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6)
- 2023(3411)
- 2022(2998)
- 2021(2836)
- 2020(2277)
- 2019(5211)
- 2018(5011)
- 2017(9496)
- 2016(5035)
- 2015(5706)
- 2014(5585)
- 2013(5295)
- 2012(4982)
- 2011(4635)
- 2010(4992)
- 2009(4300)
- 2008(4334)
- 2007(4081)
- 2006(3688)
- 2005(3431)
- 学科
- 济(18801)
- 经济(18776)
- 业(17570)
- 企(15397)
- 企业(15397)
- 管理(14389)
- 农(6436)
- 中国(6267)
- 方法(5466)
- 业经(5094)
- 贸(4686)
- 贸易(4683)
- 策(4534)
- 易(4469)
- 地方(4356)
- 制(4323)
- 财(4203)
- 农业(4181)
- 划(4012)
- 数学(3998)
- 数学方法(3926)
- 银(3742)
- 银行(3737)
- 技术(3662)
- 行(3593)
- 学(3557)
- 融(3539)
- 金融(3539)
- 经营(3409)
- 和(3390)
- 机构
- 大学(73340)
- 学院(72625)
- 济(30248)
- 经济(29607)
- 研究(28470)
- 管理(27734)
- 理学(23438)
- 理学院(23107)
- 管理学(22822)
- 管理学院(22639)
- 中国(20094)
- 科学(15806)
- 京(15752)
- 所(14605)
- 财(13309)
- 研究所(13265)
- 中心(11794)
- 江(11473)
- 农(11255)
- 范(10808)
- 师范(10739)
- 财经(10573)
- 院(10262)
- 北京(10124)
- 经(9617)
- 业大(9011)
- 州(8949)
- 农业(8744)
- 师范大学(8656)
- 经济学(8650)
- 基金
- 项目(45778)
- 科学(36196)
- 研究(34961)
- 基金(33172)
- 家(29934)
- 国家(29189)
- 科学基金(24003)
- 社会(22185)
- 社会科(20998)
- 社会科学(20988)
- 省(16978)
- 基金项目(16683)
- 教育(16093)
- 划(15160)
- 自然(14827)
- 自然科(14463)
- 自然科学(14458)
- 自然科学基金(14220)
- 编号(14116)
- 资助(13382)
- 成果(12343)
- 重点(10557)
- 部(10476)
- 发(10465)
- 课题(10288)
- 创(9749)
- 性(9174)
- 教育部(9075)
- 国家社会(9045)
- 创新(8981)
共检索到118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二战后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扩张的国家战略,但伴随形势变化,日本不同当政者的治国方略则不相同。围绕是维护宪法、优先发展经济、重视国际协调,还是修改宪法、增强军事力量、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等,存在两种不同国家战略倾向。其背后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战后,日本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科技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外交则受制于美国而缺乏自主性。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借助美国,努力成为亚洲领导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非所谓摆脱美国的"正常国家"。21世纪以来,安倍晋三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对内推动修宪,使日本成为"能战国家";对外构筑"自由开放的印太",制衡中国。菅义伟内阁继承了安倍的国家战略。岸田文雄执政后在延续同一国家战略的同时,会展现何种特色,值得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千里
日本于1854年开国前在东亚华夷秩序内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已形成一套独特且稳固的战略文化,其内隐层面为具有危机意识、等级意识和大国意识的战略价值观,外显层面为"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不仅主要塑造了明治维新至冷战期间的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而且实证检验表明它也主要塑造了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由"脱美自主"到"傍美防华"再到"依美遏华"的调整,这种不因具体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塑造作用表明它是日本政治精英集团对国际体系结构无政府状态本质的恒常性反应。未来一段时期,在"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的主要塑造作用下,面对亚太地区国际体系中大国国力对比的新趋势,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会逐步呈现"傍美和华"的新动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海燕
2012年底,以"摆脱战后体制"为己任的安倍再次入主永田町。在半岛局势多变、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国内也危机重重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为实现"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目标,安倍内阁大力推动修宪、强化军事力量、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摆脱战后体制"的实质是改变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定位,谋求日本的"正常国家"地位,目的是颠覆现有地区秩序,确立日本的地区领导国地位,这必将会极大地威胁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洪波
近几年来,日本历届政府都把争做世界政治大国和恢复国内经济增长作为最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纪之交,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教育在修改《教育基本法》、改革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等方面有诸多新的举措。
关键词:
政治大国 教育法规 地方分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1.高技术发展与经济优先战略的相互关系。首先,高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产生众多的新颖的耐用消费品,从而刺激个人消费,促使消费品更新的周期缩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还将导致产生各种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刺激企业的设备投资,促使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缩短,形成更高的固定资本的投资率。高技术发展不仅带动经济的“量的增长”,而且促进经济的“质的改善”。将对解决90年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作出贡献。还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需求相对减少,这对于依赖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能源的日本来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秀清
在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吉田内阁为了尽早实现日本经济的自立,克服基础工业原料不足、通货膨胀、出口能力差等困难,在极力发掘国内潜力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来利用外资。这对外资的大量引入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就这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推行“倾斜生产方式”:利用美国的物资援助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陷入了瘫痪状态,基础原料短缺,资金不足,工矿业生产明显下降。从1945年末到1946年间,煤产量只有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晓耕
战后日本在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选择是由当时日本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首先,日本是“资源小国、人口大国”,必须以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国外的天然资源相结合,确定“贸易立国”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外向化过程的统一;其次,日本战后初期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发展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部门,才能使经济全面发展。战后日本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是先扩大轻、纺工业的出口,然后利用所得外汇来增加对重、化工业的设备投资,使其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将机电工业扶植为出口工业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整个国民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战略援助在日本外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的“战略援助”政策进行着必要的调整。90年代后,纯属受援国内部问题的政治经济制度或军控政策等,成为影响日本外援政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日本 对外援助 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秀清
战后日本吉田内阁在利用外资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它通过制定《外资法》,使外国的私人投资合理地流入;组建外资审议会,对外国私人投资的流入进行督察;采取多种形式利用私人投资等方法致使大量外资为其所用,从而加速了经济恢复的进程。它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亦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吉田内阁,利用,私人投资,措施,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晓光
日本政府 30多年来一直想建立被称之为“有事法制”的武装介入国际冲突的法律机制 ,并终于在 2 0 0 3年 5月如愿以偿。日本舆论称之为“36小时走完了 2 6年的路”。日本政府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如此迅速地通过了“有事法制三法案” ?什么是“有事法制三法案” ?其内容如何 ?对日本政治外交有什么影响 ?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简要述评。
关键词:
日本政府 安全战略 防卫政策 有事法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仁淑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地增长,其中日本和美国作为投资大国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日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投资战略却有较大差别,从而反映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本文在比较日美对外直投资中所呈现不同投资战略走势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对外直接投资 战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石 李莹
战后日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应以"私有化"取而代之更为科学。日本国有企业"私有化"与英美等国的"私有化"有着大致相同的背景,但却有不同的特点,不仅有积极效应,更有负面后果。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析,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绝不能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把国有企业统统改掉。
关键词:
日本 国有企业 私有化 评析 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秀清
在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吉田先后四次组阁,执政历时7年有余。四届吉田内阁为了挽救战后日本经济的全面崩溃局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使日本很快走出经济困境,并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推行“倾斜生产方式”,解决基础工业原料的短缺问题战后日本不仅粮食极其短缺,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而且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原料也严重匮乏。由于战争使日本的矿产资源遭到了破坏,煤和生铁的产量锐减,从1945年末到1946年间。煤只有战前的1/8,生铁只有战前的1/20。这不仅使经济的恢复困难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工业生产显著下降,1946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只是1936年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后卿 原金彪
2004年至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相继实施了5期数字化战略规划,研究发现其规划模式与PDCA循环模型高度契合。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分别从数字化战略规划(Plan)、战略实施(Do)、战略评价(Check)以及战略完善(Act)4个步骤的循环做进一步探究,发现日本国图的数字化战略具有数字战略延续化、数字战略建设精准化、数字战略评价精细化及数字战略保障法制化等特点。启示我国应高度重视图书馆数智化发展趋势,做到战略视野前瞻化、战略目标核心化、战略评价科学化及战略转型持续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 ,东北亚区域大国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已逐步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安全问题等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是“9·11”后的日本对外战略的转变及政策体制的调整又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协调 ,积极寻求各国合作 ,增强政治信任 ,共谋化解策略。
关键词:
日本 对外战略 政策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