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0)
2023(9257)
2022(7652)
2021(7049)
2020(5573)
2019(12864)
2018(12733)
2017(22413)
2016(13188)
2015(15027)
2014(15004)
2013(14392)
2012(14082)
2011(13286)
2010(13806)
2009(12371)
2008(12116)
2007(11105)
2006(10376)
2005(9795)
作者
(39237)
(32259)
(32232)
(30616)
(20739)
(15744)
(14687)
(12701)
(12636)
(11870)
(11153)
(10860)
(10624)
(10608)
(10408)
(10241)
(9691)
(9683)
(9533)
(9438)
(8454)
(8274)
(7991)
(7603)
(7568)
(7402)
(7279)
(7175)
(6769)
(6612)
学科
(51700)
经济(51643)
管理(25981)
(25528)
中国(23670)
教育(20270)
(18225)
企业(18225)
地方(18196)
(15573)
(13615)
方法(13352)
业经(12410)
(12029)
数学(10766)
理论(10712)
农业(10710)
数学方法(10598)
(10477)
金融(10477)
地方经济(10363)
(10021)
银行(9986)
(9813)
(9736)
(9588)
贸易(9577)
发展(9567)
(9439)
(9241)
机构
大学(185563)
学院(182215)
研究(79545)
(69252)
经济(67449)
管理(55443)
中国(54753)
科学(48246)
理学(45309)
理学院(44523)
(44225)
管理学(43539)
管理学院(43170)
(42809)
研究所(38567)
(36376)
师范(36039)
(35000)
教育(34286)
中心(33479)
(31760)
(31702)
北京(29980)
师范大学(29520)
(28655)
农业(27393)
业大(26141)
(25148)
技术(24528)
(24102)
基金
项目(110312)
研究(86368)
科学(86144)
基金(73655)
(65208)
国家(64445)
科学基金(51867)
社会(50969)
社会科(47793)
社会科学(47781)
教育(46050)
(45415)
(40746)
编号(37009)
基金项目(36918)
成果(34181)
自然(31434)
(31279)
课题(30893)
自然科(30638)
自然科学(30628)
资助(30560)
自然科学基金(30075)
重点(27327)
(25263)
(25121)
发展(25095)
(24610)
(23043)
规划(22633)
期刊
(90197)
经济(90197)
研究(71255)
教育(55056)
中国(54805)
(33878)
学报(30648)
科学(27462)
大学(23658)
管理(23647)
农业(23492)
(22472)
学学(20420)
(20200)
金融(20200)
技术(18432)
业经(14724)
经济研究(14505)
职业(13079)
(12890)
财经(11788)
问题(11079)
(11055)
论坛(11055)
世界(10505)
(10387)
国际(10015)
(9857)
(9826)
图书(9823)
共检索到318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诸园  周采  
战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以及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经历了从妇女史到妇女教育史,再到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史,而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开始对传统教育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在全球史观的影响下,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走向了整合与深化。教育史学家们围绕着妇女教育问题,引入了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探讨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伟  
美国高等教育史的撰写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业余校友撰史到专业史学家的研究,高等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美国正式确立。而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演进,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经历了进步史学、和谐史论、修正史学和后修正时代几个阶段。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学术研究的整合与深化将是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努力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采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教育史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国公立学校颂歌模式。一部美国教育史就是民主派战胜保守派,公立学校不断发展的史诗。但自20世纪中叶末期开始,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本文重点研究战后美国教育史学流派发展演变的历程,以便为从事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学者提供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香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采  
研究当代史学趋势时首先应了解与其相关联的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念。西方史学的发展经历了数次重大转折。在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史家们力图弥合现代与后现代史学理论,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科学性与哲学性相结合,认为史学的未来出路在于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与文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当代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教育史研究有诸多启发。教育史研究者应关注世界史学发展前沿,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诸如教育史学观念的更新、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教育史编纂方法的多元化等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高海龙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的妇女运动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8年美国妇女以"去投票站展现力量"为口号,开展"占领"中期选举的运动,为妇女参选提供帮助。本次中期选举女性候选人表现得异常活跃,不但体现在创纪录的参选人数上,还体现在候选人背景的多样性上,掀起一场"粉色浪潮"。美国两大政党在女性参政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民主党鼓励女性参选,也赢得更多女性选民的支持;而共和党坚持极端保守主义,限制了女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诸园  周采  
意识形态的竞争对于战后美国女性教育目的定位带来巨大困惑。战后美国女性面临爱国、经济、文化以及心理四种意识形态。战后美国社会的四种意识形态深深地影响了女性教育的发展。琳达·艾森曼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女性教育史学转向新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国女性教育历史大词典》和《战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1945-1965》两本经典史学著作中,艾森曼质疑历史客观性,使用意识形态的文化工具来指征文化实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采  
西方教育史学在战后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新文化教育史学的嬗变历程,对教育史的阐释也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流派。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各流派研究触角不同程度涉及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相对主义盛行和"碎化"危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多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武翠红  
在本国师范教育改革和欧美新教育史学的双重影响下,战后澳大利亚教育史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教育史学兴起,阶级和性别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分析范畴,福柯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方法指导下的教育史研究盛行。另一方面,运用传统教育史学模式研究教育史的仍大有人在,教育传记的撰写一直盛行,传统传记和集体传记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教育史学的势力,和新教育史学家一起推动了澳大利亚教育史学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谷平  吴静  
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科经历了从崛起、繁荣到分化、并逐步消亡的过程;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海外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尤其是与历史学科的互动关系制约了这一进程;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教育史必须坚持学科的自主性和特色,坚持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腾蛟  
冷战后,美国依据复杂、动态的现实,加紧调整和转型公共外交,突出公共外交战略的地缘政治性,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策略,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的双向交流,推动公共外交向多中心、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美国继续奉行霸权主义战略,其言辞与行为严重背离,使得公共外交的有效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甘永涛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传统女性主义教育持两种妇女观,一是“父权制”妇女观,二是“父权制”批判妇女观。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两种态度:一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态度。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态度。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仍旧没有走出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传统女性主义教育的批判性重建,还必须从后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需求借鉴。只分析性地找出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女性主义教育类型地一般特征与具体表现还是不够地,女性主义教育学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整合这三种教育资源,女性主义教育建构尚需要实现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的“视界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王新华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出发,分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缘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后现代教育学的概念表述、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中唯本论、建构论等派别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其他派别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批判性观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军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源于英语 ,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①这一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从18世纪现代主义开始盛行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否定了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 ,从“平等”观走向“差异”观 ,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 ,分析男女性之间的关系 ,从女性的独特性出发 ,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本文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论与构成论的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昌送  
战后,非洲职业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萎缩与质量下降、调整与改革的历程,由于经济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非洲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不一、稳定性较差、发展领域和重点受国际援助政策影响大。进入到21世纪,非洲国家将职业教育作为其解决贫苦与失业、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体现了注重非洲一体化、加强政府作用和统筹规划、建立国家资格和认证标准等特征和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