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5)
2023(8936)
2022(7244)
2021(6600)
2020(5645)
2019(13107)
2018(13312)
2017(25682)
2016(14602)
2015(17039)
2014(17789)
2013(17439)
2012(16135)
2011(14694)
2010(15154)
2009(14003)
2008(14237)
2007(13187)
2006(11509)
2005(10627)
作者
(44247)
(37040)
(36828)
(35503)
(23527)
(17811)
(17125)
(14492)
(13879)
(13515)
(12563)
(12342)
(11999)
(11785)
(11758)
(11580)
(11515)
(10909)
(10805)
(10673)
(9281)
(9234)
(9121)
(8641)
(8422)
(8348)
(8336)
(8232)
(7591)
(7575)
学科
(60887)
经济(60823)
管理(38705)
(37994)
(29480)
企业(29480)
方法(26484)
数学(23030)
数学方法(22819)
(19257)
中国(17661)
(15716)
业经(13811)
(13020)
地方(12998)
农业(12649)
(12339)
(11661)
贸易(11657)
(11282)
(10037)
银行(10006)
理论(10002)
(9755)
财务(9719)
财务管理(9682)
(9445)
(9335)
(9325)
金融(9323)
机构
大学(215830)
学院(215373)
(85642)
经济(83613)
管理(76791)
研究(74001)
理学(64808)
理学院(64007)
管理学(62758)
管理学院(62337)
中国(56199)
(46842)
科学(46213)
(40429)
(40243)
(39368)
(35573)
研究所(35405)
中心(34463)
业大(32931)
农业(31753)
财经(31635)
(30475)
师范(30165)
北京(29820)
(28450)
(28188)
经济学(26696)
(26030)
经济学院(24272)
基金
项目(133574)
科学(102542)
研究(99266)
基金(93127)
(80795)
国家(80071)
科学基金(66838)
社会(60012)
社会科(56629)
社会科学(56609)
(53433)
基金项目(49024)
教育(46998)
(44879)
编号(42898)
自然(42051)
自然科(40996)
自然科学(40982)
自然科学基金(40234)
资助(38377)
成果(36462)
重点(30529)
课题(30146)
(29618)
(29461)
(27002)
(25702)
科研(25589)
大学(25473)
创新(25273)
期刊
(99645)
经济(99645)
研究(65191)
中国(45148)
(37593)
学报(35122)
(33518)
科学(30496)
教育(28843)
管理(26600)
大学(26089)
农业(24826)
学学(23941)
(20915)
金融(20915)
技术(19937)
业经(16949)
财经(15723)
经济研究(15542)
问题(14016)
(13913)
(13546)
图书(12777)
(11259)
(11210)
技术经济(10884)
理论(10509)
商业(10470)
世界(9883)
国际(9849)
共检索到33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和平  
战后美国人口从城市向郊区流动络绎不绝,工厂、商店、有限公司总部也纷纷离开城市向郊区分散,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城市国家向郊区国家的转变。美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市郊化,这是前所未有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美国社会这一转化呢?国内学者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试图在某一个领域找到答案,更多的人把这一变化简单地归功于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莹  
文章认为郊区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既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又是城市地域结构的进化。其本质是郊区城市化及农业地带的城市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概况、特点,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传锋  
战后,欧洲一直是北约集团和华约集团实行大规模、高强度政治和军事对抗的重要舞台。然而,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期间,虽然经历过几次战争风险,但欧洲竟然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的军事冲突或战争。相比世界其他地区发生多次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人们不得不把已成为欧洲特征的高度稳定的和平视为一个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征涛  刘勇  王一波  陈德绩  
试图从资本积累的新视角来分析郊区化产生的动力机制,即郊区化土地"融资"满足资本积累要求;土地"溢出"加速郊区化进度;土地"补贴"吸引产业投入。研究发现,我国与西方郊区化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一,它反映了资本缺乏和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土地"融资"行为,其二,强化郊区化空间生产,同时注重产业的增长。最后,分析了推动郊区化的具体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岽兴  
南部的崛起是战后美国发生的最重大的社会变迁之一。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南部的发展。传统棉花产业的迅猛机械化、农业技术水平的长期落后、新政时期联邦政府政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和种族关系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南部农村地区贫困的相对集中。知识界对贫困问题的独创性研究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促使联邦政府制订和实施了长期且稳定的法规和政策,南部农村的贫困问题得以逐步解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晖  
大城市郊区农村由于特定的区位和功能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大城市郊区农村的特点,提出了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即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应以小城镇为关节点,集中资金建设,同时要认识到农村及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农地,保留农村形态,注重农村的规划、生态环境及民俗景观的保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佳妮  
纽约市作为国际典型的移民大都市,在城市发展与改造、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相应的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经验。20世纪70年代以来,纽约市进入城市发展的郊区化阶段,城市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由中心城区曼哈顿向边缘扩散、白人飞走、内城移民聚集等。针对人口变迁特点与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纽约市的实践探索与政策举措如下:第一,立法保障基本权利;第二,重组学区,并鼓励择校;第三,兴办特许学校与移民学校;第四,出台补偿政策。以上经验可为我国大都市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霞  
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为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历程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大陆的高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淼  刘莘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城镇在人口吸纳、产业转换、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小城镇自身的特质外,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产业、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调整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发展滞后带来了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不足等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给予小城镇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转变其发展模式,尽快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雨  
本文首先对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两个重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即在科技发展战略上,强化基础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在科研发展方式上,着重强化以科研联合体的R/D模式。进而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特别是借鉴技术范式理论,对这一科技政策进行评析,可以看出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是源于开拓原创性技术范式以获取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战后美国科技政策对于我国目前科技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非  蔡建明  刘军萍  
本文致力于探析京郊小城镇的经济地域类型及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综合运用了H.J.纳尔逊的城镇职能分类方法和区位商法,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从业结构出发,将京郊183个小城镇划分为四大类型。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一步探讨了京郊四大类小城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结果发现这四大类小城镇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十分明显,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演进机理。基于此,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便为今后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开展分类规划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立威  严建伟  
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已达到过饱和状态,城市空间向外缘拓展是必然趋势,以轨道交通引导新城的有序发展是有效策略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轨道交通市郊线顺义线(15号线)和亦庄线分别对顺义新城、亦庄新城的引导作用,总结和思考北京轨道交通市郊线与外缘新城空间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使轨道交通与新城能够协调、有序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放  
通过对北京市各类区域自1958年以来的人口增长速度以及"四普"和"五普"时北京市各类区域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数据的分析,本文对北京市是否进入了郊区化阶段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把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全部看作是近郊区或全部看作是城区都是不恰当的。在对北京市的郊区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分乡、镇、街道的人口数据,这样才能对拓展区内部的城区和近郊区分别进行研究。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增长率下降、包含近郊区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属于远郊区的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率上升以及近年来发展新区人口增长率超过拓展区,本文认为: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