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4)
2023(8212)
2022(6769)
2021(6347)
2020(4705)
2019(11091)
2018(11075)
2017(19180)
2016(11323)
2015(12752)
2014(13074)
2013(12285)
2012(11944)
2011(11317)
2010(11999)
2009(10582)
2008(10511)
2007(9619)
2006(8922)
2005(8601)
作者
(31192)
(25858)
(25834)
(24497)
(16604)
(12505)
(11717)
(10185)
(10124)
(9526)
(8870)
(8649)
(8413)
(8406)
(8209)
(8168)
(7731)
(7611)
(7486)
(7480)
(6949)
(6480)
(6306)
(6048)
(6046)
(5882)
(5813)
(5721)
(5355)
(5146)
学科
(47332)
经济(47280)
管理(23687)
(23026)
中国(22077)
教育(20345)
(17057)
企业(17057)
地方(17053)
(13804)
业经(12080)
(12004)
理论(11865)
方法(11625)
(11519)
地方经济(9751)
农业(9643)
(9297)
金融(9297)
发展(9178)
(9050)
(9005)
银行(8994)
(8857)
数学(8688)
(8667)
数学方法(8552)
(8158)
技术(7897)
(7403)
机构
大学(160416)
学院(158164)
研究(63853)
(60105)
经济(58510)
管理(50048)
中国(43373)
理学(41276)
理学院(40594)
管理学(39826)
管理学院(39487)
(37561)
科学(36731)
(33384)
师范(33193)
(32596)
教育(31708)
研究所(29169)
(29141)
师范大学(27115)
(27089)
中心(26809)
北京(25486)
(23383)
(22743)
(21926)
财经(21741)
技术(20663)
(19611)
业大(18830)
基金
项目(92049)
研究(77438)
科学(73300)
基金(60975)
(51496)
国家(50810)
社会(46771)
社会科(43893)
社会科学(43884)
教育(42307)
科学基金(42214)
(38244)
编号(34504)
(33637)
成果(31753)
基金项目(30576)
课题(28268)
(26981)
资助(24445)
(23917)
自然(23113)
自然科(22520)
自然科学(22515)
重点(22511)
发展(22433)
自然科学基金(22099)
(21989)
(21503)
规划(21221)
(20544)
期刊
(80128)
经济(80128)
研究(63430)
教育(53235)
中国(46963)
(23422)
(21383)
学报(21219)
管理(20398)
科学(20216)
大学(17482)
技术(17072)
(16447)
金融(16447)
农业(16195)
学学(14582)
业经(13567)
职业(13089)
经济研究(12442)
财经(11310)
(9964)
论坛(9964)
(9927)
问题(9868)
(9357)
技术教育(8522)
职业技术(8522)
职业技术教育(8522)
图书(8476)
(8366)
共检索到272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刘洋  阮一帆  
二战结束后,政治教育在德国的经济恢复、政治重建以及肃清纳粹思想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不同时期所涌现出的政治教育思想理论,一方面反映出德国议会、政府和学术界对不同时期政治教育的认识历程,另一方面也指导了不同时期的政治教育实践。本文期望通过对战后联邦德国不同时期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发现其变迁的规律和特征,为联邦德国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阮一帆  李战胜  傅安洲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发生的大学生运动,既对该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又对其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理论及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这场发生在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联邦德国从建国初期的传统保守型政治文化到70年代西方式民主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转型。联邦德国政治文化与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变迁,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本文对战后不同时期联邦德国比较教育研究机构的创立与发展,学科特点与功能的讨论以及研究重点的变化作一评述,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比较教育的学科功能和地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跃斌  
一、战后50至80年代联邦德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逐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德国作为战败国,其海外资产丧失殆尽,并被禁止输出资本。1951年,美、英、法三国从冷战中的西方利益考虑,解除了不许联邦德国输出资本的禁令。1952年起,联邦德国重新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丽华  
本文以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60年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作为观察点,试图把握洪堡大学理想在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与命运,从而解析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文沛  
联邦德国的"二战"历史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受冷战形势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的"二战"历史教育偏离了历史事实,德国大众试图逃避历史罪责。1966年,阿多诺发表"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演说后,德国"二战"历史教育出现转折,树立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德国统一后"二战"历史教育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媒体、展览和纪念馆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的"二战"历史教育帮助德国社会树立了正确的"‘二战’史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明  顾光青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所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力图在保持个人自由的价值和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础上,建立每个人具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社会和解,朝向共同富裕发展的社会。社会市场经济代表了战后西欧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建华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对技术未来的发展与其可能引起的各种问题及时地进行预测与评价,是制定正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国荣  
联邦德国是工业大国,目前它的经济总能力占世界第四位,在对外贸易中占世界第二位,1989年实际社会总产值达到22600亿马克(按1980年市场价格计算),比1960年的7317亿马克增长二倍多。联邦德国的经济为什么能这样持续不断地发展,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经济效益,无疑这和企业自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小波  
德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被称为其核心部分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在世界享有盛誉,其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完善周密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我们在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应借鉴其经验,建立并完善教育立法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阮一帆  
政治教育在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由"臣服型"向"参与型"转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德国政治教育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表现为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三次重要转换:从"种族纯洁与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到"捍卫联邦德国宪法的途径",再到"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最终转向"巩固政治认同与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统一"。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嘉禔  
1976年7月,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对正在庆祝建国二百周年的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陪同施密特总理访美并经常伴随其左右的高级官员中有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海因茨一奥斯本·费特尔。17年后,在他的《行动起来,为了德国走出困境》一书中,昔日的联邦德国总理依旧将首任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汉斯·伯科勒称为战后西德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战后联邦德国的国家事务中,工会的地位和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东方  傅安洲  
二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实现了从传统的纳粹权威政治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巨大变迁,其中德国政治教育的重构与发展在改变、创造、维系政治文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主要从政治教育理念转变、政治教育目标的更新、政治教育内容和主题的转换、政治教育体系的重建与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研究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一亿多人口、五十多个民族、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综合国力,谋求区域的均衡发展,保证各民族和睦相处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开发新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借鉴国外区域发展经验,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政策。原联邦德国在短短的四十多年时间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不仅实现了经济腾飞,而且还较好地解决了区域同步发展问题,从而成为西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社会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原联邦德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