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3)
2023(10159)
2022(8675)
2021(8175)
2020(6953)
2019(16711)
2018(16467)
2017(31647)
2016(17442)
2015(20050)
2014(20116)
2013(20251)
2012(18832)
2011(16744)
2010(16908)
2009(15761)
2008(16005)
2007(14448)
2006(12499)
2005(11133)
作者
(49844)
(41681)
(41472)
(39600)
(26591)
(19977)
(19283)
(16394)
(15706)
(14848)
(14095)
(14009)
(13218)
(13080)
(13023)
(12949)
(12737)
(12280)
(12117)
(11996)
(10277)
(10134)
(10074)
(9561)
(9439)
(9386)
(9213)
(9170)
(8379)
(8324)
学科
(70924)
经济(70854)
管理(56105)
(48669)
(40270)
企业(40270)
方法(31460)
数学(26956)
数学方法(26730)
(20716)
中国(20617)
(19720)
地方(18713)
业经(15057)
(14161)
(13780)
(13446)
财务(13409)
财务管理(13373)
农业(13153)
企业财务(12528)
(12213)
贸易(12210)
(11705)
(11518)
理论(11501)
(10847)
银行(10826)
环境(10804)
(10707)
机构
大学(244915)
学院(243971)
(97062)
管理(96718)
经济(94547)
理学(81269)
理学院(80183)
研究(79946)
管理学(78976)
管理学院(78441)
中国(63050)
(54872)
科学(49790)
(47019)
(40076)
(39985)
中心(39273)
(38961)
财经(36285)
研究所(36039)
业大(35990)
北京(34746)
(33517)
师范(33245)
(32820)
农业(31543)
(31396)
经济学(29421)
(28979)
财经大学(26860)
基金
项目(159717)
科学(125003)
研究(117819)
基金(114373)
(98444)
国家(97580)
科学基金(84147)
社会(73785)
社会科(69790)
社会科学(69762)
(62398)
基金项目(62238)
自然(54279)
教育(53773)
(53113)
自然科(52954)
自然科学(52939)
自然科学基金(51950)
编号(48891)
资助(45386)
成果(39633)
重点(35480)
(35012)
(34839)
课题(33595)
(32728)
创新(30579)
科研(30449)
教育部(29970)
大学(29842)
期刊
(112248)
经济(112248)
研究(72080)
中国(50229)
(40007)
学报(35589)
管理(35116)
(35013)
科学(34122)
大学(26848)
教育(25164)
学学(24791)
农业(23106)
(22657)
金融(22657)
技术(21718)
业经(18138)
财经(17685)
问题(16455)
经济研究(16280)
(15285)
(14591)
图书(13448)
资源(13097)
(12574)
现代(12453)
技术经济(12395)
财会(12115)
(11860)
理论(11798)
共检索到371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由之  
在北京开车有时甚至是骑自行车很是要有一些耐心,因为交通堵塞实在是太严重了。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以及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内,几乎在城区各主要道路和进出城的各主要道路,不堵车成了偶然现象,堵车成了必然现象。北京市机动车总数早已经超过了200万辆,且每个月还以约三万辆的速度在增长。早晚流量高峰时期,全市90%以上的道路交通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全市路网平均负荷度已达70%,其中干道系统达90%以上,城区道路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博  倪东生  
本文针对北京市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重点分析了在现有道路资源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行政措施等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问题。解决北京交通堵塞问题要多种措施并举,通过建立一级二级交通枢纽和快速公交车专用车道以及收费措施,限制私家车辆进入市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通过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以及管理手段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效率;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电子业务的建设以及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减少市民的出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谈明洪  
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了城市交通堵塞的机率,量化分析了边际车辆产生的交通拥挤外部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研究对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启示。结果显示:如果城市车辆和道路同步增长,每条道路上交通堵塞的平均机率呈加速增长的态势,这个增长过程可以用抛物线口朝上的右支来刻画;并且,随着城市车辆规模的增加,边际车辆的增加造成的交通堵塞的增量呈直线上升。在现实中,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城市车辆的增长速度,这极大地增加了交通堵塞的机率。中国城市规模巨大,交通拥挤外部性明显;大城市交通用地比例低(约占城市用地的10%),城市有效交通用地比例更低,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降低我国城市交通堵塞机率的一些措施,其中,发展卫星城、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格局是降低城市交通堵塞机率的最为关键的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博  倪东升  
提出通过使用RFID技术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配合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控制核装置可以在停车、收费、监控、信息通告、公交优先以及方便市民出行、换乘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减轻堵塞状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坚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时机和时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解决北京的交通和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刘星辰  
高速城镇化和机动化阶段,面临与日剧增的环境压力,城市交通的多目标发展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交通碳排放是目前及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核心目标,是城市交通效率的主要内涵。由此,本文从交通出行便捷与交通碳减排双目标综合评估的角度,提出基于中观尺度的城市交通出行满意度和交通碳排放的定量测算方法;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探讨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对北京市城六区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三环以内地区,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较高,五环以外大部分地区较差。交通综合效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于:1西三环至西四环万寿路街道的公主坟-五棵松地区。2北三环和平里街道安贞桥附近地区。3东北三环的三里屯地区。而综合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位于城市外围,例如西北六环周边,西南五环至西南六环部分地区,以及东五环外常营地区等,交通碳排放较高是这些地区交通效率较差的主要原因。此外,交通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空间环境的差异性呈现高度的相关。例如,交通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是高档别墅区集聚的地区,以及城市五环周边公共交通不完善的部分居住区。通勤中机动化比例较高和通勤距离较长是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阳  贺德方  佟贺丰  屈慰双  
本文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分析城市的交通出行情况以及能源消耗情况。首先,构建了包括人口、经济、交通等多个子模块的大系统,通过模型模拟出城市不同车辆的情况、公交系统的情况、出行量的情况、出行选择的情况、能源消耗的情况等。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作为案例,对该市2000年—2020年的人口及年龄结构、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交通能源消耗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情景分析模拟出4种情景下北京市出行结构和能源消耗的不同趋势,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政策建议:①努力改变人们出行观念,减少汽车出行次数;②出租车保持目前的效率在未来将难以满足出行需要;③未来应更多注重对老旧汽车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英  姜祎周  杨娜  
我国的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扰民,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通过对三里屯地区交通噪声所进行的具体考察和测试,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进而深入剖析了城市设计因素对交通噪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对交通噪声的控制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伟力  
以兴趣点数据为切入点研究中、微观尺度下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空间功能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聚散规律。中观尺度下,研究兴趣点点密度分布、城市功能聚合和扩散的演化行为以及区县中心的定位方法,并通过兴趣点分类聚集识别行业聚集子区。微观尺度下,地理位置优势使得街角具有较强的局部聚集效应和中心引力,街角的兴趣点分类分布体现出了明显的行业空间分布特征,优势街角的定位也为识别核心街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以北京为例,不同层面的城市兴趣点结构空间分析证实,兴趣点有良好的城市形态表征能力,是探索城市功能结构的聚散规律和空间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静  陈秀万  
信息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城市空间虚拟含义。基于系统科学原理,从信息视角研究城市系统的信息要素、信息流和信息空间,认为城市信息空间是以城市地域空间为基础,以城市信息要素为载体,借由信息流实现城市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虚拟空间。进而以北京市为例,对其信息空间及演进情况进行实例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穆献中  周文韬  胡广文  
充分探究城市能源代谢过程中部门间的内在差异,深入解析并评估其对城市能源代谢过程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优化城市能源代谢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市能源代谢过程中能源流两端连接节点的属性差异,选取煤、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部门为例探究要素差异及部门自身属性差异在能源代谢过程中的影响;利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两种能源优化强度和三种部门疏解强度的6种组合情景下四部门的不同种类能源消耗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要素对部门能源消耗的正负反馈机制及不同部门对不同能源偏好程度均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导致不同政策情景对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部门能源结构优化的作用效果不同。强优化强疏解情景对于制造业部门煤和天然气能源的替代最为有利,低疏解强优化情景对控制交通业及批发和零售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改善教育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最有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建平  林晓言  
以北京市客运交通为研究对象(含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车、小汽车四大类),利用交通生态足迹的测算方法分析了2012年北京市各种客运交通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估算了北京市客运交通的生态足迹目标函数值,从降低交通生态足迹与提高客运交通总分担量的角度提出了优化北京市客运交通结构的策略。分析结果显示,从客运交通生态足迹占用土地类型可看出,间接用地即化石能源地面积占99%以上;从不同客运交通的生态足迹构成分析可看出,小汽车的生态足迹最高,占77.45%,且小汽车生态效率最低。因此,应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限制小汽车的增加,并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旭  高江华  蒋熙  李海鹰  
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是促进城市交通关键技术攻克、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创新成果保障机制不完善、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结合示范应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形成协同创新驱动机制;建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建立服务需求库,形成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涛  陈畅  
近年来北京市交通问题日益明显,市区交通拥堵路段日益增多;交通的阻塞使车辆低速运行,造成燃料的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增加,加剧环境的恶化;北京市车用燃油在其能源消费的比例以及道路建设用地在其总建设用地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文章在对交通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将其分为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森林用地和水资源消耗四个账户的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多种绿色交通工具的生态足迹,并与私人轿车的生态足迹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私人轿车生态足迹与公用汽电车生态足迹的比例约为6.2,与地铁生态足迹的比例约为22.8,约是公共自行车生态足迹的19 402倍。因此,绿色交通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污染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新  
本文根据调查所得北京市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的基本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城市职工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情况,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最后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