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5)
- 2023(4181)
- 2022(3691)
- 2021(3489)
- 2020(2953)
- 2019(7041)
- 2018(6844)
- 2017(12851)
- 2016(6761)
- 2015(7596)
- 2014(7216)
- 2013(7190)
- 2012(6652)
- 2011(5924)
- 2010(5986)
- 2009(5333)
- 2008(5245)
- 2007(4269)
- 2006(3861)
- 2005(3440)
- 学科
- 济(24020)
- 经济(23996)
- 管理(15394)
- 业(12502)
- 企(9905)
- 企业(9905)
- 地方(8066)
- 农(7114)
- 方法(6806)
- 中国(6385)
- 学(5752)
- 数学(5582)
- 数学方法(5391)
- 业经(5062)
- 财(5055)
- 农业(4881)
- 理论(4750)
- 制(4267)
- 关系(3828)
- 贸(3784)
- 贸易(3778)
- 教学(3694)
- 易(3578)
- 地方经济(3576)
- 环境(3566)
- 和(3534)
- 划(3226)
- 教育(3113)
- 体(2972)
- 对外(2881)
- 机构
- 大学(85255)
- 学院(84584)
- 研究(31863)
- 管理(28490)
- 济(28173)
- 经济(27198)
- 中国(23953)
- 理学(23866)
- 理学院(23463)
- 管理学(22834)
- 管理学院(22647)
- 科学(20445)
- 京(20289)
- 所(15916)
- 农(14962)
- 中心(14805)
- 研究所(14365)
- 江(14309)
- 范(13881)
- 师范(13739)
- 财(13722)
- 业大(13142)
- 北京(12962)
- 院(12673)
- 农业(11697)
- 州(11442)
- 师范大学(11249)
- 技术(10742)
- 省(10215)
- 财经(10181)
- 基金
- 项目(57154)
- 科学(43458)
- 研究(42415)
- 基金(39086)
- 家(34700)
- 国家(34368)
- 科学基金(28652)
- 社会(24282)
- 省(23252)
- 社会科(22810)
- 社会科学(22803)
- 基金项目(20947)
- 划(19980)
- 教育(19629)
- 自然(19234)
- 自然科(18694)
- 自然科学(18685)
- 自然科学基金(18293)
- 编号(17726)
- 资助(15803)
- 成果(14903)
- 课题(13216)
- 重点(12894)
- 发(12680)
- 部(11639)
- 创(11299)
- 年(11154)
- 大学(11021)
- 科研(10907)
- 计划(10707)
共检索到137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洪恩 孙旭光 徐翀
通过对国内外多个战争遗址公园的分析与借鉴,总结战争遗址类公园的典型规划设计手法,以青岛"一战"遗址为例,解读青岛战争遗址公园在设计中对于突出公园主题线路、历史遗址的复原、历史场景的再现、叙事性手法的引导、强调居民互动参与等规划手段的运用和实施。
关键词:
战争遗址 场景再现 遗址复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坦 马晓冬
基于对1983年以来有关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类型、功能、评价及规划设计等几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认为国内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趋势十分明显,从1983年到2014年经历了探索性研究、推进型研究和研究高潮三个阶段。针对大型考古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研究目前仍是热点问题,对遗址公园的评价研究也进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阶段。但是,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理论单薄、分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分类体系、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与效应等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建设 研究进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赵达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区域发展 协调 汉长安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余定
位于城市核心区的遗址往往面临更大的保护压力。以隋唐洛阳城的规划为例,在"新旧共生、混合多元、公众参与、生态永续"的理念下,提出重塑隋唐洛阳城帝都风貌的三个策略,试图找到城市核心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新方法:(1)打造一条凸显皇城气象的中轴线;(2)打造一圈凸显皇城格局、宫门宫墙的皇城体系;(3)打造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立体城市。最后,对该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以及重要节点进行了介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青岚 安磊
城市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与难题,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统筹协调难度大,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关键。以郑韩故城保护规划修编为例,从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脉络入手,解析郑韩故城与新郑市相互冲突、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引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性的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深刻剖析两者的矛盾关键点,进而重新认知两者的关系,科学指导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中提出的数据量化分析方法,以及为保护规划创建的智能分析平台,对我国其他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升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对遗址保护融入国土空间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遗址 遗址公园 大明宫遗址公园 概念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小露 张红 张春晖
实证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潜力备受质疑。论文选取美国14家国家历史遗址公园为例,采用旅游研究中较少使用的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高斯多峰分析法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利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的上弯点、拐点、下弯点能定量的划分出旅游地的起步探索、发展、巩固、停滞阶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拟合旅游地的衰退或复兴阶段,这回答了学者们对生命周期阶段难以定量划分的质疑。根据旅游地停滞期之后的发展趋势还能归纳出该类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类型;高斯多峰分析法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拟合成一个个波动的高斯峰,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旅游地演进的波动特征;将高斯多峰分析法与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起来,不仅能定量划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阶段,还能准确地描述在生命周期阶段内的波动情况,甚至分析各生命周期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宏烈 胡文中
广州火车南站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实物成就,也是历史名人的纪念地。当它的生产性物质生命完结时,纪念性精神生命可能刚刚开始。保护这里的工业文化遗产,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应纳入城市决策者的主题思想与业主开发商的策划意识之中。
关键词:
广州南站 工业遗产 规划设计 纪念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秋芳 赵荣 杨新军
首先简要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城市大遗址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及城市大遗址土地利用规划的双目标性,然后着重论述从城市大遗址区土地目标规划、保护区划与功能规划、结构规划三步构建城市大遗址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最后,认为通过对大遗址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五点要求以及城市大遗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目标相整合,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城市大遗址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遗址 特性 保护规划 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更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支撑。然而在一些大遗址区域,考古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揭示的渐进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进而也严重影响着传统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据此,本研究在分析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现状与不足及其对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雍城遗址现有遗址信息不确定,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的窘况,基于弹性规划思路,从保护区划、遗址展示规划、考古工作规划等专项提出了遗址保护规划的弹性策略。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 弹性规划 雍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权东计 呼凯玥 朱海霞
在阐释概念、分析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大遗址影响评估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以数据库专业文献关键词为源数据,综合考虑大遗址价值属性影响研究和保护利用现状,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系统构建城市大遗址规划编制影响评估体系。最后,以杜陵为例,验证该评估体系的适用性,对进一步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中枢
名城城郊型大遗址是指与名城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的内涵是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名城保护规划,因为大遗址位于城区保护范围之外,一般是将大遗址单独列出,作为一个点进行保护,对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研究与复杂程度重视不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的时期,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相当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咸阳西汉帝陵群保护的实例,探讨这一类型保护规划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规划 西汉帝陵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星星
设计说明:熊家冢位于楚故都纪南城遗址西北,是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景观设计综合了场地现状以及墓葬文化,遵循"遗址安全、适度合理开发利用、遗址展示以考古为依据、注重遗址原真性"四大原则,提出了"归宿——井、田"的设计创意概念,即,取用"井、山"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来组织景观空间。使人有一种代入式观景体验,并与场地的用地性质完美地结合,构建一系列空间视廊,打造盛大礼仪轴线型景观。
关键词:
熊家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燕 杨新海
工业遗址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结构的布局调整而出现的。通过对当前工业遗址保护中不同空间景观要素的总结归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着重提出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和相关对策,以期为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及其景观再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工业遗址 景观要素 规划设计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