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1)
2023(10259)
2022(8761)
2021(7816)
2020(6600)
2019(15439)
2018(15230)
2017(29239)
2016(15863)
2015(18402)
2014(18731)
2013(18726)
2012(17888)
2011(16556)
2010(17199)
2009(16011)
2008(15824)
2007(14272)
2006(12669)
2005(11769)
作者
(47567)
(40030)
(39909)
(38360)
(25708)
(19195)
(18386)
(15713)
(14957)
(14469)
(13775)
(13263)
(12842)
(12752)
(12676)
(12658)
(12128)
(11813)
(11575)
(11478)
(10223)
(9864)
(9760)
(9345)
(9183)
(9024)
(8911)
(8722)
(8158)
(7962)
学科
(89574)
经济(89498)
管理(42434)
(38249)
方法(34021)
(30760)
企业(30760)
数学(29240)
数学方法(29002)
地方(21369)
中国(19909)
(18499)
(17363)
(16577)
业经(16256)
(14615)
贸易(14609)
(14070)
地方经济(13973)
(13545)
(13379)
金融(13377)
理论(13340)
农业(12388)
(12333)
(12064)
银行(12041)
(11548)
环境(11236)
(9804)
机构
大学(242991)
学院(241432)
(111268)
经济(109016)
管理(88257)
研究(86383)
理学(74905)
理学院(73998)
管理学(72849)
管理学院(72364)
中国(65979)
(50996)
科学(49953)
(49305)
(44453)
研究所(40026)
财经(38846)
中心(38736)
(38287)
(37672)
经济学(35924)
(35016)
业大(32809)
北京(32678)
(32285)
经济学院(32148)
师范(32007)
(30161)
农业(29963)
(29822)
基金
项目(149113)
科学(116093)
研究(111822)
基金(106375)
(91427)
国家(90669)
科学基金(76685)
社会(71112)
社会科(67371)
社会科学(67350)
(58270)
基金项目(55411)
教育(52359)
(48784)
自然(46571)
编号(45753)
自然科(45426)
自然科学(45410)
自然科学基金(44583)
资助(44242)
成果(38743)
重点(34118)
(33838)
(33756)
课题(32649)
(30666)
国家社会(29450)
教育部(29233)
创新(28738)
大学(28680)
期刊
(130574)
经济(130574)
研究(77247)
中国(49088)
(38464)
学报(34813)
(34682)
管理(32907)
科学(32084)
教育(27380)
大学(26383)
学学(24653)
(23705)
金融(23705)
技术(23189)
农业(23075)
经济研究(21738)
财经(20269)
业经(18022)
(17636)
问题(17433)
(15376)
国际(14740)
技术经济(13887)
世界(12939)
(12888)
统计(12707)
商业(11600)
理论(11492)
(10999)
共检索到377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兵  
作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现象,国际经济协调始终在战后世界经济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概念、西方研究概况、必要性、方式等角度,对国际经济协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按照历史的纬度将二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国际经济协调实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绍欣  
一、资产阶级的国际经济协调理论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本质上是国家经济调控的国际化。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的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必然引起矛盾,这种矛盾有时表现为剧烈的经济摩擦,有时表现为军事冲突或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战后普遍采取了缓和、协调的一手,致使国际协调机制得到相当程度地发展和完善。在这种背景下,资产阶级的国际经济协调理论应运而生。1962年,西方学者罗伯特·A·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照东  王劲松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是最近几十年间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一体化范围和深度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经济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国溢出问题和集体行动问题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同时,最近几年里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也为主权国家如何在超国家的货币一体化组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永   陈文江  
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美苏称霸全球的“两极结构”格局从此宣告结束。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日趋衰落,日本、西欧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又标志着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这种新格局从短期来看就是所谓的由美、日、欧组成的“三级结构”,从长期看,由于亚洲、拉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腾飞,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崛起。国际经济格局最终必将形成集团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平  
一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机构为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机构是实施国际经济协调的主体;稳定和发展国际经济从而使之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则是这类行为的目的;其实施对象是国际经济活动;而共同或联合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则是上述政策行为的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国际经济协调作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发展,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多数研究偏重于从国际关系出发,偏重于探究协调的具体问题和影响,有的甚至在阐述协调的对象时前后概念不一,对协调的定义不准。本文试图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出发,研究广义国际经济协调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绍祥  汪浩瀚  
对以观察为基础的行为、制度和经济过程的剖析是微观和宏观理论关注协调问题必不可少的内容。自古典经济学开始 ,协调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而宏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讨论与协调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 ,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均重视协调问题 ,近年来形成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理论把协调问题和提供协调的制度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 ,这种新的视角改变了宏观经济争论的本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能欣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钱能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日益深化,国内外经济学家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过程,即从初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燕红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国际经济法人才,而国际经济法专业教学正满足了这一需求。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法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作为高校法学教师,要走出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困境,迫切需要探究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由韦经建与王彦志合著的《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一书,对国际经济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舒建中  
国际机制理论的奠基者鲁杰从"权力-社会目标"模式的角度对国际经济机制作出了独特的诠释,即美国的权力优势决定了战后国际经济机制的多边形式,而具有国家干预性质的自由主义的共享社会目标则决定了战后国际经济机制的规范性框架,两者的融合奠定了战后国际经济机制的"嵌入式自由主义"特征。因此,探究鲁杰的"嵌入式自由主义"机制论将有助于准确理解战后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特征,客观把握国际经济机制的发展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明侠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有关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为达到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 战前,西方国家往往也共同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其国际协调的基本特点是特定性和临时性。并且在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经济区域和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争斗甚于合作,国际协调的效果极其有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兴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创建了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新框架,其主要特点是双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以及协调内容超越了传统经济协调范畴。新框架的建立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而且也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客观需要。中美通过联合经济委员会(JEC)、商务与贸易联合委员会(JCCT)等平台开展的单项经贸协调的历史与实践,为新框架下开展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具战略性的协调奠定了基础。尽管新框架对于稳定和发展中美经济乃至战略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并不能完全防止两国局部利益的冲突,而且中方在新框架下面临的压力也更为巨大。为此,中方应在参与协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金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和经济政策协调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Dornbush两国开放宏观经济静态模型为理论背景 ,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对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的对比分析 ,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国际间经济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 ,而通过政策协调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