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0)
- 2023(3685)
- 2022(3199)
- 2021(3129)
- 2020(2721)
- 2019(5905)
- 2018(6074)
- 2017(11416)
- 2016(6379)
- 2015(7407)
- 2014(7525)
- 2013(7402)
- 2012(7146)
- 2011(6534)
- 2010(6808)
- 2009(6222)
- 2008(6478)
- 2007(5918)
- 2006(5311)
- 2005(4732)
- 学科
- 济(26001)
- 经济(25966)
- 管理(19753)
- 业(18145)
- 企(16043)
- 企业(16043)
- 方法(12204)
- 数学(10210)
- 数学方法(10020)
- 学(8522)
- 财(7127)
- 中国(6989)
- 农(6086)
- 制(5653)
- 业经(5056)
- 贸(5031)
- 贸易(5026)
- 易(4815)
- 理论(4803)
- 地方(4783)
- 务(4462)
- 财务(4443)
- 银(4442)
- 财务管理(4432)
- 银行(4422)
- 税(4301)
- 融(4257)
- 金融(4257)
- 行(4237)
- 企业财务(4231)
- 机构
- 大学(98871)
- 学院(96148)
- 研究(35364)
- 济(34158)
- 管理(34067)
- 经济(33236)
- 理学(29330)
- 理学院(28850)
- 管理学(27981)
- 管理学院(27829)
- 中国(27470)
- 科学(24412)
- 京(21615)
- 所(19605)
- 农(19035)
- 研究所(17841)
- 财(17154)
- 中心(16162)
- 业大(15933)
- 江(15511)
- 农业(15164)
- 范(14221)
- 师范(14049)
- 北京(13648)
- 财经(13411)
- 院(12771)
- 州(12308)
- 经(12150)
- 省(11966)
- 师范大学(11503)
- 基金
- 项目(62464)
- 科学(48957)
- 基金(46125)
- 家(41806)
- 国家(41451)
- 研究(41164)
- 科学基金(34616)
- 社会(25569)
- 基金项目(24610)
- 自然(24606)
- 自然科(24093)
- 自然科学(24086)
- 社会科(24027)
- 社会科学(24020)
- 自然科学基金(23666)
- 省(23572)
- 划(20841)
- 教育(19647)
- 资助(19182)
- 编号(15721)
- 重点(14597)
- 部(13820)
- 成果(13645)
- 计划(12499)
- 发(12449)
- 科研(12413)
- 创(12395)
- 创新(11567)
- 大学(11530)
- 教育部(11441)
共检索到150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沈海涛
在特殊的中日关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民间交流(外交)”作为非正式外交渠道在外交中具有特殊的双重意义。但是,民间交流或曰民间外交并不能完全代表中日外交关系的全部过程,它仅仅反映了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侧面。对中日关系正常化实现之前,“民间交流”与政府间外交的相互关系如何评价?如何看待“民间交流”在国家关系非正常时期的地位与作用?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识的变化曲线,即“民间交流”的涨落轨迹是否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脉络相一致?制约和影响“民间交流”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等等,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日关系 非正式外交 民间交流 国民感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瑞云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把日本纳入到其战略体系之中,因此美日两国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紧密关系:占领时期,美国政府通过其占领军操纵和主持日本的外交政策;日本获得独立后,又通过与日本政府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结成军事同盟,在对外政策上由美国主导,日本顺从。这种密切的美日关系对中日关系产生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关键词:
全球战略,美日关系,中日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令远
价值理念在战后的中日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一向为人们所忽略;而经济的现实利益,被认为在战后的中日关系结构中居于主要地位。在"价值"一"利益"范式下,即在精神领域的"价值观诉求"与形而下的"利益诉求"的关联和互动中,日本的对华外交大致可以厘为"规避"与"超越"、"固守"与"挑战"、"链接"与"融合"三种类型。它们对战后的中日关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证明,价值理念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着特殊的功用,而且越来越显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鲁直
1972年9月中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正式恢复邦交,具有双重的历史意义。从中日双边关系来说,它宣告了1874年以来近百年之久的日本侵华史的正式终结,中国作为战胜国,日本作为战败国,重新把两国关系建立在主权平等、睦邻友好的基础上;从亚洲太平洋地区来说,它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郑毅
从吉田内阁的对外政策看战后中日关系封冻的原因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郑毅二战结束以后至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封冻长达20年。本文力图通过对前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外交思想和其内阁对外政策的分析,探讨战后中日关系封冻的根源。一、“中国通”的经历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阎静 王军
台湾问题是当今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冷战结束后台湾问题在两国关系中凸显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剖析了其凸显的缘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冷战后 中日关系 台湾问题 缘由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池元吉
中日两国恢复邦交已经25年,这期间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近年来呈现加快和加深的势头。但是,在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关系中,不时也出现一些摩擦。为了推进中日关系正常发展,有必要研究如何开辟21世纪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途径问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鲁义
当前中日关系中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鲁义中日两国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20多年间,两国关系发展很快。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中国共产党与日本主要政党建立了交流关系;从80年代起中日双方设置了政府成员会议、副外长定期会议、民间人士会议和21...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邹钧
一从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形势经历了战后以来重大的变化。当今世界进入了由苏美两极式格局向多极化格局的趋势发展,处于新旧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所谓世界格局,就是基于重要国家和重要国家集团间的力量对比和力量组合而促成的国际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在世界新旧格局转变的过程中,多极化趋势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衣保中 赵玉洁 陈景彦 沈海涛 巴殿君 沈和 许佳 张佳睿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吉林大学、吉林省档案馆共同主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人员就"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发表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我们从具有代表性的6篇会议论文中节选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对抗日战争史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时代价值、日本侵华罪证、日本历史认识、安倍谈话的实质、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推进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丽霞
战后日本外交中,经济外交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通国家化”作为理解当今日本国家战略走向主流趋势和把握现阶段日本政治与外交行为方式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与经济外交的相互关系是我们分析今天日本政治所不能回避的。尽管有学者对这个问题有所探讨,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并不多见。北京大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李建民的专著《冷战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这部专著历史感强,内容丰富, 而又有清楚的条理和结构,一方面肯定了国内外学者对“军事大国化”与“普通国家化”关系的合理阐释,同时又有所创新。在作者看来,作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新
作为日本阁僚级的保守政治家,田川诚一在中日复交前积极主张对华友好,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入展开尤其是备忘录贸易体制的维系身体力行,对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田川在对华关系问题上的所有行为的主要精神基础则建立于中国之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增进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认识之上,也正是这个基于现实政治需要的对华观,从根本上规定了田川对华认识及其实践的特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