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6)
2023(3402)
2022(2603)
2021(2641)
2020(2159)
2019(5062)
2018(5097)
2017(10099)
2016(5381)
2015(6105)
2014(6093)
2013(6066)
2012(5480)
2011(4991)
2010(5266)
2009(4658)
2008(4757)
2007(4370)
2006(4018)
2005(3571)
作者
(15632)
(12888)
(12855)
(12456)
(8447)
(6256)
(5846)
(4950)
(4818)
(4669)
(4603)
(4370)
(4354)
(4271)
(4165)
(3969)
(3941)
(3827)
(3799)
(3752)
(3480)
(3264)
(3171)
(3018)
(2985)
(2918)
(2906)
(2889)
(2697)
(2599)
学科
(17228)
经济(17212)
(15389)
管理(14295)
(13209)
企业(13209)
方法(6471)
中国(6210)
(5756)
(5735)
数学(5169)
理论(5142)
(5112)
数学方法(5070)
业经(4493)
(4488)
(4241)
财务(4218)
财务管理(4211)
企业财务(4017)
农业(3831)
教学(3827)
教育(3715)
(3682)
金融(3680)
(3570)
银行(3556)
(3519)
(3374)
(3161)
机构
大学(76847)
学院(76778)
(28252)
经济(27567)
研究(26741)
管理(26566)
理学(22290)
理学院(22012)
管理学(21581)
管理学院(21433)
中国(20005)
科学(16488)
(16400)
(14488)
(14038)
研究所(13129)
(13056)
(12350)
中心(11298)
业大(11203)
财经(10926)
(10762)
北京(10659)
师范(10641)
农业(10189)
(9884)
(9765)
(9757)
技术(9476)
经济学(8980)
基金
项目(47800)
科学(35998)
研究(35588)
基金(32213)
(28542)
国家(28253)
科学基金(23169)
社会(21216)
社会科(19743)
社会科学(19733)
(19275)
教育(17475)
基金项目(16567)
(16275)
编号(14840)
自然(14744)
自然科(14398)
自然科学(14393)
自然科学基金(14144)
资助(13843)
成果(13047)
课题(11199)
重点(10946)
(10347)
(10288)
(10076)
创新(9531)
(9366)
大学(9320)
(9130)
期刊
(35153)
经济(35153)
研究(23238)
中国(17410)
学报(13777)
教育(13316)
(12498)
(11974)
科学(11800)
管理(10965)
大学(10548)
学学(9745)
农业(8450)
(7757)
金融(7757)
技术(7062)
财经(5970)
经济研究(5609)
业经(5380)
(5163)
(5000)
现代(4289)
(4110)
职业(4031)
(3971)
论坛(3971)
世界(3948)
问题(3930)
图书(3782)
业大(3627)
共检索到120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蔚  
战后的日本式资本主义较之广义的资本主义具有其独特的色彩,即“武士的资本主义”色彩,这种武士的资本主义,其核心是效忠自己的“领主”(企业≈藩),具体表现为以下七种精神: 1.和为贵:日本式经营的特点首先表现于劳资协调,强调“以和为贵”。在日本,也有象花王公司丸田芳郎会长那样仍旧主张圣德太子精神的人,不过,更多的人认为日本式经营是靠劳资协调发展起来的,劳资协调实质上是日本式资本主义精神的表露。2.明身分:日本注重强调身分、地位、秩序。这种等级制,在公司内部特别是上下关系中是根深蒂固的.公司分为本家企业和转包企业,它们之间身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树清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的演变趋势从过去四十多年历史来看,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如下重要变化倾向: 1、人们的经济社会地位的总体分布,从“金字塔形”转为“洋葱形”。专家学者通过各种调查方法获得的大量信息表明,在今天,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地位构成一个与洋葱形状十分相似的模式。这就是说,社会最上层是一个细尖,社会最底层是一个突出的根把,其余绝大多数人处于二者之间的球形主体之中。社会最上层是最富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要人,占人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为民  
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后发赶超西方强国的过程中,基于股份制构成的特点与西方不同,以法人资本主义或不存在大资本家的会社资本主义相标榜,以示与西方传统资本主义相区别。本文重点是剖析日本法人资本主义的提出、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利与弊以及世纪之交法人资本主义的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润森  
列宁说:“战争和经济破坏逼迫各国从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生活,挪威政府也毫不例外。 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在挪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起始甚早,只是进展不够快,范围也不大。早在18世纪,挪威的邮政就是由国家经营的。19世纪90年代,国家控制了全国96%的铁路网,而煤气、电力则从一开始便是由国家经营的。1925年,广播事业也由国家经营。后来,国家经营的范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盛邦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日本主义"为旧日本主义,而战败后的"日本主义"则为新日本主义。两个时期的"日本主义"都以"日本论"与"日本人论"为标识。自省—自信—自负,成为新旧"日本主义"共有的心路历程。总体而言,新日本主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性质也随时而异,其早期的对战争的反省与中期的对"成功"的思考,曾给予历史以重要的启示,而后期的"自负"、"膨胀"意识的产生,则是一种危险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瑞  李建军  
随着全球区域化,特别是东亚区域化的快速发展,日本贸易政策新动向值得关注。本文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历史逻辑演进的分析,提出了日本贸易政策正在经历由"利用主义"向"构建主义"转变的观点。日本贸易政策的这种转变必将左右日本政府在未来制定贸易政策的新思维,这对于我们制定相应的东亚区域化政策和应对日本有关政策措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刁其武  
由熊性美、薛敬孝、陈漓高同志主编的《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与危机》一书,最近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为国家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着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4—5年的短周期波动,10年左右的再生产周期起伏和50年左右的长波周期(尤其是10年再生产周期)在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运动的特点,各种有关的重要因素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并对90年代前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动趋势作了大略估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探讨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对改善我国的消费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战后至80年代中期的消费调控和80年代中期以后的消费调控。前一阶段消费调控的特点主要是尽力压缩消费、鼓励储蓄和刺激供给。后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跃斌  
战后日本社会走向平等,三种路径引人注目,即集团主义文化所促进的企业内部成员收入平等;自民党政策所推进的工农业、城乡间收入平等;社会保障政策所带来的国民生活均等化。可以说,三种路径综合发挥作用,最终促成了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同时,三种路径演变的历史也表明:经济发展是平等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平等的理念是走向平等的现实的第一步;在走向社会平等进程中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是社会保障,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路径;所谓的社会平等状态是相对的,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跃斌  
战后日本社会走向平等,三种路径引人注目,即集团主义文化所促进的企业内部成员收入平等;自民党政策所推进的工农业、城乡间收入平等;社会保障政策所带来的国民生活均等化。可以说,三种路径综合发挥作用,最终促成了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同时,三种路径演变的历史也表明:经济发展是平等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平等的理念是走向平等的现实的第一步;在走向社会平等进程中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是社会保障,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路径;所谓的社会平等状态是相对的,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任智勇  姚植兴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千百年的积淀和历练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独特气质,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也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它突出地表现在学术独立思想、学术自由精神、价值理性传统三方面。学术资本主义是一种以市场利益为驱动的知识生产模式,是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合流后对大学发起的最新一轮攻势,它使得学术独立思想受到威胁,学术自由精神面临挑战,价值理性传统遭到破坏。重塑大学精神,必须培育大学的哲学性格:培育坚定的求真性格、培育理性的批判性格、培育虔诚的超脱性格和培育高贵的哲学之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刚,牛天雪  
日本在战后建立的金融体制,是一种限制性金融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率限制、业务活动领域限制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间接融资优势。这种金融体制的建立,有特殊的背景条件,即资金严重不足、高储蓄率、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产业政策的需要以及当时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格局。这种体制作为政府对金融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产物,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作为现代性的重要象征,资本主义既可以用来指某种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制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理性主义的代名词。大学和资本主义都在西方而且仅在西方兴起,这绝非某种巧合而是西方文明中理性主义发展的自然结果。一方面大学作为资本主义体制的一部分,为资本主义精神和制度形式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并培养了资本主义人;另一方面作为理性资本主义的延伸,从学术管理资本主义到学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逻辑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并型塑了现代大学的存在方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对撞——正在到来的日本、欧洲、美国经济战》系美国1992年畅销书。作者莱斯特·瑟罗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学院院长,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该书就冷战结束后立即出现的日本、欧洲、美国经济战,分析了三方的实力和弱点。作者对英美的个人资本主义和消费者经济学,同德日的社团资本主义和生产者经济学作了比较,概括为:日本是建设社会,美国是制造金钱。鉴于作者的一些观点富有启发,值得深思,特将有关部分摘译出来,以供参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东峰  
全球出现了连锁性萧条近两年来,美日欧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同时陷入经济衰退之中,加拿大和英国比美国的经济衰退时间还长,程度也更深,这是近10年来少有的现象。1992年7月16日,德国联邦银行拒绝美国政府的要求而把利率从8%一下子就提高到8.75%,达到了二次大战后的最高点。这是导致近三四个月来西方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的直接原因。因德国利率大大高于美国等几个经济大国的利率水平,造成美元汇价暴跌,德国汇价猛涨。如在伦敦外汇市场,7月3日是1美元兑换1.5195马克,8月20日是1美元兑换1.4515马克,9月1日是1美元兑换1.3935马克,仅为1985年时1美元兑换2.80马克的约一半。马克的汇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