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0)
2023(12280)
2022(10096)
2021(9272)
2020(7496)
2019(16865)
2018(16878)
2017(32232)
2016(17417)
2015(19118)
2014(19151)
2013(19085)
2012(17695)
2011(15933)
2010(16620)
2009(15669)
2008(15874)
2007(14620)
2006(13589)
2005(12583)
作者
(48601)
(40889)
(40722)
(38250)
(25969)
(19678)
(18438)
(15850)
(15640)
(14722)
(14022)
(13606)
(13257)
(13164)
(12783)
(12200)
(11893)
(11818)
(11740)
(11707)
(10381)
(10222)
(9889)
(9680)
(9374)
(9175)
(9146)
(9102)
(8229)
(8164)
学科
(84058)
(82305)
经济(82110)
(66619)
企业(66619)
管理(59232)
(46481)
业经(31195)
农业(31195)
方法(25879)
中国(25406)
(24537)
地方(21228)
(20785)
数学(17666)
数学方法(17571)
技术(17570)
(16723)
财务(16704)
财务管理(16683)
(16098)
企业财务(15775)
(15738)
(15078)
(14355)
理论(14225)
(13397)
银行(13388)
(13340)
贸易(13326)
机构
学院(253697)
大学(243566)
(112807)
经济(110723)
管理(101397)
研究(86539)
理学(85657)
理学院(84814)
管理学(83893)
管理学院(83391)
中国(70153)
(53667)
(53105)
(51755)
科学(48089)
(43390)
(42292)
农业(40233)
财经(40045)
中心(39842)
研究所(38204)
业大(37733)
(36090)
(33096)
北京(32847)
(32805)
经济学(32588)
师范(32574)
(30078)
经济管理(29843)
基金
项目(155059)
科学(124293)
研究(122127)
基金(111092)
(93795)
国家(92673)
社会(81473)
科学基金(81361)
社会科(76031)
社会科学(76007)
(63987)
基金项目(58839)
教育(53934)
编号(51704)
(50565)
自然(47918)
自然科(46806)
自然科学(46797)
自然科学基金(46012)
资助(42930)
成果(41455)
(39947)
(36519)
(35522)
课题(35223)
(34543)
重点(34040)
发展(33506)
(32955)
国家社会(32887)
期刊
(147243)
经济(147243)
研究(81186)
中国(60867)
(57800)
(42937)
管理(41197)
农业(38632)
科学(33786)
学报(31536)
业经(30879)
(29907)
金融(29907)
教育(29513)
大学(26170)
学学(24704)
技术(24307)
经济研究(20740)
财经(20336)
(19899)
问题(19358)
(17670)
农村(15215)
(15215)
技术经济(15113)
世界(15030)
农业经济(14746)
经济问题(13490)
商业(13254)
现代(13206)
共检索到413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志民  
以铁器牛耕推广、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以及农业主导性产业部门地位确立为特征 ,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奠基的重要阶段。农业的发展为生产关系革新、政治制度演替以及思想文化繁荣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是导致战国时代社会巨变的终极原因之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社会变革关系密切,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通过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以适应社会变革甚或引领社会变革,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变革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引。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应重视引领社会变革,转变视角;应避免理论的"依附",从发展理论的借鉴与移植转向到"高等教育化"的改造与创新;应倡导理论发展的多样性,从寻求普适性的发展理论转向主张发展理论的特殊性和多元发展理论的兼容;应不断拓展自身的问题域,从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工具理性转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理性的追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继轩  
《中国民办教育通史》(近代卷)全景式再现中国百年近代社会变革中私立教育跌宕起伏、绵延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国近代私立教育从"近世时期(1840—1911年)"到"近代时期(1911—1949年)"走过了"书院—新式学堂—私立学校"的转型发展阶段。晚清官学的沉沦与私学书院的衰落和清末传统私立教育向近代私立教育的转型;辛亥革命后的近代私立学校的设立与变革,近代私立大学的产生与嬗变;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三大专题展示了百余年来近代民办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探寻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发展及其演进的历程,挖掘近代私立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揭示近代私立教育的发展规律,不仅对深化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代民办教育的健康规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咨询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光万  樊志民  
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业多功能制度化。秦汉时期举国重农体制和农业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凝入国家制度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丽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取决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触角已伸向农村生活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分析农业技术结构的变化出发来研究改革开放形势下技术结构变革与农业发展的关联,意义非常重要。一、农业技术结构变革的理论描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奇  李娟  翁朱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叶珠  游蠡  
7月5日至8日在巴黎举行的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是继1998年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来的又一世界高等教育界盛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1998年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同时研讨未来影响高等教育政策与发展的新动力,提出高等教育要积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和高等教育部长、副部长以及国际专家等代表共14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一致通过大会公报《The New Dyna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Societ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现将公报予以翻译,谨供参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鸿  
"日新"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素质的核心要素。在成就中华民族的各种历史传统中,内涵丰富、作用积极、超越时代、意义普遍的"日新"精神传统居于首要位置。从社会变革、政治发展及其思想动因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传承"日新"精神的历史过程,可以揭示这种精神传统的五个历史特征,即"日新"精神传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始终;"日新"精神传统是提升文明程度的主要思想动因;综合素质卓越的人才是"日新"精神传统的主要载体;弘扬"日新"精神传统的政治理论不断发展;每当危难之时"日新"精神传统都会大幅度激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骆风  
根据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证调查,指出目前两地初中学生在人类与环境、法制与纪律、理财与生活、礼貌与情谊、家庭与父母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国家与社会、人生与修养、科技与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比较两地中学生品德状况,香港中学生总体上优于澳门中学生;比较不同出生地学生品德状况,回归前从内地移民而来的学生品德总分最高、回归后移民而来的得分次之、出生和一直在港澳生活的学生得分第三、从其他地方移民而来的得分最低。借鉴文献资料,分析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香港和澳门中学生公民教育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农村要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 ,必将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必须实现观念转变 :农业发展必须突出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组织化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观念、制度和组织更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格洛莉亚·佩雷斯-萨尔梅隆  许桂菊  徐路  
10月17日至19日,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 2018)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本次论坛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和经验分享,"服务""智慧"与"数字化"成为被强调最多的词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届论坛的主题内容前沿、深入、全面,使他们备受启发,希望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分享。为此,《图书馆杂志》在大会组委会的帮助下,第一时间组织整理了国际图联(IFLA)主席格洛莉亚·佩雷斯-萨尔梅隆(Glòria Pérez-Salmerón)、中国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Peter Bol)所做的《图书馆:社会变革的驱动器》《智慧与包容:重塑公共图书馆新愿景》《数字人文与中国研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3篇主旨报告和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改变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进程的十大创新》的大会报告,以及"数字学术与人文研究"分论坛的"互动与争鸣""快闪报告"等文字及相关音视频资料等,将分别刊发于第11期和12期并同步上传《图书馆杂志》数据出版管理平台,以飨广大读者。希望本届论坛的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广大图书馆同仁提供更多新的思想、新的力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耕播  
吕思勉先生说过:“汉世所谓商人,实兼苞农工业家,如煮盐、开矿、种树皆农业,冶铸实工业是也,以皆自行贩卖,当时通称为商人。”吕氏不恰当地把农业的含义延伸了,但战国以来从事工商业的货殖家多兼营农业,确系不争之事实。请以《史记·货殖传》所载货殖家之事例考之: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商人范蠡,在辅越灭吴后至齐,“耕于海隅,苦身戳为,父子治产”,“致产数十万”。后至陶,“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赀累巨万”(《史记·越世家》)。故《盐铁论·水旱》云;“陶朱为生,本末异径,一家数事,而治生之道乃备。”农商结合、多种经营是范蠡的致富之路。 战国的另一商业巨子,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佳  陈万明  
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政策相辅相成,共同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发挥协同效应。爱尔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化发展的一系列变革与挑战后,仍然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农业的繁荣,其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梳理爱尔兰的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的变革,从中汲取精华,以期为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帮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军  
古代的巴蜀由于农耕条件的优越性,其农业经济发展很快,春秋、战国时期其农业、手工业、林业、渔业进一步提高。战国后期,秦国为统一天下首先对富饶的巴蜀发动了战争,想使其成为自己的后方基地而着力经营。公元前316年秦统一巴蜀,统一后秦政府大举移民巴蜀、修建城市,兴修水利,巩固在巴蜀的封建统治。秦对巴蜀的吞并战争及社会经济改革主观上看破坏了巴蜀人民的生活现状,客观上看它的一系列政策,使闭塞的巴蜀迅速融合到中原文化之中,直至西汉中期,已不再具有原有的民族特征。正是秦在巴蜀成功的经济政策,使巴蜀经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上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柳直勇  李雪晴  魏汉泽  
以往文献在解释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所取得的进展时,经常把制度作为关键要素。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式的激励结构分析可能过分地强调了制度变革所引致的有效劳动投入变化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24省区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劳动投入对农业生产贡献不明显,生产率稳步提高的关键是现代要素投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制度变革的核心影响并非劳动激励的改变,而是重构市场主体、促进农业资本积累和现代要素通过市场交换进入农业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