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7)
2023(3512)
2022(3187)
2021(3186)
2020(2662)
2019(6331)
2018(6162)
2017(12563)
2016(6732)
2015(7676)
2014(7669)
2013(7505)
2012(7079)
2011(6351)
2010(6289)
2009(5533)
2008(5398)
2007(4763)
2006(4328)
2005(3851)
作者
(17317)
(14133)
(13897)
(13451)
(9092)
(6911)
(6605)
(5613)
(5392)
(5171)
(4964)
(4808)
(4515)
(4422)
(4369)
(4369)
(4157)
(4156)
(4042)
(3984)
(3582)
(3500)
(3283)
(3213)
(3197)
(3194)
(3185)
(3141)
(2904)
(2785)
学科
(22151)
经济(22126)
管理(17048)
(14930)
银行(14785)
(13536)
(13072)
(12751)
(10111)
企业(10111)
(9032)
制度(9031)
业务(8879)
方法(8776)
数学(7927)
数学方法(7891)
银行制(7752)
(7692)
金融(7690)
(7650)
地方(7185)
中国(6651)
(6483)
(6020)
国家(5858)
(4739)
农业(4534)
业经(4478)
财政(4410)
工作(4064)
机构
大学(84474)
学院(82836)
(33391)
经济(32520)
管理(31777)
中国(28985)
研究(27442)
理学(26414)
理学院(26058)
管理学(25808)
管理学院(25616)
(19458)
(18731)
(17813)
银行(17090)
(15811)
科学(15323)
中心(14549)
财经(14541)
(13863)
(13429)
(13212)
(13082)
研究所(11590)
北京(11551)
(11500)
(11261)
师范(11187)
经济学(10911)
财经大学(10904)
基金
项目(53650)
科学(42125)
研究(41383)
基金(39160)
(32826)
国家(32532)
科学基金(28238)
社会(26117)
社会科(24726)
社会科学(24718)
基金项目(21300)
(20516)
教育(18631)
自然(17615)
(17238)
自然科(17151)
自然科学(17149)
编号(17059)
自然科学基金(16839)
资助(15653)
成果(14418)
(12278)
课题(11625)
重点(11568)
(11523)
(10972)
(10967)
教育部(10870)
国家社会(10702)
(10547)
期刊
(37655)
经济(37655)
研究(29850)
(23373)
金融(23373)
中国(18830)
(16404)
(11906)
科学(10494)
学报(10258)
管理(10165)
大学(8126)
教育(7953)
学学(7428)
财经(7377)
农业(6284)
(6244)
技术(5968)
经济研究(5436)
问题(5215)
业经(5132)
理论(5020)
农村(4766)
(4766)
(4699)
会计(4681)
实践(4622)
(4622)
(4429)
论坛(4429)
共检索到13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江国滨  
战后法国银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政府干预印记。从国有化到私有化重组,无不体现出政府在为与不为之间的抉择。政府在金融领域并不是简单地退出,撒手不管,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一边退,一边促使国内形成宽松但监管规范的金融市场,为重组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波  
进入90年代以来,法国银行业虽然进行了一些较为显著的结构性调整和业务收缩,但基本上仍未能摆脱由于法国80年代初国有化浪潮和银行业外延式扩张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及房地产市场的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金融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欧洲统一货币的即将实施,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波  
在80年代中后期,法国的银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主要银行的资本实力、资产规模、业务种类和服务范围以及银行电脑化、国际化程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是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采取的放松金融管制的自由化政策以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说这一阶段中发生的全球性的债务危机也对法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不足以改变法国银行业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玲玲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综合化经营特征明显。投资银行的业务变迁主要受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理念的变化、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美国投资银行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增强了投资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但是,业务变迁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积累却成为危机爆发的隐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红  
本文利用1995-2011年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的125家中外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Panzar-Rosse的H统计值揭示了中国银行业在整个样本期间的平均市场力程度及其演变,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测量了不同规模银行的市场力。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市场力的演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中等银行市场力最强,其次是小银行,大银行市场力最弱。本文批驳了中国银行业垄断的观点,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性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边际效应递减问题,需要改变竞争策略,对大银行的非效率问题,应通过分拆和加强机制转换予以解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景飞  吉伶华  
一、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约束。在不同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由此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在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即“在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变化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华民  张炳申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实际上是各方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结果。本文意在描述中央政府、国有银行自身、地方政府、新兴民营企业主阶层等各大利益集团在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中的驱动作用,企图由此逻辑地导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改革推动者提供自觉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王毅  
自清朝末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中国银行业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成长起来。以政府控制下"官护"性质银行的兴办为起点,中国银行业在30年间相继出现官办银行、官商合办、商办官护、私人民营、民营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在南京国民政府垄断银行业之前,较为丰富的现代银行体系雏形初步建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银行业呈现出"单一——分散——集中"的结构性变迁特征,由最初单一化的"官护"银行为主发展为数量庞大、较为分散的行业结构,最终在银行间联合发展作用下实现中国银行部门的集中。同时,中国银行业在资本实力和业务经营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尽管这一时期仍处于发展的幼稚阶段,但这一关键的起步对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通过集中、联合发展实现与外国在华银行和旧式钱庄的抗衡,以史为鉴,这对当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琦  
浅析美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中央财经大学黄琦美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以立法为基础,其目的在于防范银行作业风险,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并配合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100多年来,美国的银行监管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松散到完整,进而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德斌  黄伟  
理论上,公路结构可以通过改变银行业结构来促进工业结构的升级,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实证上,通过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机制验证了这种路径。本文研究发现:(1)公路结构的升级会促进被抑制的轻工业潜在比较优势释放,使轻工业的发展快于重工业,从而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2)公路结构因为把潜在比较优势释放出来,进而促进中小银行发展而改善银行业结构来促进工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紫剑  
在既有的 2 0多年改革中 ,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从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完全垄断到多种产权形式初具竞争的渐进道路 ,其结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改革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 ,当前国有银行仍占垄断地位 ,非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绩效连年下滑。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将进入全面开放时期 ,不仅对外资银行而且对民营银行的进入壁垒将会逐步拆除。体制内外产权改革的并进将使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结构走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竞争局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卫东  
西方金融组织的经营网点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让人寻味、让人思考的层面很多;尽管到目前为止,以数量规模扩张为主的金融发展阶段已经结束,但是,其对经济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仍会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借鉴西方金融组织经营网点的发展经验,确定西部地区具有区域经济特征的网点经营发展模式,是一种制度变迁和对金融制度、政策的“公共选择”过程;它对于西部地区金融组织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玉茹  夏杨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制度的变迁是沿着"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这一路径演进。同样,中国分业经营的形成也是一次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近些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更加明朗,中国加入WTO之后,原有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均衡必将打破,因此,在以风险分析为依据选择实现金融多元化经营过渡模式和设置转变进程是我国未来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刚  冯艳  杨亮  
何种金融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在理论上存在巨大分歧的问题,中国经济为经验验证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样本。本文以1995~2006年中国29个省级单位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Difference GMM和System GMM动态面板回归估计方法系统地检验了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及其两个组成部分(TFP增长和资本积累)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金融中介整体规模的扩张实际上并未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在这个环境下,中国当前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是阻碍了经济增长,这主要表现为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抑制了劳均资本的积累,其对TFP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却是不显著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忠民  尹全洲  
1845—1997年中国外资银行制度之变迁王忠民尹全洲1845—1997年间,中国历经152年政治经济制度变迁。从1845年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又称东方银行OrientalBank)进入中国,到1954年最后一家外资银行退出中国大陆,再到197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