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2)
2023(7926)
2022(6864)
2021(6512)
2020(5426)
2019(12239)
2018(11598)
2017(20358)
2016(10631)
2015(11950)
2014(11215)
2013(10497)
2012(9833)
2011(8882)
2010(9030)
2009(8605)
2008(8472)
2007(7260)
2006(6432)
2005(5977)
作者
(27966)
(23747)
(23188)
(21863)
(15065)
(11332)
(10376)
(8848)
(8807)
(8301)
(8064)
(8008)
(7731)
(7392)
(7300)
(7027)
(6853)
(6758)
(6704)
(6653)
(5765)
(5662)
(5582)
(5577)
(5302)
(5222)
(5199)
(4994)
(4683)
(4644)
学科
(38440)
经济(38367)
(35556)
管理(34775)
(30786)
企业(30786)
技术(15226)
中国(14079)
方法(12744)
(12173)
技术管理(11676)
数学(10381)
数学方法(10233)
(10124)
业经(9952)
(9907)
地方(9011)
(8299)
金融(8299)
(7855)
(7851)
贸易(7847)
银行(7842)
(7621)
(7614)
农业(7599)
(7392)
(6778)
理论(6521)
(6453)
机构
大学(142098)
学院(140132)
(60855)
经济(59767)
管理(56343)
研究(51848)
理学(48212)
理学院(47655)
管理学(47024)
管理学院(46710)
中国(40068)
(30011)
科学(28823)
(28462)
(24858)
中心(24272)
研究所(22255)
(21877)
(21651)
财经(21581)
(19739)
(19175)
北京(19120)
师范(19016)
(18940)
业大(18911)
经济学(18078)
(16995)
农业(16783)
财经大学(16031)
基金
项目(95717)
科学(77427)
研究(73080)
基金(70155)
(62169)
国家(61197)
科学基金(52662)
社会(48615)
社会科(46010)
社会科学(45998)
(37530)
基金项目(36898)
教育(32891)
自然(31933)
(31930)
自然科(31231)
自然科学(31224)
自然科学基金(30734)
编号(28139)
(26697)
资助(26024)
创新(23899)
成果(23376)
重点(21941)
(21129)
(21014)
国家社会(20768)
(20580)
课题(20409)
(18570)
期刊
(70722)
经济(70722)
研究(46869)
中国(38008)
管理(24902)
(21978)
(20648)
科学(20525)
学报(19932)
教育(19772)
大学(16151)
学学(14792)
农业(14426)
(14242)
金融(14242)
技术(13319)
经济研究(11320)
业经(11101)
财经(10760)
科技(9918)
(9431)
(9277)
问题(8470)
(8115)
世界(7933)
国际(7881)
技术经济(7798)
(7337)
论坛(7337)
图书(7150)
共检索到230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10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公布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的通知》(教技【2014】5号),在公布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中,湖南农业大学牵头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了认定。"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牵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作为核心协同单位,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共同组建的"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亮  
教育部为了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重点包括了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综合咨询三个阶段。2月27日下午,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167家单位中进行初审,最终确定35家参加评审答辩,然后,专家组经过讨论、投票最终形成意见。答辩认定按照"2011计划"的四种创新模式,分为科学前沿类、文化传承类、行业产业类、区域发展类四个小组。评审专家共118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萧萧  朱桂龙  许治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分层实施机制和互补互动格局。以国家级和省级两类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分析了38家教育部认定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中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的结构分布及平台特征,并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类型、牵头高校属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呈现运动化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结构差异大。最后,探讨了两类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天佐  张顺衡  
基于DEA-Topit模型对H省立项资助的3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5个协同创新中心投入产出高有效、3个弱有效、17个低(无)效率,显示H省立项的35个项目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各学科间绩效差异较大。学科排名、高校所在地域、高校层级分类以及项目所属学科类型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存在正相关性;学位点数量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呈显著负相关性。政府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尽量打破项目遴选校际间平衡的思维,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各协同高校的共享共建水平;着力提升学位点竞争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分类评价与指导,健全项目持续支持与淘汰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兴华  吴伟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梧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期待通过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联合海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与资源,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北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语言能力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成就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创造并传承了人类文明。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明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因此,在我国文化传承建设及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德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标,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灵玥  彭华涛  
城市群协同创新受城市密度、产业布局等限制,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空间布局,中心城市通过虹吸效应或涓滴效应对城市群的协同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2—2016年五大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指标及数据,分别构建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创新发展水平虹吸及涓滴效应的测量模型,对城市群协同创新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涓滴效应逐渐显现,且不断加强,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创新发展,珠三角、长中游、川渝城市群协同创新以虹吸效应为主,减缓了周边城市创新发展的速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以"江西省首批2011计划——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为平台,汇聚各方资源,聚焦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该中心由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和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为牵头单位,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科技厅、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伟  孟申思  王荣  
"2011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多学科交叉、多方资源汇聚、改革创新集成的显著特征,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其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科教融合,典型特征是产学研协同、重大需求牵引和"全景式"特区组建。不同依托高校和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的培养模式有所区别。但在资源大量投入背景下,如何强化人格养成、破解制度制约,并且避免急功近利,真正实现前沿知识嵌入、培养手段创新、实践育人强化、产学研协同等方面的集成创新,依然是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重大挑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张保生  王树义  柳经纬  
实施"2011计划",旨在通过深化改革,突破现行机制体制的壁垒,促进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高智力支撑。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培育过程中,对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栋  
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机制、过程、机构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条块关系的政策协同是国家治理模式得以稳定运行的前提;以"目标—工具—结果"为导向的政策协同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多主体良性协同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策协同存在着主体架构重叠与角色缺位、政策目标与政策效能在客观上相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可能冲突、政策协同的可持续性及评估体系有待加强等不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协同创新需要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政策目标的协同度、增强政策工具耦合性、提升政策协同持续性四个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晓静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当前全球各国竞相占据的制高点。协同创新则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本立足点。"2011计划"的启动实施,标志着"协同创新"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