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8)
- 2023(11217)
- 2022(10019)
- 2021(9655)
- 2020(8342)
- 2019(19355)
- 2018(19624)
- 2017(38911)
- 2016(20887)
- 2015(23670)
- 2014(23729)
- 2013(23655)
- 2012(21746)
- 2011(19577)
- 2010(19743)
- 2009(18381)
- 2008(17973)
- 2007(15793)
- 2006(14053)
- 2005(12626)
- 学科
- 济(78707)
- 经济(78611)
- 管理(60519)
- 业(59387)
- 企(48298)
- 企业(48298)
- 方法(38996)
- 数学(34026)
- 数学方法(33685)
- 中国(23809)
- 财(22093)
- 农(20725)
- 制(19320)
- 银(17928)
- 银行(17892)
- 业经(17495)
- 行(17012)
- 学(16383)
- 贸(16304)
- 贸易(16295)
- 易(15919)
- 融(15614)
- 金融(15612)
- 地方(14327)
- 务(14092)
- 财务(14029)
- 财务管理(13988)
- 理论(13575)
- 农业(13403)
- 企业财务(13261)
- 机构
- 大学(299417)
- 学院(296005)
- 管理(121522)
- 济(116213)
- 经济(113487)
- 理学(104295)
- 理学院(103196)
- 管理学(101525)
- 管理学院(100989)
- 研究(93685)
- 中国(77489)
- 京(64219)
- 财(58671)
- 科学(57545)
- 财经(46656)
- 所(46564)
- 农(44489)
- 中心(44247)
- 业大(42625)
- 江(42541)
- 经(42349)
- 研究所(42083)
- 北京(41277)
- 范(37324)
- 师范(37022)
- 州(35460)
- 财经大学(35028)
- 农业(34935)
- 经济学(34203)
- 院(33976)
- 基金
- 项目(197343)
- 科学(154763)
- 研究(145402)
- 基金(143648)
- 家(123787)
- 国家(122778)
- 科学基金(105853)
- 社会(90134)
- 社会科(85254)
- 社会科学(85232)
- 基金项目(77070)
- 省(75791)
- 自然(69740)
- 自然科(68092)
- 自然科学(68078)
- 自然科学基金(66857)
- 教育(66238)
- 划(64112)
- 编号(60622)
- 资助(59924)
- 成果(49436)
- 部(43962)
- 重点(42944)
- 创(40662)
- 发(40533)
- 课题(40420)
- 项目编号(38033)
- 科研(37888)
- 教育部(37869)
- 创新(37865)
- 期刊
- 济(125334)
- 经济(125334)
- 研究(92341)
- 中国(52852)
- 学报(44417)
- 管理(43619)
- 财(42528)
- 科学(40623)
- 农(39830)
- 融(37054)
- 金融(37054)
- 大学(33691)
- 学学(31565)
- 教育(30005)
- 农业(27163)
- 技术(24254)
- 财经(22143)
- 业经(20784)
- 经济研究(19857)
- 经(18496)
- 理论(17853)
- 图书(17066)
- 实践(16620)
- 践(16620)
- 问题(16592)
- 技术经济(14224)
- 科技(13808)
- 现代(13740)
- 商业(13549)
- 业(13284)
共检索到436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虹茜 曾万平
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业态,填补了中小微企业部分资金缺口,为居民闲散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渠道。然而,由于相关部门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水平较低,加之平台自我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资金被挪用、"跑路"问题频发和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行业面临严重的声誉乃至生存危机。为此,亟须加强对网络借贷行业的风险研究,建立有效的行业监管体系,从而加强保护网络平台投资者的利益,促进网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 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丽丽
P2P网络借贷有参与广泛、交易方式灵活且高效、风险性和收益率双高等特点,但同时面临诸多风险:法律法规不健全使P2P网贷平台的合法性难以得到确认,对P2P网络借贷统计监控不足可能引发宏观政策执行效果被削弱的风险,信息不对称和统一信用评级体系的缺乏可能诱发信用风险,P2P网贷平台挪用中间账户资金可能引发操作风险,P2P网贷平台的担保机制容易触发流动性风险。为防范风险,助力P2P网络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应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主体,确立保持适当容忍度的监管原则,并确定P2P网贷平台的具体监管内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长江 杨金叶
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平台机构风险、融资者风险、投资人风险和监管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前,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理念,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尽快引入资金第三方存管和平台"去担保"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 监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优势 风险 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宫晓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行业逐渐兴起。由于自律性较差并缺乏行业监管,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不善破产,更有平台曝出卷款跑路等丑闻,严重损害了贷款人利益,危害行业健康发展。本文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基础,运用前景理论和演化动态博弈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和模型,研究了政府、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贷款人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政府应明确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部门并实施监管,以降低借贷平台违规经营的概率,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近几年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如平台性质不清、监管缺位、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等,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对网络借贷性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延峰
随着小额融资需求的增长与P2P行业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风险日益显露。本文从P2P网络借贷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技术风险与法律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征信体系对接、构建信息披露机制、整合金融审计手段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风险管控措施。
关键词:
P2P网贷 金融风险 信息披露 金融审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宇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是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平台停业、限制提现、跑路等问题频发,给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国内某知名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平台近三年的历史成功借款记录和违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研究,得出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宇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预测违约风险是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平台停业、限制提现、跑路等问题频发,给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文以国内某知名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平台近三年的历史成功借款记录和违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及Logistic回归研究,得出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其背后隐藏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暴露。本文对近期P2P平台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过"活期理财+债转"业务设定类资金池,存在期限错配、短投长借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虚构标的"自融"、实际控制人监管缺位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未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平台提供产品担保,偏离"信息中介"的定位等。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和完善P2P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实施"穿透式"风险监管;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回归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等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孝明 陈慧中
P2P网络借贷平台一方面为个体与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平台良莠不齐,诸多问题平台频发"跑路潮",蕴含了极高的金融风险。2016年新出台的法规明晰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为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与监管指明了方向。基于信息中介视角,有效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科技风险,通过梳理我国P2P网贷平台的规制历程和规制逻辑,得出现行监管办法的缺陷,并进一步给出相关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平台 风险 监管 信息中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笔者以P2P网络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贷款人视角对影响P2P贷款人交易决策的因素、从借款人视角对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因素、从传统中介视角对P2P风险溢出效应、从监管者视角对监管策略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并结合监管策略研究,对当前P2P监管困境及监管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意义上,厘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将为引导投资人进行理性交易提供逻辑借鉴,理解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溢出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扰动作用将为强化风险监管提供路径参考,反思P2P在监管思路、监管导向与监管博弈方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监管优化策略,将为实现创新式监管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笔者以P2P网络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贷款人视角对影响P2P贷款人交易决策的因素、从借款人视角对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因素、从传统中介视角对P2P风险溢出效应、从监管者视角对监管策略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并结合监管策略研究,对当前P2P监管困境及监管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意义上,厘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将为引导投资人进行理性交易提供逻辑借鉴,理解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溢出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扰动作用将为强化风险监管提供路径参考,反思P2P在监管思路、监管导向与监管博弈方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监管优化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孝明 陈慧中
P2P网络借贷平台一方面为个体与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平台良莠不齐,诸多问题平台频发"跑路潮",蕴含了极高的金融风险。2016年新出台的法规明晰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为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与监管指明了方向。基于信息中介视角,有效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科技风险,通过梳理我国P2P网贷平台的规制历程和规制逻辑,得出现行监管办法的缺陷,并进一步给出相关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平台 风险 监管 信息中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