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8)
- 2023(7584)
- 2022(6584)
- 2021(5902)
- 2020(4780)
- 2019(10936)
- 2018(10736)
- 2017(20851)
- 2016(11146)
- 2015(12575)
- 2014(12750)
- 2013(12623)
- 2012(12270)
- 2011(11521)
- 2010(12242)
- 2009(11218)
- 2008(11098)
- 2007(10150)
- 2006(9534)
- 2005(8840)
- 学科
- 济(70728)
- 经济(70675)
- 管理(28415)
- 业(26906)
- 方法(21344)
- 企(21135)
- 企业(21135)
- 贸(19557)
- 贸易(19546)
- 地方(19205)
- 易(18896)
- 数学(17913)
- 数学方法(17745)
- 中国(14681)
- 农(13853)
- 地方经济(13162)
- 学(13035)
- 业经(12955)
- 财(9889)
- 制(9682)
- 农业(9598)
- 融(9359)
- 金融(9358)
- 关系(9276)
- 环境(8476)
- 银(8457)
- 银行(8434)
- 策(8395)
- 行(8184)
- 和(8156)
- 机构
- 大学(174601)
- 学院(174463)
- 济(86820)
- 经济(85296)
- 研究(68660)
- 管理(60018)
- 理学(50673)
- 中国(50495)
- 理学院(49975)
- 管理学(49179)
- 管理学院(48820)
- 科学(38484)
- 京(36619)
- 财(36292)
- 所(35757)
- 研究所(32226)
- 财经(28736)
- 中心(28300)
- 经济学(28244)
- 江(27647)
- 农(27102)
- 经(25863)
- 经济学院(25153)
- 院(24425)
- 范(24079)
- 师范(23907)
- 北京(23346)
- 业大(21650)
- 州(21424)
- 农业(21099)
- 基金
- 项目(104555)
- 科学(81906)
- 研究(77628)
- 基金(76129)
- 家(66135)
- 国家(65661)
- 科学基金(54409)
- 社会(51197)
- 社会科(48630)
- 社会科学(48617)
- 省(39018)
- 基金项目(38690)
- 教育(34829)
- 划(33219)
- 自然(32623)
- 资助(31881)
- 自然科(31836)
- 自然科学(31826)
- 自然科学基金(31266)
- 编号(30465)
- 成果(26396)
- 发(25105)
- 重点(24197)
- 部(23818)
- 课题(22151)
- 国家社会(21612)
- 发展(20943)
- 创(20878)
- 展(20625)
- 教育部(20605)
共检索到283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丰伦
日本实施“外贸主导型”对外经贸战略,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则奉行“外资主导型”战略,两种外经贸战略均给日本等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他们先后进行了外经贸的战略调整。日本等东亚各国(地区)的外经贸战略及其成功转型为我们提供了确立全球化发展理念、推行R&D国际化战略、制定海外投资战略以构建海外生产体系等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东亚 增长时期 经贸战略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明远 罗震宇
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得的“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典型事实的分析,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在于:劳动生产率与自主性投资需求的高速增长有效缓解了工资上涨对利润和投资的挤压效应;在长期充分就业的历史背景下,工资均等化与结构转型在缩小收入差距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日本发展经验表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抑制工资上涨的利润挤压效应以及发挥工资均等化和结构转型的协同作用,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宋琳
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济系宋琳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国目的经济成就.这与战后日本当局结合本国国情,有选择地引进欧美诸国发展经济的方法是分不开的.其中,战后日本建立的适合本国条件的金融体制,为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穷志 马少波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缩小“剪刀差”的对策及启示刘穷志,马少波一、日本政府治理"剪刀差"的对策从二战结束到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经过高速经济增长已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国。但是,日本工业的腾飞并不是建立在掠夺农业基础上的,而是农业与工业同步发展。日本国民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斌
日本在1956~1973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之所以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所造成的良好经济环境。然而在我国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其中总是把调控的着力点放在速度上,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鉴于此,本文想通过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加以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世隆
文章分析了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四大趋势即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一体化对我国外经贸增长方式转型的重大影响和客观要求,认为在全球市场化这个大趋势的驱动下,我国应加快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接轨,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动外经贸增长方式转型。文章还认为,从我国外经贸实际出发,适应并紧紧抓住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四大趋势,当前应选择的突破口就是企业组织的大调整,推进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建立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向跨国企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一、当前经济基本形势判断虽然国内经济基本面总体上运转良好,但经济前景趋于下行。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2.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一季度的8.1%降到7.6%。经济热度进一步下降。2012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1-7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1%;2012年6月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7月份CPI涨幅降至1.8%,环比上涨0.1%。PPI同比增速也继续回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季崇威
9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经贸战略季崇威一、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本世纪内,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加快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较1980年增加一倍),促使国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富燕妮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其产生的严重后果,给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如何把握机遇,采取措施,扩大出口和对外交流,是东三省外经合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原
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对外经贸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两国双边投资发生转变,本文通过构建两国多部门双向投资模型分析中美双边投资的数量和结构就业效应,并使用2007—2016年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美投资能够实现整体就业"双赢",但分行业效应并不一致,对美国工业部门就业效应为正,对中国国内工业部门和部分服务业则为负,在美国制造业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工业部门就业下降可能呈现扩大趋势。美国对华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就业,但对美国国内就业有负面影响,促使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加速调整对华投资政策,鼓励资本回流。对此,中国应注重推动双边投资增长为国内带来的就业机会,密切关注中国OFDI对工业和部分服务业就业的负向影响,适时调整对外投资及引资策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可能引起的负面就业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一、基本形势 1、经过1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由半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市场化,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95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2%。1993年的出口贸易额是917.5亿美元,1994年出口估计将突破1100亿美元。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提高到了20%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海燕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创新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不仅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全面地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利于把握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更进一步思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邓小平对外经济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战略思想,对实行外经贸两个根本转变,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对外经济战略的提出及其思考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总是从大局着眼,从战略高度上提出和解决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炜
二战后,东亚地区的国家(地区)出于冷战背景下的地缘政治格局的要求形成了强国家(地区)主义特色的发展模式,造就了东亚经济的奇迹。这种模式以日本为范例进而被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效仿。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东亚的发展型政权均背离了原来的发展模式。试图通过分析发展型政权的传统特征、变异的原因和变异的路径来对比我国经济结构中问题的形成,并为我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改革之路提供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