(6431)
- 农业劳动(6273)
- 人口(6184)
- 学(6079)
- 体(6033)
- 机构
- 学院(99120)
- 大学(94326)
- 济(45795)
- 经济(44987)
- 农(39325)
- 管理(38352)
- 研究(34390)
- 理学(33335)
- 理学院(33016)
- 管理学(32581)
- 管理学院(32418)
- 农业(29519)
- 中国(28178)
- 业大(21842)
- 科学(19865)
- 京(19238)
- 财(18225)
- 农业大学(17862)
- 所(17436)
- 中心(16579)
- 江(15906)
- 研究所(15573)
- 经济管理(14334)
- 业(14040)
- 财经(13962)
- 范(13240)
- 师范(13181)
- 经济学(12867)
- 经(12704)
- 省(12619)
- 基金
- 项目(62004)
- 研究(49772)
- 科学(49022)
- 基金(44405)
- 家(37911)
- 国家(37424)
- 社会(32586)
- 科学基金(31832)
- 社会科(30301)
- 社会科学(30295)
- 省(25717)
- 农(24740)
- 基金项目(23735)
- 编号(22659)
- 教育(20825)
- 划(19749)
- 自然(18069)
- 成果(17904)
- 自然科(17600)
- 自然科学(17595)
- 自然科学基金(17285)
- 资助(16708)
- 发(15224)
- 部(14386)
- 课题(14157)
- 业(13633)
- 重点(13477)
- 性(13465)
- 国家社会(13373)
- 制(13302)
共检索到156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卫东
在战国的"百家争鸣"中,众多学术派别及其代表人物提出了多种农学理论。由于视角和立场不同,各个学派的农学理论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理论,强调政府指导下的科学种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发展农业生产;商鞅学派鼓吹农战思想,通过奖励耕战来实现富国强兵;孟轲的"制民之产"理论,强调维护小农经济,保障小农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管仲学派主张五谷桑麻六畜并举,重视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吕氏春秋》全面吸收先秦农业科技成果,提出了体系完整的传统农学理论,体现了集大成的特色
关键词:
战国 农学理论 流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舒婷 林弋飞 余茜
1.资本注入,强势打造新型农产品品牌和影响力。产品的附加值一直是国内农业发展中的痼疾,而农企多数都因成本与管理压制其发展,很少有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长道路。不过,伴随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延伸,这些问题也开始得以解决,出现了诸如褚橙、潘苹果、柳桃这样的高端农产品品牌,还有三只松鼠、獐子岛等果品海鲜电商品牌。另外,一批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洪治纲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一直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强调,必须置身于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以现实针对性和审美范导性为原则,在自觉意识与开放视野中,建构一套适应中国本土文学经验和文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如何建构一套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实践当下、面向未来的文学理论体系,却始终无法达成相对明确的共识。应该说,这并不奇怪。因为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体系,其形成和完善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中超
本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角度对古典经济学以来关于企业可持续成长问题的代表性观点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出国外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的十大流派。
关键词:
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成长观 理论流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建亮
本文对刘国钧、杜定友先生等的“要素说”作了全面的评价 ,指出了其本质、价值和缺陷 ,同时确认了图书馆三大要素并对其排序和相互关系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要素 图书馆学 图书馆哲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靖继鹏 李勇先 刘凤琴
所谓用户观,即对情报用户在情报工作中所处地位与所起作用的认识与看法。 Tomas Allen说:"用户的确是情报机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美国著名情报学家萨拉塞维克也在研究情报检索与查询理论时指出:"用户与用户提出的问题是各种情报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且人类的决策以及用户(人)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处理查询与检索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情报检索系统、专家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勇志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组织结构也随着分工合作范围的扩大而突破了传统界限,这进一步深刻地影响了市场结构。在全球市场的兴起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单一组织对于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多地依赖外部资源,其中由合作伙伴所形成的企业间网络,日益成为组织取得外部资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企业网络的形成是战略管理领域众多学者讨论的问题,研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企业网络的形成机制做出了解释。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网络形成机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网络形成机制从资源基础学派、组织学习学派、制度经济学派、经济社会学派四个视角对其
关键词:
企业网络 形成机制 网络嵌入 研究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佀静华 张利兵
当代西方图书馆学的变革,是与西方整个图书馆事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随之出现的"知识大爆炸",迫使传统图书馆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对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等一系列新的情报技术和情报学理论的探索中,西方理论图书馆学领域出现了众多新的学说,这些新的理论和学说分别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对中国图书馆学产生了诸多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艳
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关键是确定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假定,中国经济学的始点、主线和核心命题以及中国经济学的方法论。
关键词:
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 理论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泽龙
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该体系的内涵、把握和遵循该体系的理论依据,是有效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科学体系的深度解读和研判,以上述学说为建构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学术依据与支持基石,应用其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衔接性、内外交融性四个方面来探索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职教体系 理论依据 现实构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金城
一近2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学者们立足于话语言说的内部机制,对中国文论现状进行了综合诊断,并做出诸如"失语症"、"强制阐释"等结论。毫无疑问,这些标示性概念体现出可贵的事实敏感性,对于话语重建具有警示性现实意义。不过,在思考如何进行话语重建的问题上,我们除了需要事实敏感性,也需要某种规范敏感性。因为,文学话语建设始终绕不开某些基本的价值诉求,借用王一川先生的话来说,"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仍是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桂华 魏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陷入持久的危机。制度经济学派就是在批判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度经济学按其类型一般分为以凡勃仑、康芒斯为代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后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观和三种研究思路与方法,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往往热衷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与介绍,而对于另外两大制度学派的研究却甚为冷清。只知晓其中一种而忽视其他,很难说就掌握了制度理论的精髓。只有了解制度学派的全貌,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鉴别,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制度经济学学说,才有可能形成较为客观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培雷
19世纪末马克斯.韦伯提出经济学研究应该坚持"道德中立"原则以来,关于经济学理论是否应该存在"价值判断"一直是经济学界热烈争论的话题。对此论题,经济学家分列两端,或认为价值判断是经济学内在的组成部分,或主张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不应存在价值判断。本文基于经济学流派的分析视角,认为任何经济学派别都不可能远离价值判断。综观经济学不同流派,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为关于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判断、关于经济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判断以及理论研究与叙述方法优劣的判断。经济学各流派的不同价值判断决定了经济学的不同"论域"以及相应的"话语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玉廷 彭邓民
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土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对土地资本的本质属性、土地资本的收益分配、土地资本的循环周转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本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学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土地资本 土地资产 收益分配 土地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