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50)
2022(1419)
2019(2730)
2018(2835)
2017(5418)
2016(3186)
2015(3646)
2014(3885)
2013(4086)
2012(3889)
2011(3977)
2010(4314)
2009(3940)
2008(4106)
2007(3914)
2006(3498)
2005(3418)
2004(3213)
2003(3314)
2002(3457)
作者
(10480)
(8821)
(8664)
(8453)
(5734)
(4334)
(4099)
(3422)
(3408)
(3349)
(3117)
(3040)
(3027)
(2997)
(2889)
(2769)
(2646)
(2615)
(2587)
(2526)
(2398)
(2244)
(2163)
(2142)
(2068)
(2018)
(1996)
(1893)
(1833)
(1785)
学科
(13045)
经济(13029)
管理(9853)
(9114)
(8665)
企业(8665)
(5541)
理论(4582)
方法(4232)
中国(4138)
(4008)
(3547)
教育(3369)
业经(3261)
(3199)
金融(3198)
(2952)
(2947)
银行(2943)
(2854)
(2833)
(2515)
(2478)
(2478)
财务(2454)
财务管理(2451)
(2399)
贸易(2398)
企业财务(2363)
(2287)
机构
大学(60427)
学院(55561)
(21612)
研究(21529)
经济(21134)
管理(18097)
中国(15522)
理学(14869)
理学院(14608)
管理学(14375)
管理学院(14236)
(13185)
科学(12520)
(12133)
(12014)
研究所(10631)
(10160)
师范(10115)
财经(9338)
(9260)
北京(8711)
(8384)
中心(8347)
师范大学(8307)
(8079)
(7326)
(6963)
教育(6917)
(6879)
财经大学(6824)
基金
项目(28713)
科学(22137)
研究(21990)
基金(20658)
(17655)
国家(17473)
科学基金(14249)
社会(13423)
社会科(12601)
社会科学(12593)
教育(10710)
基金项目(10477)
(9935)
成果(9552)
(9288)
编号(8947)
自然(8823)
自然科(8586)
自然科学(8585)
资助(8468)
自然科学基金(8455)
(7083)
课题(6523)
重点(6494)
(6329)
教育部(6253)
项目编号(5754)
大学(5736)
人文(5691)
(5676)
期刊
(30649)
经济(30649)
研究(21239)
中国(12076)
学报(10638)
教育(10124)
(10043)
科学(8717)
大学(7969)
管理(7945)
(7647)
学学(7018)
财经(5716)
(5392)
金融(5392)
图书(5243)
(4961)
农业(4869)
书馆(4140)
图书馆(4140)
问题(3958)
现代(3916)
经济研究(3810)
(3725)
技术(3686)
国际(3555)
世界(3457)
(3369)
论坛(3369)
(3329)
共检索到95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世鹰  陈景彦  
至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战后日本历届内阁对华一直遵从"政经分离"原则。"政经分离"原则虽然形成于吉田茂内阁时期,但这一原则并不是吉田或某一个政治家的主观设计,而是战后冷战体制,尤其是"日美台体"作用于日本对华关系的自然结果。把握"政经分离"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根源,可以为正确理解战后中日关系或是改善或是恶化的历史表象提供一个可诠释的视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探讨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对改善我国的消费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战后至80年代中期的消费调控和80年代中期以后的消费调控。前一阶段消费调控的特点主要是尽力压缩消费、鼓励储蓄和刺激供给。后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日本对华政策中双面性特征充分显现: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出发点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贾昕昕  
冷战后 ,由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失衡 ,中国国力的迅速攀升及日本国内经济、政治新因素的作用 ,日本对华政策中两面性特征充分显现 :既支持合作又防范限制 ,既积极接触又温和遏制。源于日本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家力量对比变化产生的博弈 ,日本对华战略中形成了借重与防范并举的外交倾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继和  
本文从二战后日本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以及不同时期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对日本环境教育的影响和推动 ,宏观地概述了日本的环境教育发展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济东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展。一个社会的发展,目标的确定是最高层次的决策。对于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应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曾有人主张:“增长第一战略”即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首要的和唯一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取了这种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增长并不能自然的实现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演变历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联合政党时代的到来和新一党优位制的初创,并体现出政党政治的世代交替性。在政治改革潮流中,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国家主义思潮在抬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小丁  
战后日本钢铁市场能迅速地形成、发展起来,是与政府有效的宏观控制密不可分的。在战后初期和后来的各个时期中,日本政府采取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各项政策措施,使钢铁市场得以正常运转,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战后的日本钢铁市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政府如何进行宏观控制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卫  
教育法实践是各个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法在教育中的确立则是教育实现民主与科学化的源点。通过教育立法、执法,运用现代法律手法,不仅能够把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大教育领域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得以在全社会普及教育法的规范意识,增进公民对法的确信程度。从“法的严格意义上说,教育法是指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中特有的法的逻辑体系。”同该体系相关的,即在教育实践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称为“教育法行为”;严格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辜庆志  
市场经济与战后日本的崛起辜庆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46年,它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战前的28%。1950年,日本的经济基本达到战前水平,但远远落后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09亿美元,只是美国的3.8%...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旸  
由于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变化 ,战后日本的融资方式从以间接金融为主转向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并举。这两种融资方式在不同阶段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 ,我国的融资方式应以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平行发展为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战后日本经济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被视为经济奇迹。日本本来是一个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对外贸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战后日本以贸易立国,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切机会,在资源、技术、市场、外汇和资金积累等方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师艳荣  
自杀盛行是日本社会的顽疾,战后日本人自杀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位居世界前列。战后日本人自杀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三次大的波动,在年龄、性别及自杀方式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除了健康问题外,崇尚自杀的文化传统、经济危机引发的失业率增高和贫富差距扩大等也是日本人自杀的诱因。近年来,受欺负、网络集体自杀等新的自杀诱因和自杀方式的出现,使得自杀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以来,每年自杀死亡人数高达3万人左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草  
战后日本的引进外资政策黎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日本市场的外资与同期国内私人储蓄相比较,数量极小,仅占国内私人储蓄的3—4%。这意味着,日本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本主要来源于国内。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引进国外资本对日本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外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