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0)
- 2023(11878)
- 2022(10687)
- 2021(10307)
- 2020(8743)
- 2019(20681)
- 2018(20978)
- 2017(40621)
- 2016(22430)
- 2015(25668)
- 2014(25746)
- 2013(25775)
- 2012(23683)
- 2011(21065)
- 2010(21203)
- 2009(19768)
- 2008(19583)
- 2007(17388)
- 2006(15573)
- 2005(13824)
- 学科
- 济(84443)
- 经济(84344)
- 管理(75431)
- 业(69977)
- 企(60340)
- 企业(60340)
- 方法(40513)
- 数学(34478)
- 数学方法(34148)
- 财(28188)
- 农(23333)
- 中国(23104)
- 务(19933)
- 财务(19862)
- 财务管理(19820)
- 业经(19577)
- 制(19315)
- 企业财务(18826)
- 地方(17242)
- 学(16970)
- 农业(15476)
- 贸(15354)
- 贸易(15343)
- 和(14964)
- 理论(14953)
- 易(14902)
- 银(14710)
- 银行(14678)
- 划(13781)
- 行(13765)
- 机构
- 大学(316449)
- 学院(314210)
- 管理(130612)
- 济(120438)
- 经济(117351)
- 理学(111248)
- 理学院(110027)
- 管理学(108474)
- 管理学院(107857)
- 研究(97884)
- 中国(77695)
- 京(68865)
- 财(61203)
- 科学(60004)
- 所(48539)
- 财经(47841)
- 江(46551)
- 中心(45669)
- 农(44947)
- 业大(44300)
- 北京(44042)
- 研究所(43559)
- 经(43250)
- 范(41163)
- 师范(40845)
- 州(38590)
- 院(35743)
- 财经大学(35586)
- 农业(35044)
- 商学(34156)
- 基金
- 项目(205312)
- 科学(160309)
- 研究(153722)
- 基金(147394)
- 家(126328)
- 国家(125229)
- 科学基金(108065)
- 社会(93737)
- 社会科(88619)
- 社会科学(88592)
- 基金项目(80070)
- 省(79772)
- 自然(70869)
- 教育(70549)
- 自然科(69087)
- 自然科学(69072)
- 自然科学基金(67819)
- 划(66964)
- 编号(65437)
- 资助(60601)
- 成果(53564)
- 部(45516)
- 重点(44750)
- 课题(43687)
- 发(42498)
- 创(42247)
- 项目编号(40629)
- 创新(39265)
- 教育部(39180)
- 科研(39082)
- 期刊
- 济(138154)
- 经济(138154)
- 研究(95039)
- 中国(59299)
- 管理(50946)
- 财(49298)
- 学报(45074)
- 科学(42412)
- 农(39992)
- 教育(35252)
- 大学(34450)
- 学学(31907)
- 融(29562)
- 金融(29562)
- 农业(27749)
- 技术(27701)
- 业经(23050)
- 财经(23034)
- 经济研究(20305)
- 经(19456)
- 图书(19287)
- 问题(18481)
- 理论(17176)
- 实践(15841)
- 践(15841)
- 现代(15595)
- 业(15555)
- 技术经济(15371)
- 财会(14914)
- 会计(14544)
共检索到470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迪云 王江寒
一、引言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以至于没有十分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也给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导致对于披露和监管会计信息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真实,给包括ST公司在内的一些企业运用盈余管理达到特定目的创造了条件。而盈余管理的不合理,甚至违规运用形成了会计欺诈、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股票市场未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迪云 王江寒
一、引言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以至于没有十分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也给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导致对于披露和监管会计信息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真实,给包括ST公司在内的一些企业运用盈余管理达到特定目的创造了条件。而盈余管理的不合理,甚至违规运用形成了会计欺诈、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股票市场未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
在现阶段国内证券市场风险预警揭示和退市制度环境下,ST企业出于"扭亏摘帽"保市动机而普遍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和未来成长能力,反而会因关联内幕交易、优质资产出让等"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行为的集中操作实施,为企业后续长期运营埋下祸根隐患,极大地妨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以ST厦工为例,揭示剖析ST企业"摘帽"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法,并提出治理建议。
关键词:
退市制度 债务重组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平
文章选择2009—2018年被ST处理上市企业前、中、后年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盈余管理与企业ST"摘帽"成功概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管理者报酬动机对二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企业被ST后,盈余管理确实能提高企业成功"摘帽"的概率,但是这一结论只在非国有企业存在,在国有企业不存在;企业在ST前、中、后盈余管理水平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说明ST企业并不存在主动"戴帽"的现象。此外,管理者报酬动机对盈余管理对企业成功"摘帽"概率的影响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乐 田高良 何畅
本文以2004—2016年我国A股上市的S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ST公司"摘帽"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关联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特别处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对ST公司"摘帽"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增强,支持了制度引导假设;政治关联在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ST公司"摘帽"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降低了制度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显示,对于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三类不同所有权性质的ST公司,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其"摘帽"均有显著影响,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监管部门规范盈余管理治理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ST公司、审计师、中小投资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资本市场也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鹏云
本文着重从动机和手段方面研究ST春晖"摘帽"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ST春晖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和监管、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监管机构加重处罚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 政府补助 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万丽
本文选取1998~2009年的ST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特定公司长期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表明ST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前一年累计应计达到最高点,在首次出现亏损前正向调整增量应计,在亏损年度里负向调整增量应计。
关键词:
ST公司 盈余管理 增量应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盛萍 徐芳兰 彭晓洁
本文通过对梅雁水电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成功摘帽这一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梅雁水电的摘帽背景、摘帽手段以及后续经营状况,并针对ST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问题提出治理意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虽然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成功摘帽,但摘帽后经营状况仍然堪忧。本文旨在通过对ST梅雁顺利摘帽的分析,揭示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扭亏为盈的手段,直观地向财务报表使用者展示非经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飞媛
近年来 ,盈余管理问题得到了投资者、债权人、证券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的极大关注 ,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的角度很多。本文通过对ST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具体项目的动因分析 ,在揭示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同时 ,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ST公司 盈余管理 动因分析 相关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娜
在投机性强、投资者还不成熟的中国股市,ST公司的资产重组,无论是真重组还是假重组,都成为炒作的对象。ST公司股票价格大大背离其真实价值,在为炒作主力和内幕人士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增加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增强了股市的投机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新建 吴江
本文以我国ST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方面,对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问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流通股与盈余管理无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此外,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相对比较集中,致使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没有发挥其约束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股权适度集中,有相对控股权的大股东的公司盈余管理较轻,治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 ST上市公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海平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ST公司为避免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虽然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但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似乎有增无减。本文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分析了ST公司利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多种手段,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对策。
关键词:
ST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哲 何佳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1998-2001年四年内被实施ST的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和控股股东通过实施频繁的资产重组对ST公司的支持行为,旨在找到ST公司成功摘帽的决定因素,以及“摘帽”能否说明公司价值真正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重组次数更多、重组规模更大的公司摘帽的可能性更大,进行了资产置换的公司摘帽的机率明显增加,盈利能力更差、负债更严重的公司摘帽的机会更小。无论成功摘帽与否,ST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进,“支持性重组”本质上只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支持 重组 特别处理(ST) “摘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安兰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存在模糊性和灵活性,所以让企业有机会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机理有何变化,对相关准则的进一步修订有何要求,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变化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是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进行规范,而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应收款项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进行规定。这一变化值得注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