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0)
- 2023(14017)
- 2022(11835)
- 2021(11207)
- 2020(9641)
- 2019(21758)
- 2018(21750)
- 2017(43227)
- 2016(23609)
- 2015(26390)
- 2014(26653)
- 2013(25934)
- 2012(24109)
- 2011(21684)
- 2010(22527)
- 2009(21255)
- 2008(21669)
- 2007(19597)
- 2006(17535)
- 2005(16317)
- 学科
- 济(89756)
- 经济(89627)
- 管理(76592)
- 业(73217)
- 企(60963)
- 企业(60963)
- 方法(41538)
- 数学(36830)
- 数学方法(36149)
- 财(33371)
- 中国(27090)
- 制(26075)
- 农(24944)
- 务(21938)
- 财务(21877)
- 财务管理(21821)
- 企业财务(20800)
- 银(20227)
- 银行(20201)
- 业经(19849)
- 行(19103)
- 贸(18038)
- 贸易(18026)
- 学(17755)
- 易(17630)
- 融(17379)
- 金融(17375)
- 体(16343)
- 策(15807)
- 理论(15459)
- 机构
- 学院(338558)
- 大学(338120)
- 济(139180)
- 经济(136050)
- 管理(129317)
- 研究(112232)
- 理学(109816)
- 理学院(108620)
- 管理学(106515)
- 管理学院(105881)
- 中国(91601)
- 财(75767)
- 京(71365)
- 科学(65814)
- 财经(57393)
- 所(57238)
- 江(52882)
- 农(52334)
- 经(51888)
- 中心(51526)
- 研究所(50965)
- 业大(45810)
- 北京(45643)
- 经济学(42772)
- 财经大学(42603)
- 范(41985)
- 州(41950)
- 师范(41566)
- 农业(40895)
- 院(40513)
- 基金
- 项目(212626)
- 科学(167858)
- 研究(156249)
- 基金(155130)
- 家(134373)
- 国家(133289)
- 科学基金(114425)
- 社会(98885)
- 社会科(93791)
- 社会科学(93764)
- 省(82038)
- 基金项目(80171)
- 自然(74113)
- 教育(73524)
- 自然科(72428)
- 自然科学(72407)
- 自然科学基金(71135)
- 划(69701)
- 资助(66075)
- 编号(63600)
- 成果(54036)
- 部(48484)
- 重点(48006)
- 课题(44899)
- 创(44093)
- 发(44002)
- 制(42857)
- 教育部(41918)
- 性(41842)
- 创新(41316)
- 期刊
- 济(157012)
- 经济(157012)
- 研究(106983)
- 中国(69250)
- 财(62030)
- 管理(50212)
- 学报(49216)
- 农(47640)
- 科学(46150)
- 融(42307)
- 金融(42307)
- 大学(38370)
- 教育(36837)
- 学学(36273)
- 农业(31594)
- 技术(29318)
- 财经(29164)
- 经济研究(25532)
- 经(24786)
- 业经(24687)
- 问题(20270)
- 贸(17671)
- 统计(17353)
- 理论(16861)
- 技术经济(16378)
- 财会(16200)
- 业(16111)
- 版(16018)
- 策(15760)
- 国际(15556)
共检索到523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升
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PPP模式日益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投融资方式。但是,由于PPP模式在实践中存在违规操作和监管缺失等问题,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本文拟通过分析PPP模式中隐性债务风险的表现,梳理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财政承诺支出的隐性债务风险产生环节,提出PPP模式隐性债务风险的应对防范之策。
关键词:
PPP模式 政府承诺支出 隐性债务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庞德良 刘琨
中国推进PPP模式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深层的改革意义,随着大量PPP项目落地和实施,财政风险和隐性债务问题也逐渐显露。自2015年以来,中国陆续完善了PPP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但对隐形债务的认识和防范措施仍需进一步深化。本文对PPP模式与政府债务风险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从不完全契约角度、产权角度、全周期项目结构角度分析了PPP隐形债务问题的复杂性、必然性、传导性和广泛性。同时,在完善中国PPP财管制度和加强隐性债务管理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PPP 政府财政风险 隐性债务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珍
PPP模式的工具性特征使其具备政府债务治理功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合文献研究、政策法规梳理和专家访谈,对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认定标准进行明确界定,从项目合规性、融资机制、回报机制、运营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以及融资平台转型等多维视角分析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独特形成机理,建议针对PPP模式加强规范化管理、巩固债务治理功能、促进提质增效、强化绩效管理、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完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制度等隐性债务规避机制。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涛 高珂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三大攻坚战的首要内容,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是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隐患。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地方可偿债财力及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现状进行评估,并运用KMV模型测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方的政府财政可持续状况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日趋严峻;虽然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整体的状况判断,无论是负债率还是债务率水平均处于合理安全的边界范围之内,但考虑到财政刚性支出以及剔除不可自主支配收入后,其债务风险水平显著上升;如果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考虑在内,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风险较高,且部分省份违约风险较大。最后,本文从隐性债务生成机制角度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与治理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毕英杰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具体而言:一是举债决策不透明,部分举债未经过人大会同意,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未公开化,决策风险较大;二是债务实时运行体制不健全、不统一,债务的规划管理、预算管理、使用管理和风险监管未得到有效落实,且归口不同单位,未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金融工作会议反复提及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局部存在隐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举债形式隐蔽多样等问题,潜在风险十分突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关系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政金融工作是否有序开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尚没
关键词:
隐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玉瑾 李世刚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须在稳定金融体系和控制道德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在坚持中央不兜底、严明财经纪律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方现实关切和约束,鼓励地方政府、债务主体与金融机构三方协商协力,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探索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方式方法,多方参与、多策并举,推动隐性债务“主动偿还一批、分类置换一批、转移转化一批、违约出清一批”。要有效阻断债务风险向财政、金融、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外溢:一方面,要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最后救援和紧急处置机制、风险隔离制度、信息沟通机制等多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防范主要风险点,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城投债券违约风险等。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分类施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昝志涛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由于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遏制债务风险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系统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界定及成因,并全面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而探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传导路径,最后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因、规模审计和各种风险形式,提出推动现代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推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审计等风险防范化解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财政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宏鹏 苏婵媛 边赛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持续扩张,表现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其中潜藏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在国家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战略背景下,隐性债务风险应对和治理问题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含义和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传导路径和风险影响,并结合现阶段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性债务 风险传导 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金平 张薇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工作合作开发具有公益性质项目的有效模式之一,但是,PPP项目由于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晰、政府监管缺失和地方政府官员过于追求政绩等因素,一旦出现问题或PPP项目失败,政府兜底由财政支出承担风险的可能性极高,因而政府在PPP项目中承担了较多的隐性债务风险。为此,本文构建了专门针对PPP项目隐性债务风险的审计架构,以D区BGH河道治理工程PPP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应用,借此发现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其他PPP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导向 隐性债务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敏 方荣军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转型期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形成和规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在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清偿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途径。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隐性债务 债务偿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关键词: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财政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本文运用波兰克瓦 (Polackova)的政府隐含性债务 (ContingentGovernmentLiabilities)概念 ,结合“马约”中一国公共债务余额占GDP不超过 6 0 %规定 ,对我国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作了道义责任性、偶发性和未纳入预算最终由政府承担的兜底性等概括 ,并指出我国存在着的巨额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性以及防范化解这些风险对实施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重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谢进城 张宗泽 梁宏志
引入PPP模式能够收缩政府账面资产负债表,但其产生的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却被忽略。本文分析PPP隐性债务的形成机理,运用2016~2018年我国26个省及直辖市季度面板数据,构建PPP模式与政府隐性债务的多重内生门限固定效应模型,验证PPP模式与政府隐性债务的关系。研究发现:推行PPP模式对政府隐性债务有显著正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同时,随着隐性债务占比的增加,该正向影响力度加大;各个地区间影响方向相同,但力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认为政府在推行PPP项目时应当遵循审慎原则,规范程序,因地施策,合理管控政府隐性债务规模。
关键词:
PPP 隐性债务 城投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
为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测算问题,基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运用社会保障精算的方法,建立了债务精算估计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对2005年我国隐性债务的规模进行测算。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隐性债务 精算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