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3)
- 2023(11778)
- 2022(9617)
- 2021(9045)
- 2020(7590)
- 2019(17060)
- 2018(16922)
- 2017(32465)
- 2016(17462)
- 2015(19745)
- 2014(19399)
- 2013(19697)
- 2012(18328)
- 2011(16627)
- 2010(16954)
- 2009(16201)
- 2008(16331)
- 2007(14834)
- 2006(13322)
- 2005(12162)
- 学科
- 业(84570)
- 济(81708)
- 经济(81597)
- 企(66931)
- 企业(66931)
- 管理(58835)
- 农(46163)
- 方法(33395)
- 农业(30627)
- 业经(29120)
- 数学(25607)
- 数学方法(25443)
- 财(25125)
- 中国(23902)
- 制(18454)
- 务(17515)
- 财务(17495)
- 财务管理(17481)
- 贸(16926)
- 贸易(16917)
- 易(16567)
- 企业财务(16534)
- 技术(16473)
- 策(15934)
- 体(14507)
- 划(13977)
- 和(13971)
- 理论(12241)
- 银(12208)
- 银行(12182)
- 机构
- 学院(264313)
- 大学(260212)
- 济(123516)
- 经济(121706)
- 管理(105161)
- 研究(91482)
- 理学(90467)
- 理学院(89566)
- 管理学(88564)
- 管理学院(88059)
- 中国(74769)
- 农(57021)
- 京(54384)
- 财(54269)
- 科学(51303)
- 所(46517)
- 农业(43572)
- 财经(43335)
- 研究所(41946)
- 中心(40885)
- 业大(40295)
- 江(40201)
- 经(39602)
- 经济学(38410)
- 经济学院(34735)
- 北京(34241)
- 范(31896)
- 师范(31664)
- 财经大学(31639)
- 院(31426)
- 基金
- 项目(168884)
- 科学(136005)
- 研究(127091)
- 基金(126830)
- 家(109447)
- 国家(108364)
- 科学基金(93807)
- 社会(86196)
- 社会科(81414)
- 社会科学(81393)
- 基金项目(66729)
- 省(63928)
- 自然(57430)
- 自然科(56187)
- 自然科学(56170)
- 教育(55614)
- 自然科学基金(55273)
- 划(52996)
- 资助(50648)
- 编号(50297)
- 成果(40533)
- 部(39762)
- 业(38670)
- 创(37738)
- 发(37660)
- 重点(37246)
- 国家社会(36865)
- 创新(34573)
- 教育部(34303)
- 制(34218)
- 期刊
- 济(146358)
- 经济(146358)
- 研究(79409)
- 农(60053)
- 中国(53904)
- 财(42877)
- 农业(40724)
- 管理(40404)
- 科学(38833)
- 学报(37029)
- 大学(29717)
- 业经(28559)
- 融(28449)
- 金融(28449)
- 学学(28406)
- 财经(22155)
- 经济研究(21932)
- 技术(21829)
- 业(21514)
- 教育(19805)
- 问题(19710)
- 经(19256)
- 世界(18144)
- 贸(15959)
- 技术经济(15585)
- 农村(14498)
- 村(14498)
- 国际(14413)
- 农业经济(13956)
- 现代(13746)
共检索到406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杰,赵韩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世纪之初 ,面对 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何成功地实现转移成为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日本在战后初期 ,也曾遇到过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但日本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 ,成功地实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从一个传统型的人口产业结构发展到了高度现代化的人口产业结构 ,日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许多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农业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立新
本文认为,托达罗的两部门理论主要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间接性,尽管发展城市传统部门会对城市环境和市容造成某些不利影响,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对我国存在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指出,我国应坚持走多元化、浅层次、渐进性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发展城市非正规就业,增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发展小城镇,发挥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城镇弹性就业,尽可能地增加农业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坚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胡坚一、概述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趋势之一──配弟-克拉克趋势,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首先转入第二产业,从而导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臣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究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枉和有效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珊珊 王东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快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日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农业所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小,尽管如此,作为农业政策之一的农业劳动力政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劳动力政策演变过程的梳理,分3个阶段对日本农业劳动力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归纳总结出了3个阶段农业劳动力政策分别具有扩张性、减缩性、反复性的特点,同时借鉴日本农业劳动力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农业劳动力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保持农业劳动力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有序引导农业劳动力人口平稳流动以及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爱华
英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以及不同时期的对策,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讨,提出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
英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王青 张荣
文章基于逻辑推演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农民的收入挣得能力,以及降低农业人口占比提高农民的政策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国家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轻农村贫困也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减贫 人力资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纪一,郭申阳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地理分布等一系列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9%、农业劳动力占74%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慧京,吴敏一,朱家良,吴国兰
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转移,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已有所提及,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讨论。就大部分观点来看,仍主张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国农业劳动力要不要从速度型转向适度型,这需要放到中国特殊的背景中去考察,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就无从谈起。 一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严峻现实 1979年的农村经济改革,使长年积沉的农业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希迁
随着日本少子化、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被称作老龄化"重灾区"的日本农业行业,其劳动力人口已经呈现出超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但降低了日本农业的行业竞争力,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日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此为切入点,详细地分析了日本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当前,中国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老龄化的困扰,尤其是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应该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提前应对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使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日本农业 劳动力 老龄化 对策 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舫
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与启示张舫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和地区,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共同存在的现象。二战前,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长期奴役下,经济发展一分缓慢,农业劳动力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峰 杨汭华 朱俊峰 曹靖
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墨西哥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农外流动,这给墨西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墨西哥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给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墨西哥 农业劳动力 流动 分析 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劳动力转移 人口控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就升
亦工亦农人口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队企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口类型。据统计,到1981年底,我国在农村从事社队企业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事业的亦工亦农人口达3,600多万人(尚未包括农村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和以自营形式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亦工亦农人员,若把这两部分人加进去,我国目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