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9)
- 2023(16575)
- 2022(14020)
- 2021(12974)
- 2020(10755)
- 2019(24673)
- 2018(24407)
- 2017(47160)
- 2016(25596)
- 2015(28395)
- 2014(28264)
- 2013(28353)
- 2012(26403)
- 2011(23630)
- 2010(23874)
- 2009(22032)
- 2008(21813)
- 2007(19462)
- 2006(17460)
- 2005(15883)
- 学科
- 济(114658)
- 经济(114541)
- 业(94273)
- 管理(83773)
- 企(82991)
- 企业(82991)
- 方法(46490)
- 数学(36756)
- 数学方法(36400)
- 农(33861)
- 业经(33564)
- 财(31378)
- 中国(30622)
- 地方(27914)
- 农业(24112)
- 务(22354)
- 财务(22286)
- 财务管理(22259)
- 学(21791)
- 制(21363)
- 技术(21225)
- 企业财务(21118)
- 和(20434)
- 贸(19454)
- 贸易(19438)
- 理论(19345)
- 易(18797)
- 环境(17633)
- 划(17288)
- 策(16807)
- 机构
- 学院(370330)
- 大学(367261)
- 济(151217)
- 管理(148497)
- 经济(148103)
- 理学(127328)
- 研究(126709)
- 理学院(125867)
- 管理学(123977)
- 管理学院(123292)
- 中国(96609)
- 京(80210)
- 科学(78620)
- 财(68889)
- 所(64681)
- 农(63033)
- 研究所(58613)
- 中心(56373)
- 江(56090)
- 业大(55171)
- 财经(54600)
- 北京(51188)
- 经(49568)
- 农业(49193)
- 范(48514)
- 师范(48046)
- 院(46277)
- 州(45527)
- 经济学(44256)
- 财经大学(40275)
- 基金
- 项目(247234)
- 科学(195052)
- 研究(181789)
- 基金(178625)
- 家(155536)
- 国家(154143)
- 科学基金(132936)
- 社会(114216)
- 社会科(108198)
- 社会科学(108171)
- 省(97447)
- 基金项目(95280)
- 自然(86534)
- 自然科(84516)
- 自然科学(84497)
- 自然科学基金(83016)
- 教育(81556)
- 划(81259)
- 编号(74197)
- 资助(72920)
- 成果(59233)
- 发(56761)
- 重点(55493)
- 部(53679)
- 创(53087)
- 课题(50987)
- 创新(48960)
- 科研(46818)
- 业(46679)
- 国家社会(46417)
- 期刊
- 济(175825)
- 经济(175825)
- 研究(111812)
- 中国(72380)
- 管理(59368)
- 农(58425)
- 学报(56288)
- 科学(54166)
- 财(53861)
- 大学(42504)
- 农业(40640)
- 学学(40135)
- 教育(39489)
- 融(33502)
- 金融(33502)
- 技术(33398)
- 业经(31137)
- 经济研究(26965)
- 财经(26870)
- 经(23067)
- 业(22943)
- 问题(22794)
- 技术经济(20191)
- 现代(18331)
- 科技(18291)
- 图书(18087)
- 商业(17594)
- 资源(17587)
- 理论(17119)
- 世界(16352)
共检索到55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国平
一、导言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地理中心,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域的开发历史较晚,从清朝末年开始,才有大批移民流入,人口渐渐增加,村落逐渐形成。同时,这一地域也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侵略政策和沙俄南下侵略与扩张政策的争夺对象地域。由于日本和沙俄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鹤
矿业城市面临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矿业城市脆弱性分析框架,分析了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脆弱性及调控对策,认为矿业城市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突出表现在面临的扰动因素多、强度大,城市结构敏感性较高,自身缺乏应对扰动影响的能力,并且外部援助机制和途径不健全。指出应积极促进矿业城市转型,减少或规避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扰动因素,优化城市人地关系及其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城市内外各种应对资源,有效调控矿业城市脆弱性以实现其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矿业城市 脆弱性 人地系统 东北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仇方道 李博 佟连军
本文应用MFA和DEA模型,以14个典型矿业城市为案例,对1995年~2006年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提升趋势;②从资源类型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而石油、冶金、综合3类城市则在降低;从发展阶段看,老年阶段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中、幼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尤以幼年阶段显著;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型和中等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之势,而大型矿业城市则显著提升;从地区分布看,辽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吉林省呈下降趋势,而黑龙江省则呈较大幅度提高之势;③纯技术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基于对脆弱性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估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方法对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评价结果表明:经济系统脆弱性高的矿业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矿产资源类型的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平均值具有煤炭类>综合类>冶金类>油气类的趋势;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随着其生命周期的推进逐渐增大;经济系统面对资源枯竭、国有企业改革等扰动的敏感性对决定其脆弱性程度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规模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和调整来降低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岳春华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模式和人力资源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东北地区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总量泡沫成分多,大量闲置且极难流动;2.人才效率差,价值低;3.高素质的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四点对策: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探索东北人才开发的新路子,实现新突破;2.创新机制、完善体制,盘活人才资源,进一步打破机制障碍,加快人才开发和管理;3.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相结合;4.跨区域人才合作,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顺安 刘继生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建国之初重点建设的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初期承担了历史的重任,创造了光荣的历史。这里不仅诞生了新中国工业的许多个第一,还为全国工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燃料和原材料,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工业丰碑。东北工业规模庞大,分布集中,门类齐全,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优良条件。通过工业旅游开发,必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工业旅游 怀旧 体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涛 谢慧梅
就业是民生之本,应对失业是世界性难题。东北地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点领域,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渠道。本文对运用翔实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东北地区服务业就业演变历程以及就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通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服务业的就业效应进行探讨研究。最后,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东北地区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进行了预测。结果说明东北地区的就业结构的演变不符合克拉克定律,应该尽快调整其产业与就业结构。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佛赏 宋传联
分析了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指出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着成本高、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源分散、信誉不佳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东北地区应该从合理规划物流系统、推进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规范运作以及增值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东北地区物流业振兴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物流业 发展策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珍环 唐鹏钦 范玲玲 杨鹏 吴文斌
【目的】探讨过去30年东北地区像元尺度种植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为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基于1980—2010年东北三省的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的县级统计数据,利用SPAM-ChinA模型获取10 kM像元尺度上种植结构的分布信息,构建以像元内种植面积比例超过30%和占比前三位的种植结构类型的判定方式,利用空间叠加方法分析种植比例及其结构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运用像元结果初步阐明了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变化特征,首先种植规模的优先顺序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变化,由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变为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其次,30年间共出现14种组合类型,包括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蔷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风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匹配程度低,风电场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规划目标偏低,大型风力发电机国产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预测到2020年东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120×104kW,将建成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风电产业基地、吉西白城—松原风电产业基地和黑龙江东部风电产业基地。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王颖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贺贺 杨青山 陈长瑶
利用DEA模型、城市开发程度指数和耦合度模型测算2003—2012年间东北地区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以及两者的耦合度,并分析了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及两者耦合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耦合度水平不高,城市开发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不同职能城市的效率差异化特征显著,省会城市要素投入冗余,而资源型城市、工业型城市要素投入不足。2近十年,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呈现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提升对城市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市效率呈负相关。3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与耦合度空间高匹配度的"群"分布特征愈发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转型 东北振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修业 张好诚
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本区存在高产低效,农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内在非稳定性;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未能有机结合,农业系统功能脆弱三大矛盾。其原因是,—元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基础结构脆弱,农业运行机制受阻所致。提出了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确立非均衡的多极发展战略,加强农业基础结构建设,增加投入,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