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0)
2023(4897)
2022(4134)
2021(3510)
2020(3032)
2019(6605)
2018(6572)
2017(12685)
2016(6848)
2015(7754)
2014(7969)
2013(8030)
2012(8067)
2011(7437)
2010(7932)
2009(7337)
2008(7343)
2007(6614)
2006(6240)
2005(5893)
作者
(21254)
(17841)
(17791)
(17053)
(11756)
(8535)
(8140)
(6861)
(6796)
(6471)
(6460)
(6025)
(5867)
(5864)
(5715)
(5487)
(5274)
(5143)
(5016)
(4915)
(4697)
(4332)
(4305)
(4176)
(4087)
(3981)
(3875)
(3677)
(3622)
(3427)
学科
(55400)
经济(55366)
管理(21578)
(17494)
方法(15251)
地方(15104)
(14927)
企业(14927)
数学(13377)
数学方法(13286)
地方经济(11791)
(10254)
中国(9886)
(9877)
业经(8594)
(7642)
(7106)
金融(7106)
(6965)
经济学(6630)
(6605)
财务(6591)
财务管理(6581)
(6419)
银行(6411)
(6291)
企业财务(6280)
(6110)
环境(6100)
(5548)
机构
大学(111589)
学院(110228)
(58363)
经济(57335)
研究(42995)
管理(38052)
中国(32880)
理学(31840)
理学院(31428)
管理学(30991)
管理学院(30766)
(26193)
(23598)
科学(23057)
(22290)
财经(20484)
经济学(19965)
研究所(19792)
中心(18526)
(18429)
经济学院(17610)
(17079)
北京(15390)
财经大学(15078)
(15004)
(14815)
(13812)
师范(13674)
(13382)
业大(13186)
基金
项目(64410)
科学(50708)
基金(47516)
研究(47132)
(40975)
国家(40662)
科学基金(34363)
社会(32517)
社会科(30843)
社会科学(30835)
基金项目(24213)
(23989)
教育(20777)
资助(20524)
自然(20445)
自然科(19950)
自然科学(19947)
(19874)
自然科学基金(19577)
编号(17221)
(15227)
成果(15089)
(14851)
重点(14822)
国家社会(13964)
(13797)
经济(13674)
教育部(13002)
发展(12905)
(12753)
期刊
(74116)
经济(74116)
研究(39809)
(21695)
中国(20869)
管理(16362)
学报(15115)
科学(13976)
(13381)
经济研究(13221)
(12481)
金融(12481)
大学(11868)
财经(11612)
学学(11395)
(10191)
问题(9423)
技术(9238)
农业(8840)
业经(8426)
世界(7344)
教育(7242)
技术经济(7158)
(7060)
统计(6752)
国际(6716)
经济问题(5878)
经济管理(5613)
(5589)
决策(5236)
共检索到181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有德  
一、宏观调控的体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短期经济调控体制,调控方略近视化,忽视了中长期调节与计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因为美国私人经济成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较大,国有制企业占的比重较小,崇尚经济自由思想,大垄断资产阶级不接受政府的调控方略。美国的社会经济矛盾较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尖锐。矛盾频繁出现,老问题未解决,新矛盾又致,很难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礼和  
试论战后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邮编:430077曹礼和回顾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实行统制经济体制的时期,还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日本政府从来没有放松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并且形成了一套独具日本特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大田一广  郑京淑  
文章按时间序列将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概括了每个阶段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模式、动力、机制和主要问题,并试图找出每个阶段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日本建立起适应"产业资本主义"逻辑的独特的经济系统有密切关系;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所经历的长达20年的经济萧条和徘徊,在某种意义上归结于日本的经济系统同"金融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或许日本已经到了重新定义经济、创新整个经济系统的历史的转折点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先觉  
战后日本经济能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和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大国,这是与日本政府成功的宏观经济管理分不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的情况和特点,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借鉴意义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乌家培  凌晓东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机制。这一机制将介于纯粹的计划机制与完全的市场机制之间,具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于是,新机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具有传统体制下所不具有的新的内容。本文将对传统机制下与新机制下两种宏观经济调控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并提出对新机制下宏观调控方式进行评价与选择的思路。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宗  
战后为应对每一次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均实施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依次更迭是基于三个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即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说的过渡与交替。随着历史条件和经济周期的不断变化,为应对危机,国家干预或经济自由主义交替运用。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制度体系进入了一个转变的时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且其趋势愈演愈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陷其中,需要我们在考虑经济与政治的框架内探索新的理论创新方式,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然而创新源于"历史的逻辑的东西",因此,反思历史的经济思维对指导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宏观经济理论的过渡与交替就为我们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淳  
《宏观经济调控》评介肖淳在我国当前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正在创建,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宏观经济调控》一书,适时地赶上了时代的需要,也适应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特为该书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分析经济走势,作者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入解析了这次客观经济调控的原因、方法、成效,指出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耀华  
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简论朱耀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尤为重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战后48年来,日本物价虽几经涨落,并且批发物价和消费者物价二者的指数变动情况和上涨率变动幅度不尽一致,但其基本趋势却是长期相对稳定的。这主要是由于战后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稳定物价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且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物价实现了较有成效的宏观控制的结果。本文拟就此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价格改革和物价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本文阐述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总量调控与建立在中观和微观基础上的局部调控的基本框架、主要特点和理论依据,论述了两者在货币理论、消费理论、财政理论、对市场经济的态度、研究方法等10个方面的差异,指出从20世纪初至今,政府干预已经先后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干预阶段、总量调控阶段,现正进入局部调控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在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思想史上,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是从本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的。说到政府干预,总是首先要与一个事件和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或“大危机”,以及由此而造就的两位“改革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大萧条”是资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