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0)
- 2023(9522)
- 2022(8238)
- 2021(7551)
- 2020(6708)
- 2019(15325)
- 2018(15233)
- 2017(30113)
- 2016(16592)
- 2015(18677)
- 2014(18667)
- 2013(18701)
- 2012(17591)
- 2011(16073)
- 2010(16133)
- 2009(15399)
- 2008(15415)
- 2007(14093)
- 2006(12263)
- 2005(10969)
- 学科
- 济(69543)
- 经济(69466)
- 管理(46028)
- 业(45386)
- 方法(35332)
- 企(34698)
- 企业(34698)
- 数学(32130)
- 数学方法(31857)
- 农(20046)
- 中国(19115)
- 财(18723)
- 贸(15894)
- 贸易(15890)
- 易(15507)
- 学(14874)
- 制(14296)
- 业经(13540)
- 农业(12924)
- 银(12164)
- 银行(12109)
- 地方(11549)
- 行(11524)
- 务(11310)
- 财务(11292)
- 财务管理(11259)
- 融(10805)
- 金融(10803)
- 企业财务(10625)
- 环境(10436)
- 机构
- 大学(252790)
- 学院(250698)
- 济(104256)
- 经济(102211)
- 管理(94483)
- 研究(85411)
- 理学(82078)
- 理学院(81125)
- 管理学(79725)
- 管理学院(79265)
- 中国(64306)
- 科学(55090)
- 京(52935)
- 农(52052)
- 财(48484)
- 所(45432)
- 业大(43166)
- 农业(41972)
- 研究所(41574)
- 财经(39201)
- 中心(39173)
- 江(36524)
- 经(35482)
- 北京(33258)
- 经济学(32427)
- 范(30622)
- 师范(30159)
- 院(29867)
- 经济学院(29787)
- 财经大学(29038)
- 基金
- 项目(166065)
- 科学(128195)
- 基金(120430)
- 研究(113402)
- 家(108005)
- 国家(107114)
- 科学基金(89062)
- 社会(72071)
- 社会科(68343)
- 社会科学(68318)
- 省(64914)
- 基金项目(64456)
- 自然(59598)
- 自然科(58169)
- 自然科学(58143)
- 自然科学基金(57120)
- 划(55808)
- 教育(51762)
- 资助(49466)
- 编号(44933)
- 重点(37975)
- 部(36864)
- 成果(35922)
- 发(35664)
- 创(34295)
- 计划(33234)
- 科研(33116)
- 创新(32206)
- 教育部(30649)
- 课题(30600)
共检索到356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黎黎 孙文霄 韩梦 康旺霖
文章从代表制造业"晴雨表"的PMI指数入手,探讨我国制造业在GDP混频预测中的作用。构建了混频数据抽样模型(MIDAS),对GDP增长率的实时预测问题进行研究,将PMI指数及GDP增长率自身的滞后效应引入到GDP趋势预测中,实现高频数据PMI指数与低频数据GDP增长率的联动分析。结果表明:(1)自回归非限制混频数据抽样模型(U-AR(4)-MIDAS(3,K))的预测精度具有比较优势。(2)高频月度PMI指数对季度GDP具有正负两种效应,该效应会持续9个月,GDP自身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该影响会持续4个季度之久。(3)向前h步U-AR(4)-MIDAS(3,K,h)适合短期内利用最新公布的月度PMI对GDP进行实时预测和修正,预测结果显示对2017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进行实时预测时,U-AR(4)-MIDAS(3,9,5)模型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兴武 沈颂东
文章分析了采购经理指数对GDP指标的影响,并且针对采购经理指数对GDP影响的传导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预测GDP增长率角度,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成立的;利用VAR模型对GDP增长率变化方差分解角度来看,制造业PMI比非制造业PMI贡献大,而且显著。从需求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角度,可以根据制造业PMI数据预测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但不能预测投资需求;而且暂时还不能根据非制造业PMI数据预测各种需求指标。从预测GDP增长角度看,制造业PMI的荣枯线应该是53.16。
关键词:
PMI GDP VAR Koenig回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兆荣
我国制造业PMI指数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具有较强的预警作用。为准确把握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制造业经营微观绩效走势,本文根据PMI指数数据建立ARIMA模型,并对2014年6-12月PMI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确度较高,适用于我国制造业PMI指数的短期预测,可以为宏观经济预测和监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ARIMA模型 PMI指数 短期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进 郭进超
制造业PMI指数是反映国家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将工程中的时频分析方法——EEMD与机器学习中的BP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对制造业PMI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MAPE值比单一BP神经网络优23%,比ARIMA模型优33%;组合模型的RMSPE值比单一BP神经网络优22%,比ARIMA模型优31%。进一步采用训练好的组合模型对未来六个月的制造业PMI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该指数将持续缓慢走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德才 刘昊 华兴夏
文章研究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生产价格指数之间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相关关系。通过考察制造业PMI指数与PPI指数(生产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变化形态,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两者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建立VEC模型与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及相互冲击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短期内PMI上升对物价水平降低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若羽
PMI简介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Index,简称PMI),涵盖着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PMI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制造业PMI最早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体系现包含新订单、产量、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价格、积压订单、新出口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宁 陈晴旖
本文采用2008年1月-2012年9月我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PMI和PPI之间的双变量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PMI是PPI的原因,说明P M I对生产者物价指数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同时PPI也是PMI的原因,工业品物价上涨也会促进企业加大生产,从脉冲分析结果可以发现,PMI受到冲击后会促进P P I呈下降趋势,而PPI受到冲击则会促进PMI上升,因此PMI对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具有很好的预测功能,同时PMI的提高会促进生产者物价指数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丽云 何跃
文章基于PMI和PPI指数建立一个新的GDP预测模型,它由新订单指数、供应商交付指数和PPI指数组成。将这个模型与单纯用PMI做自变量的预测模型和Rolando F.Peláez的改进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预测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在预测GDP季度增长率方面,与单纯用PMI做自变量的GDP预测模型相比,新的GDP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
关键词:
GDP预测模型 PMI PPI 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玉红
随着金融产业和虚拟经济的盛行,先前基于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消费观念受到很大冲击,通过建立VAR和ECM误差修正模型,对采购经理人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长期均衡和短波波动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结论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VAR ECM 制造业 采购经理人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勇 姜亚彬
文章采用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以及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数据进行描述性相关分析,选取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两指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研究两指数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PMI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有较长时间和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制造业PMI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先行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谢启超 张文正
对通胀趋势进行预测是治理通胀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从多个角度评估了FCI对我国通胀水平的总体预测效果,随后应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将我国通胀状态的转换概率内生化,并对不同状态下的FCI通胀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金融状况指数是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先行指标,能有效预测未来半年内的通胀趋势;在模拟和预测我国通胀率运行趋势方面,Markov机制转换模型优于线性AR(2)模型;高通胀状态下FCI的通胀预测能力强于低通胀状态;低通胀状态下FCI对短期通胀的预测效果优于中长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志军
利用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税收与GDP之间的平稳VAR模型,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税收增长率大于GDP增长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税收收入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采用不需要严格理论支持的VAR方法,建立了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冠来
当前,我国GDP缩减指数降到零以下,成为各方关注的新的经济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我国GDP平减指数运行特点,全面认识当前我国物价形势,并从产能过剩、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生产资料成本下降等不同视角考虑引起我国价格总水平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综合判断物价水平下降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双向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刚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0-2015年共十六年的数据,以北京市GDP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变量,以常住外来人口、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总产值、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能源消费总量五个指标作为影响因素用于定量研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预测和模拟分析五个因素对北京市GDP的影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