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3)
2023(6675)
2022(5362)
2021(4759)
2020(4094)
2019(8919)
2018(8708)
2017(17308)
2016(9144)
2015(9952)
2014(9656)
2013(9741)
2012(8771)
2011(7551)
2010(7928)
2009(7563)
2008(7877)
2007(7266)
2006(6489)
2005(6221)
作者
(25593)
(21388)
(21264)
(19921)
(13797)
(10141)
(9602)
(8243)
(7948)
(7741)
(7314)
(7129)
(7098)
(6756)
(6615)
(6413)
(6366)
(6244)
(6126)
(6070)
(5364)
(5188)
(5176)
(4942)
(4834)
(4767)
(4716)
(4623)
(4288)
(4072)
学科
(66787)
(63572)
企业(63572)
管理(46148)
(45772)
经济(45716)
业经(22747)
方法(19260)
(18922)
(18589)
(16338)
财务(16325)
财务管理(16321)
企业财务(15426)
农业(14231)
技术(13971)
数学(12172)
数学方法(12120)
(11535)
(10821)
(10782)
企业经济(10589)
经营(10473)
(10127)
技术管理(9786)
理论(9303)
(9165)
中国(8440)
体制(8320)
(8261)
机构
学院(138825)
大学(132136)
(64552)
经济(63647)
管理(61505)
理学(52652)
理学院(52257)
管理学(51863)
管理学院(51610)
研究(39632)
中国(34552)
(30044)
(26713)
(24254)
财经(23812)
(22383)
(21599)
科学(20899)
(19470)
商学(19143)
商学院(18980)
农业(18946)
业大(18707)
经济学(18406)
中心(18270)
经济管理(17515)
财经大学(17314)
研究所(17115)
(17008)
经济学院(16719)
基金
项目(85118)
科学(69788)
研究(64830)
基金(64002)
(53712)
国家(53153)
科学基金(48497)
社会(43973)
社会科(41863)
社会科学(41849)
(34269)
基金项目(33927)
自然(30617)
自然科(29988)
自然科学(29982)
自然科学基金(29572)
教育(27856)
(27418)
(26603)
编号(25390)
资助(25155)
(21772)
创新(19282)
(19091)
(18858)
成果(18718)
(18603)
国家社会(18236)
重点(18131)
人文(17329)
期刊
(79112)
经济(79112)
研究(40899)
管理(29153)
(27556)
中国(24195)
(24162)
科学(16849)
农业(16685)
业经(16210)
学报(14482)
(14261)
金融(14261)
技术(13768)
财经(12398)
大学(12247)
学学(11939)
经济研究(11833)
(11535)
(10808)
技术经济(10206)
问题(10154)
财会(9373)
世界(9147)
现代(8704)
(8543)
商业(8383)
国际(7761)
经济管理(7549)
会计(7434)
共检索到212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荣平  吴祖尧  
本文分析钢铁业跨国公司问题。从钢铁公司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原因入手,重点探讨了战后钢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和变化,划分出两个阶段,即“矿业投资阶段”和“跨国制造阶段”;并对这些变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钢铁业作为一种“国际产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任何大型钢铁公司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着眼于全球的资源和市场来安排生产经营,才能生存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车平  
我国钢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问题攀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车平一、跨国经营战略的提出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外经贸系统的一些专业外贸总公司,率先跨出国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境外建立贸易代表处和少数中小型生产企业。而在八十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国钢铁企业致力于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海澜  
1992年是首都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首钢)跨国经营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年。这一年首钢实现创汇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6%,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7.18%。其中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及工程创汇上亿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同时,在海外加快了办实业的步伐,又在海外开办企业11家。目前,首钢已扩展为横跨16个行业、24个省市自治区,拥有钢铁、矿业、电子、机械、建筑、航运、贸易、金融等9大分公司(包括银行),107家大中型厂矿,41家国内联营企业,27家境内合资企业,18家海外企业,20多万职工,国内固定资产300多亿元人民币,海外资产1.5亿美元,成为年创利税在全国工业企业中名列前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竹梅  吕巍  
文章介绍了钢铁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现状及其竞争特点,通过对国际钢铁跨国公司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战略制订的研究,分析了宝钢集团跨国经营的历史、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改进方法,探讨了宝钢集团跨国经营的主流框架,并有助于分析和指导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竹梅  吕巍  
文章介绍了钢铁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现状及其竞争特点,通过对国际钢铁跨国公司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战略制订的研究,分析了宝钢集团跨国经营的历史、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改进方法,探讨了宝钢集团跨国经营的主流框架,并有助于分析和指导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竹梅  吕巍  
文章介绍了钢铁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现状及其竞争特点,通过对国际钢铁跨国公司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战略制订的研究,分析了宝钢集团跨国经营的历史、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改进方法,探讨了宝钢集团跨国经营的主流框架,并有助于分析和指导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成,邢宗辉,郭新有  
本文采用了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模型,从众多财务指标中提取了钢铁业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等各层面因子,并对各层面因子得分进行排序,由此对企业的各个层面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利用客观权重建立了综合业绩评价函数,对企业的综合业绩进行了评价。这种方法有利于挖掘绩效改进的主要领域、明确绩效变动的方向、绩效的分析和考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锐  
在与国际铁矿石生产商经过了七个多月共计五轮的“拉锯式”谈判之后,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还是在日前放弃了自己所坚守的最后防线,并齐刷刷地被动接受了对方再次提价19%的蛮横要求。这样的结局带给中国钢铁企业的也许不仅仅是难以名状的扼腕长叹,更是深度审视和纠正自我的开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琳  吴嵋山  
本文通过描述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特点,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当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是寻找国际化通道和获取品牌、技术和稀缺自然资源三大战略性资产。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当前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海澜  
日本五大钢铁公司对美国钢铁业的投资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王海澜1984年,自日本钢管收购美国国民钢铁公司的股份以来,日本五大钢铁公司相继对美国钢铁业投资,已有10年之久。发达国家一些钢铁企业曾以其资本雄厚、规模巨大著称于世界。然而,在世界跨国公司中,这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彩江  乔云云  
为了检验我国钢铁行业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本文选取2008~2009年我国钢铁业21起并购事件,分别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并购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两种研究方法有相似的结果: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后收购公司绩效短期内呈现负增长,但长期看,并购企业绩效呈现正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莹莹  刘传哲  
本文建立了评价我国24个主要钢铁类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各公司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规模效益状况。对非DEA有效的公司提出使其达到有效的可行措施,分析了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闻的关系,提出若干促进钢铁企业高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邢国均  
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且集中度不高,急须整合。欧美钢铁业也有过重组的历史,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兴和  
目前,各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钢铁、水泥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以产能利用率为指标评价产能过剩状况,其科学性需要商讨;当前我国钢铁、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和相对性等几个特征;基于我国现存的巨大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将有效释放过剩产能的判断,得出我国现阶段的产能过剩是伪过剩。在此基础上,立足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从控制新增、消化现存、淘汰落后等几方面提出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叶  
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跨国经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起步的。从1979年至1997年底,我国除金融业以外的海外企业已达5356家,协议中方投资额60.67亿美元,行业分布为贸易、资源开发(如矿业、林业、渔业资源开发)、机电产品散装件组装、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馆、旅游、餐饮等行业,地区分布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海外企业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