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68)
2022(1115)
2021(1138)
2020(1126)
2019(2626)
2018(2950)
2017(6904)
2016(3654)
2015(4405)
2014(4507)
2013(4765)
2012(4729)
2011(4414)
2010(4617)
2009(4692)
2008(4647)
2007(4292)
2006(4092)
2005(3830)
2004(3308)
作者
(11244)
(9263)
(8939)
(8784)
(5667)
(4251)
(4198)
(3486)
(3328)
(3325)
(2980)
(2917)
(2865)
(2859)
(2838)
(2719)
(2655)
(2651)
(2647)
(2625)
(2448)
(2237)
(2215)
(2124)
(2124)
(2107)
(2037)
(1962)
(1823)
(1727)
学科
(16817)
经济(16800)
管理(10148)
(9929)
方法(8392)
数学(7962)
数学方法(7942)
中国(7671)
(6606)
企业(6606)
(5708)
(5130)
(4971)
银行(4969)
(4873)
贸易(4869)
(4829)
(4817)
(4636)
(3730)
税收(3541)
(3528)
金融(3528)
(3517)
(3293)
制度(3127)
(3127)
(2955)
体制(2795)
农业(2776)
机构
大学(61934)
学院(61174)
(28966)
经济(28374)
管理(22629)
研究(19460)
理学(18795)
理学院(18626)
管理学(18480)
管理学院(18367)
中国(17033)
(16332)
(13388)
财经(12642)
(11297)
(9989)
科学(9664)
经济学(9424)
财经大学(9305)
北京(9199)
经济学院(8681)
(8630)
研究所(8591)
中心(8352)
(7292)
师范(7256)
(7237)
(6998)
(6683)
(6633)
基金
项目(30019)
研究(24249)
科学(22928)
基金(21294)
(17391)
国家(17252)
社会(15306)
社会科(14517)
社会科学(14514)
科学基金(13906)
基金项目(11172)
教育(11168)
编号(10885)
(10813)
成果(9811)
资助(9416)
(9353)
(7704)
自然(7433)
课题(7258)
自然科(7187)
自然科学(7183)
自然科学基金(7043)
(6765)
教育部(6696)
(6681)
项目编号(6629)
社科(6613)
人文(6501)
重点(6451)
期刊
(34120)
经济(34120)
研究(22672)
(10730)
中国(9542)
(9096)
金融(9096)
管理(8748)
财经(6448)
(6377)
学报(6146)
经济研究(6141)
科学(6117)
业经(6056)
问题(5662)
(5501)
(5481)
教育(5245)
大学(4940)
理论(4756)
技术(4755)
学学(4552)
国际(4445)
农业(4310)
实践(4298)
(4298)
商业(4267)
技术经济(3422)
改革(3341)
(3341)
共检索到97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锋  郑垂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R&D活动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R&D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与国际一般规律相比较,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明显滞后。从R&D经费投资主体来看,我国的R&D活动呈现出企业主导型显著特征,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了基础研究的落后。文章针对这些状况,就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和模式以及R&D活动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海洋  
本文计量分析了我国工业R&D投入的决定因素。通过比较整个工业、内资工业和国有工业及其高科技和一般工业分组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在整个工业,盈利能力、要素禀赋、技术机会和市场竞争对R&D投入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资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行业分组来看,外资活动抑制作用集中在一般工业部门,在高科技部门则有促进作用;内资高科技工业R&D投入增加的决定因素是技术机会和盈利能力,但不包括要素禀赋。内资一般工业的决定因素是技术机会和要素禀赋;政府资金带动我国工业R&D投入增长的效果不明显;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自主R&D投入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旭峰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产生的影响之后,对中国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的产业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陈璐  
一、引言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1979年至1993年间,其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2%。在各部门中,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最快,同期年均12.7%。多年来,虽然人们认为工业的R&D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国内外尚无人对我国这方面的情况作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而本文则试图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1988年至1991年的《大中型企业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萍  许治  张炳南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5-2004年科技投入绩效及其变化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 R&D 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偏低,并在不同部门表现出了不同绩效,其中来自企业的R&D 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 R&D 投入的管理方法和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卫  袁卫  
由于历史原因和近几年高校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R&D统计口径不能如实地反映高校R&D活动的真实状况。本文在总结OECD手册关于高校R&D统计的原则和我国高校现有R&D统计口径的基础上,指出造成R&D统计混乱的原因,并借助高校收入类会计科目对R&D统计口径进行重新认识,最后就完善我国高校R&D统计工作提了几点具体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声  
从企业R&D盈余管理的视角出发 ,提出了我国现有的R&D费用化会计政策既具有使企业当年收回R&D资金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正面影响 ,同时也具有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企业有可能减少R&D投资 ,无法对R&D活动进行成本核算、效益考核的负面影响。提出了“选择有条件的R&D支出资本化的确认方法 ,同时实行当期发生的R&D支出资本化部分直接税前抵扣”的会计准则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开  杜德斌  
从R&D的区位要求和跨国R&D投资的动机可以构建出跨国R&D投资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型,由此分析得出我国对外R&D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西进”战略、平衡战略和“内敛”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研究揭示我国高校R&D人员规模大大高于统计数据而人均R&D经费太低,我国高校R&D产出超过研究与开发机构而高校R&D人员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通过国际比较,提出我国高校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例应提高到15%以上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玉洁  曹景林  
无论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还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都离不开R&D,通过R&D研究演化发现热点主题,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通过对我国1998-2018年以R&D为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密度、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变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R&D文献演化过程及热点主题。研究发现,20年来我国以R&D为主题的文献研究沿着"宏观面—微观面—宏观面"演化推进,并且政府补贴、融资约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创新效率与R&D的关系分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亮  王丹丹  
本文根据1991—2005年我国R&D活动的发展情况,从R&D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关联度分析两方面,对15年间我国R&D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虽然1991—2005年我国R&D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与R&D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建设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等。今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多渠道地增加R&D投入,逐渐加强我国R&D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从而实现我国R&D产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莱歆  王宇峰  
R&D投入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在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下对R&D费用予以了披露,其披露行为及其动因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可能影响R&D费用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规模、公司的成长性和企业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等会影响企业R&D费用信息的自愿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利平  王斌会  
文章将投入成本方法与知识生产模型相结合,估计了我国R&D产出价格指数。并将其与其他价格指数进行比较,其中与R&D投入价格指数比较发现:两种价格指数的变动具有同向性,且R&D产出价格指数的变动更大;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较发现:两种价格指数近年来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R&D产出价格指数要高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了R&D产出产品的价格变动比工业产品的价格变动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章进  宋时蒙  
使用我国2002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R&D投入、R&D产出和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我国R&D资源配置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计算和分析R&D水平的综合指数、R&D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以及R&D水平的动态分布趋势。结论表明: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R&D资源配置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R&D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异和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地区间的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的多级分化现象始终存在;区域R&D资源配置水平的相对差距呈减弱态势,而绝对差距呈扩大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