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6)
- 2023(15913)
- 2022(13628)
- 2021(12923)
- 2020(10812)
- 2019(25359)
- 2018(25213)
- 2017(49581)
- 2016(26238)
- 2015(29719)
- 2014(29698)
- 2013(29128)
- 2012(26496)
- 2011(23999)
- 2010(24104)
- 2009(22029)
- 2008(21468)
- 2007(18757)
- 2006(16473)
- 2005(14409)
- 学科
- 济(108194)
- 经济(108064)
- 管理(77402)
- 业(75180)
- 企(60977)
- 企业(60977)
- 方法(54287)
- 数学(47458)
- 数学方法(46684)
- 农(30646)
- 中国(28787)
- 财(27497)
- 业经(23823)
- 学(22318)
- 农业(20970)
- 理论(19685)
- 贸(19516)
- 贸易(19507)
- 制(19471)
- 地方(19246)
- 易(18977)
- 和(17245)
- 环境(17239)
- 务(17035)
- 财务(16951)
- 财务管理(16915)
- 技术(16808)
- 银(16489)
- 银行(16455)
- 企业财务(16010)
- 机构
- 大学(381965)
- 学院(380338)
- 管理(153933)
- 济(152876)
- 经济(149584)
- 理学(134558)
- 理学院(133168)
- 管理学(130576)
- 管理学院(129895)
- 研究(119534)
- 中国(89306)
- 京(80323)
- 科学(73457)
- 财(71390)
- 所(58145)
- 财经(58122)
- 农(56067)
- 业大(55346)
- 中心(54475)
- 研究所(53072)
- 经(52858)
- 江(52599)
- 北京(50597)
- 范(49437)
- 师范(49003)
- 经济学(46811)
- 农业(43856)
- 院(43705)
- 财经大学(43534)
- 州(43387)
- 基金
- 项目(260782)
- 科学(206012)
- 研究(191221)
- 基金(190275)
- 家(164788)
- 国家(163458)
- 科学基金(141673)
- 社会(120699)
- 社会科(114455)
- 社会科学(114423)
- 省(100863)
- 基金项目(100492)
- 自然(92414)
- 自然科(90284)
- 自然科学(90264)
- 教育(89147)
- 自然科学基金(88608)
- 划(84871)
- 资助(79321)
- 编号(78908)
- 成果(62915)
- 部(57974)
- 重点(57935)
- 发(54708)
- 创(54028)
- 课题(53300)
- 创新(50372)
- 教育部(50237)
- 科研(49841)
- 国家社会(49585)
- 期刊
- 济(160072)
- 经济(160072)
- 研究(109480)
- 中国(64277)
- 学报(56865)
- 管理(56058)
- 科学(53314)
- 财(53023)
- 农(50110)
- 大学(44201)
- 教育(41804)
- 学学(41697)
- 农业(35070)
- 技术(34846)
- 融(29626)
- 金融(29626)
- 财经(27898)
- 业经(27183)
- 经济研究(26242)
- 经(23776)
- 问题(21551)
- 技术经济(18890)
- 理论(18707)
- 图书(18697)
- 统计(18355)
- 商业(17618)
- 科技(17612)
- 业(17233)
- 实践(17042)
- 践(17042)
共检索到534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江玉 曹富国
本文使用550份贫困户调查问卷研究PPP模式减贫效应和内在机制。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PPP模式与生计发展策略、生计结果、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PPP模式效果发挥越好,对贫困户生计发展策略、生计结果产生正向作用越显著;生计资本对PPP模式与生计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PPP模式通过生计发展策略间接对生计结果产生正向影响。基于实证结果的建议:我国应促进PPP模式制度优势转化为减贫治理效能;PPP模式各阶段构建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以权利保障为主线提升PPP模式减贫效应;PPP模式物有所值评估及脱贫标准中纳入可持续生计分析;加强PPP模式减贫的财政监督。
关键词:
PPP模式 可持续生计 减贫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艳华 徐勇
"精准扶贫"是近年中国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监测脱贫成效是"精准扶贫"战略的核心内容,如何保障系列"精准"的实现亟需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评测手段作支撑。为从多维度、动态、一体化角度对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减贫效果进行评估,本文针对中国目前已在执行的各种扶贫项目减贫效果评估多偏重经济维度、缺乏机理解析和可持续性评价等问题,借鉴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的学术思想,提出了适用于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进而对社会保障式、项目建设式、产业化、科学技术、移民与城镇化、易地搬迁与安置、信贷、参与式等8种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既能展示扶贫模式的减贫作用机理与贫困群体特征的契合程度,又能分析扶贫模式对贫困群体多维度及可持续的生计改善状况,同时也可为系统、综合、定量地评估可持续减贫效果的方法模型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楠
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在国际扶贫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局限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增加贫困群众生计资本、丰富生计策略、取得可持续生计的良好效果。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实践的典型代表,易地扶贫搬迁不但与可持续生计理论具有理论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体系构建、组织实施主体、创新性构建生计资本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生计理论,为促进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斯丽娟 夏瑀 陶杰 刘宇浩
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会与扶贫目标产生一定的偏离。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花桥村从事旅游业农户与从事非旅游业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进行对比,并对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发现:(1)花桥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以来,农户的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得到显著提高,旅游扶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花桥村农户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该因素成为农户进一步提升可持续生计水平的瓶颈;(3)旅游精准扶贫在开展过程中伴随着"精英俘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针对花桥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继续坚持社区参与的旅游扶贫路线,保证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话语权;(2)扶贫更要"扶智",要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基础教育的投资;(3)丰富旅游扶贫的方式,建立旅游扶贫利益分享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瑾 马倩 徐梓皓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知识和技能水平已成为决定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及利用各种生计资本的能力,对丰富农民生计策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农民培训模式,并结合四川省培训现状进行讨论,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云新 吕明煜
资本下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研究资本下乡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与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式构建。研究表明:资本下乡对农户生计环境和生计资本既有优化效应又有冲击效应;农户生计受资本规模、资本嵌入性、地域特征、政策环境、基层政府角色定位等多种因素影响。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模式有赖于通过增强资本的社会结构嵌入性、实现资本规模结构优化与良性互动、增强利益联结模式与地域条件匹配度、优化政策环境、明晰基层政府角色定位等方面来实现结构与制度转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亮明 张彤 陆迁
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减贫相结合的科技扶贫模式,是我国目前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其减贫机制,并运用陕西省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4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扶贫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具有显著减贫效应,即农户通过参与农业科技培训、主导产业示范、农业信息服务和产业组织化带动4种扶贫方式,不仅能提高其家庭农业收入,也能降低家庭贫困发生的概率;(2)不同科技扶贫方式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业科技培训的减贫效应较为突出,而农业信息服务的减贫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3)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扶贫参与度低于非贫困户。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与组织保障的力度,引导高校优势科技资源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借鉴"西农模式"为深入推进区域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产业示范站 科技扶贫 减贫效应 西农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伟 刘典文 喻洁
在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失地农民问题,但大部分此类研究都缺乏理论模型的指导。为了使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模型和图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理论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冰涛 李松柏
本文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范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潜力降低、生计资本脆弱,生计功能弱化、可持续生计能力与生计范式转变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由于生计资本的限制,生计范式转变受到制约。鉴于此,建议政府应增强对"生态贫民"的赔偿与补偿力度,从"生态贫民"的可持续生计潜力与生计资本出发,构建符合实际的生计转变范式,推动"生态贫民"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健 梁尚清
竹产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发展竹产业,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调整,竹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在界定竹产业涵义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当今竹产业发展的明显特征,探索和分析了竹产业发展的可借鉴模式,以期为政府促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竹产业 可持续发展理论 农民合作组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方
我国细碎化的耕地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亟待探索农地集中新模式。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从减贫效应方面对六种农地经营权集中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土地流出的带动作用和流入方的经营规模、劳动密集程度呈正相关;农地流转的稳定程度对非农业就业有较大影响,流转时间越长、流入方经营越稳定,非农就业受农业的影响越小;贫困户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而脱贫的主要途径是农户间自发流转。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模式、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保网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减贫 农地经营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群 罗芬
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构建了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可持续生计资本返贫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从长沙市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种类型的返贫风险性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返贫风险综合评价值为3.19,返贫风险性较大;长沙市所辖的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的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可持续生计资本返贫风险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其中望城区的自然资本返贫风险性最大,浏阳市与宁乡市返贫风险性最大的为金融资本。需要提升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达到永久脱贫,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凯 胡秋明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体系走向可持续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然而时至今日,可持续养老保障运营模式的理论内涵和改革路径依然不甚明晰,养老保障运营模式如何改革走向可持续的关键机制、作用流程和支持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总结。文章以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业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系统分析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概念及其发展,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环节从需求评估、运营流程、绩效评估扩展到服务管理的全流程,通过对服务管理的研究,揭示了人员、信息、资金、资产四类要素在实现养老保障运营模式可持续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比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改革走向可持续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中国未来养老保障运营模式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徐宁
生计可持续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旅游发展是农户生计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引用扎根理论,对广东省丹霞山4村128户参与旅游的农户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农户选择旅游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发现农户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家庭的认知,是家庭选择可持续旅游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外部环境的认知包括旅游环境、政府、景区及社区;内部家庭认知包括自身能力、意愿及约束。通过理论回嵌,提出基于认知分析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认知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起漏斗作用,将外部和内部家庭的客观环境通过认知的过滤后,农户进行生计策略决策,从而产生生计结果。最后,提出优化农户认知方式,提高农户认知能力以及改善农户约束条件等建议,以有效保护与开发世界遗产,更好地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