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
- 2023(1847)
- 2022(1622)
- 2021(1490)
- 2020(1161)
- 2019(2481)
- 2018(2482)
- 2017(4566)
- 2016(2499)
- 2015(2733)
- 2014(2860)
- 2013(2830)
- 2012(2610)
- 2011(2429)
- 2010(2600)
- 2009(2324)
- 2008(2314)
- 2007(1823)
- 2006(1717)
- 2005(1637)
- 学科
- 济(10212)
- 经济(10191)
- 中国(6105)
- 管理(5614)
- 业(5586)
- 人口(4463)
- 企(3998)
- 企业(3998)
- 地方(3674)
- 方法(3281)
- 农(3204)
- 数学(2883)
- 数学方法(2824)
- 融(2736)
- 金融(2736)
- 银(2660)
- 银行(2655)
- 行(2597)
- 业经(2580)
- 学(2558)
- 制(2445)
- 农业(2390)
- 财(2192)
- 国人(2037)
- 地方经济(2010)
- 中国人(1956)
- 问题(1804)
- 策(1741)
- 贸(1536)
- 贸易(1534)
- 机构
- 大学(36221)
- 学院(34727)
- 研究(15472)
- 济(13967)
- 经济(13634)
- 管理(11681)
- 中国(11406)
- 理学(9734)
- 理学院(9546)
- 管理学(9336)
- 管理学院(9254)
- 科学(9138)
- 所(8639)
- 京(8277)
- 研究所(7734)
- 中心(6615)
- 财(6487)
- 农(6410)
- 江(6120)
- 范(5738)
- 师范(5683)
- 院(5376)
- 北京(5238)
- 业大(5012)
- 财经(4949)
- 农业(4946)
- 省(4803)
- 师范大学(4769)
- 州(4707)
- 经济学(4567)
共检索到6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曼东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苏联的人口普查发生了阶段性的中断,直至1959年1月15日才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结果表明,苏联总人口数已达到2亿零88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48%。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秦品端
1982年7月1日,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面是根据已公布的数字整理出的一些情况: 一、人口最多的是四川省,99,713,31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66%;人口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1,892,39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19%,前者为后者的52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益民
根据中共中央1980年第48号文件决定,为了给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作准备,于1980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和无锡县进行了人口普查试点。试点目的,一是检验修订普查办法,二是取得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的具体经验,三是为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培训一批骨干。大家知道,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普查。第一,在十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举行人口普查,在中外历史上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第二,调查项目包括人口的基本特征以及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葛民鑫
第三次人口普查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标准时间、普查对象、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表式和统一的填写方法,进行直接的调查登记,然后由手工简易汇总出几个主要数字,再通过编码、录入,由电子计算机处理出大量数据。在每道工序中,都实行质量控制,所得到的数据准确程度是比较高的。这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元颉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圆满成功,普查中的数据收集、资料编码、录入以及汇总处理都达到了高质量。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全部数据达400亿字符,采用中央和省分散式两级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上难度较大。对于这样大规模的数据处理系统,怎样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如何制定必要而合理的精度要求?又怎样分配各工作环节的允许误差?是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分散处理中采用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处理程序,我们在数据处理实施过程中注意搜集各环节质量指标,尝试从省级处理角度反映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质量情况,分析研究误差传递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国务院于一九八二年二月十九日颁发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动员广大群众,为贯彻执行这一办法而努力。那么,这一办法是怎样制定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说明和讨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润龙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首次普查。文章认为 ,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查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是造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迁移人口 ,文章建议人口普查应以调查现住人口为主 ,同时应多方位地提供普查信息化资料 ,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使普查成本相对降低
关键词:
现住人口 常住人口 人口普查 户籍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日章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以今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登记表是普查员向登记对象或申报人询问后由普查员填写,一般说来准确度会是较高的。我国有十亿人口,需要四百多万普查员。这些人来自各个单位,虽然经过短期培训,因为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接收能力有强有弱,社会经验各不相同,而且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搞人口普查,加上其它各种原因,在登记时难免会发生差错。为了提高登记工作的质量,登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针对分层两阶段PPS整群抽样设计的一般情形,构建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总体总量及方差的无偏估计量,并应用复杂抽样设计效应的一般计算方法,推导了该抽样设计效应的评价公式。借助设计效应和单位调查费用差异的分层设计,估计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样本量及其在不同阶段和分层的分配。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复杂抽样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抽样效率,而且可以借助设计效应较好地解决样本量测算与分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耀臣
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科学决策和科学治国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本文作者系湖北天门市统计局长,亲自领导和参加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对人口普查存在一些问题谈了他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很令人深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由于六十年代初起持续十余年的生育高潮,我国正面临婚育人群急剧回升的形势;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亦给人口的流动、分布、结构以强烈影响。全面、及时地确定这些影响的程度,对于完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的计划管理,预见人口发展趋势,是完全必要的。联合国曾多次要求成员国能在“0”年或附近年份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谦 崔红艳 李睿 庞江倩 陈卫 杨胜慧
近一两年来,各机构、组织、刊物举办的有关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各种研讨会、论坛相当频繁,国内外学者、各部门和各级别的政府官员在各种刊物、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文章数不胜数。《人口研究》编辑部一年前曾经组织了一期论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挑战与展望",时隔一年,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刚刚结束之时,再次就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问题举办论坛进行讨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可谓当前中国人口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社会各界对第六次人口普查也充满了期待。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统计局(作为主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政府部门)、北京市统计局(作为实际工作部门)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就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改革、第六次人口普查在试点和登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和启示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以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运用人口存活分析方法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存在的重报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五普”数据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重报 数据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